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lay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也正因如此,要将人文精神培养贯穿于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评价等教育理念,而这些理念都将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无限的活力与生机。
  关键词:美术教学;人文精神;创新精神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提出:“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要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我关怀,它主要是表现在对人的尊严以及价值等方面,高度重视人类所留下来的每一种精神文明,是对具有全面发展和有理想人格的肯定以及塑造。正因为如此,美术教育鼓励人文教育与支持初中生进行自我认知,去感受,去思考,着重强调人的自由性、人的尊严,高度重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及发展潜力,对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好的塑造作用。
  一、改变观念,丰富人文思想
  受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过去美术教育的基点定位在知识和技能的层面,学生的感受、兴趣、合作、交流等等往往被忽略,在新的时期,素质教育要求在教育中体现出人文性。为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美术教师面要加强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国际教育思想接轨,从思想上彻底纠错误观念。首先,明确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美术教学是以开发学生的美术素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美术能力,培养情操,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与创新能力为特点,最大限度的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明确美术教育对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次,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情感、价值、道德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美术作品中,因此,新教材重构教科书的体系和美术的知识结构,注重现代教育的人文精神;其三,美术教育过程中,要保護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二、强调人文教育观念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强调人文教育观念,将美术教学同人文教育理念有效融合。如在进行自然景物和动物的素描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户外写生,真正的融入到大自然中,增加实践体验环节,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情感上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活跃思维,使学生慢慢重视美术课程的学习。
  三、遵循初中生的审美规律,拓展初中生的文化视野
  在美术教育之中要想做好人文精神的培养,使人文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遵循初中生的审美规律,并且不断拓展初中生的文化视野。也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初中生更好地了解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生产、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学会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思维技能,进而达到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实际美术课堂教学中,我通过电影、电视、录像、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讨论、体验、思考、鉴别、判断等方法以及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增加直观形象感受,提高其审美能力,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摆脱物质利益的束缚,并具有文明感和历史感,而这正是我们不断追求的人文精神之所在。
  四、美术教学中人文气息的渗透
  1.要逐步形成和发展教师的人文意识
  作为教育者,美术教师首先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美术教师不具备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精神,有效地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因此,美术教师要认真学习新时期对美术教育的新要求,树立以人为本、以主体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使课堂彰显生活乐趣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发挥美术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适应不同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使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活泼多样化,丰富多彩。为此要特别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感。尝试用自己喜歡的绘画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将自己对生活和美的理解写进美的成长记录里。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体验,能够积极主动学习,由生活激发兴趣,带着饱满的热情去体验、表现、创作。
  3.提高审美情趣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需要人的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为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特征,美术课程最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时通过对美术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各类作品所呈现的高雅、通俗、精致、具象、抽象等美感。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艺术、保护生命、维护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4.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的发展
  我们所接触到的很多美术作品都有象征意义,这是由文化所规定的。人类社会的神话、史诗、传说、典故、宗教、寓言都是规定象征的重要原因。所以美术教学可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元文化的总体效益,整合社会、社区、家庭各方面教育影响,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让学生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人情、社会风貌、增进对不同国家、民族,不同风格画派的了解与尊重。
  总之,美术课程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人文功能,它要求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其他文献
多层波纹钢板转子阻尼器是利用干摩擦作用实现阻尼减振的转子支撑阻尼器,钢板厚度是影响阻尼器特性的主要因素.在Hertz接触分析模型基础上,对多层波纹钢板转子阻尼器的刚度特
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不断创新发展,体现时代特征,为企业发展服务,就必须围绕企业的主题——生产经营效益开展,牢固树立“经济”的观念。这是新时期国在企业思想
当下语文教学存在很多弊端。针对这种情况,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很多好的教学设想,比如:美的语文教学、浸润的语文教学等等。对于语文教学的众说纷纭,本文认为,构建和谐语文课
会话的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们在交际中不仅仅要遵循合作原则,同时也要遵循礼貌原则,才能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本文分析了短篇小说中的对话,以说明礼貌原则
雷汉娥,是硚口老年大学中医按摩班一名普通的学员,但在她身上,却时时彰显着执著追求,不断求索,无私奉献的人性光辉,给予身边的人无限的正能量。雷汉娥受中学时代的班主任影响
以蒽为单体,对苯二甲醛为交联剂,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下,进行合成COPNA树脂实验研究.经反复实验,筛选出最佳对甲基苯磺酸(PTS)质量分数为5%,最佳反应温度为190℃.通过对COPNA树脂的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许多诗篇都和自然有关,他所描述的自然具有两面性,在他的笔下,自然既有明亮美好、审美愉悦的一面;也有黑暗冷酷、神秘可怕的一面。 Many of Robert Frost
近日,德国联邦风险评估所(BFR)根据玩具的健康风险,采用欧盟致癌、致畸和对生殖系统有毒物质(CMR)新玩具安全指令对多环芳烃进行评估,得出的结论是目前欧盟玩具安全指令确定
摘 要:探究式教学以探寻知识与信息为目的,集搜索、探究、調研及检验等诸多活动于一身,通常被称作“问题导向式”教学。所以,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性集中表现在对学生的适应性,而不在于其能否由学生通过探究得来。  关键词:问题情境;探究;教学  我们发现,大多数高中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而学生不喜欢历史课的原因多在于教材死板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吸引学生。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取上高中历史课。在笔者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