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表现——林若熹的重彩艺术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g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若熹以创新与变革之气度,创独特之风格屹立于当代中国画坛,他的作品流露着对时间、空间、自然、永恒的哲思,既具儒家隽永、富贵之诗意,又具道家超然、深邃之哲思。林若熹的作品显示出其独特的美学追求,静中富有生命气象,动中彰显宇宙大气。其作品根植于岭南传统笔墨的文化土壤,大胆借鉴外国文化包括现代艺术的多元尝试,构图出新,耐人品读。无论从广度与深度,都能领略其持久的艺术魅力。从广度上讲,他是难见的全面型艺术家,善于诗文,精于理论,巧于绘画(花鸟、人物、山水、工笔、写意皆善),格于书法。从深度来讲,具有深入研究的绘画
其他文献
简述了设计通用数据查询及打印系统的原因、意义,阐明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思路,在充分利用映像数据库技术以及OLE技术的基础上,吸取Foxpro提供的关系实例查询RQBE的优点,
运用变分方法及Hardy不等式讨论了一类特殊的椭圆方程,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方程解的存在性。
对于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田卫戈有创建之功,作为现任院长,他是一位通识之才,他很有行政和组织才具,工作作风干练,思维清晰,处事冷静,举重若轻。  他是一位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双修又很有学人风范的大学院长,虽时下风气偏重权位和名利,但在认识的过程中我不无惊异地发现他更为心仪的却是画画——画油画,这时我才更真切地发现他在本色上是一位画家。  由于田卫戈论思考和艺术探索双修的背景,他的油画作品自然地具有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单一的外语类毕业生已不适应社会的需求.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各高校的共
摘 要:文章主要是针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油画创作的发展进行分析,不同时期油画创作的发展受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事实上,艺术是一种以创作还原生活情态的审美表达。艺术家在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中创作出的艺术品,呈现出的艺术效果也不尽相同。改革开放以来各类艺术对人的心灵观照和探索,也都与社会转型有关。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油画;社会意识形态;社会转型
李超,200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助理、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获得首届“中国美术奖”。2018年主
摘 要:光和色的表现是自印象主义绘画以来重要的图式语言。新印象主义阶段,以修拉为代表的艺术家运用点彩技法将光与色的视觉张力推向了新高度。在西方美术发展进程中,光与色的表现一直以来是绘画艺术家们探索诠释的重要内容,这一重要内容极大地影响着绘画艺术的发展。对光与色的图式表现研究如果用点彩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呈现出光与色的本质,点彩技法与光色交织产生的艺术表现力对当代艺术的图式创新有着极大的研究空间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