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的风采

来源 :国际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终于迎来中国汽车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全新蜕变。中国首个整车风洞中心项目——由同济大学承建的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让人们一睹了“中国设计”的风采。
  在“风洞”“吹”滴答一秒得花1欧元。一辆高档轿车从概念车到完成整车设计,需要“吹”几百小时。长期以来,这股“风”的“缺位”让即将跻身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位的中国身陷“尴尬”:中国汽车企业每年不得不花费数以千万计的外汇到国外做“风洞”实验,在汽车车身设计,自主研发等领域更是毫无话语权。风洞中心的落成和投入使用,无疑为国内汽车业猛踩了一下油门:今后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不仅动力系统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汽车造型也将贴合中国的市场需求和中国人的审美眼光,从而实现新能源汽车从里到外的“中国设计”。
  头顶全球加工制造中心桂冠的“中国制造”,曾经风光无限,然而,在人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国际金融环境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多重不利因素面前,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中国制造”面临发展瓶颈。“低价、粗制、模仿”映射出其所背负的生存压力。正因如此,如何依靠创新,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的软着陆,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
  对于一个由汽车生产大国升级为汽车强国的国度,“中国设计”是必须跨越的一道坎。马路上各式各样的小汽车展示着各自曼妙的车身曲线和弧度,但这些决定汽车轮廓连型的特征线,都是由外国人勾勒的。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规划指出:中国不仅要成为汽车制造大国,也要成为汽车产业强国。引领中国完成“汽车生产大国”向“汽车产业强国”的跨越,中国汽车业必须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角色转换。
  “中国设计”不能仅绘施工图,提升设计的重中之重是科技创新。要鼓励我国的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塑造中国自主品牌形象,提高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早日结束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局面”,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设计”、“中国创新”。目前,部分大型设计企业产值不低,但主要来自于绘制施工图,缺乏创新能力。因此,设计企业如何注重技术的竞争,就显得十分的紧迫了。只有获得技术优势、技术特色,才能拥有竞争实力;只有通过设计提升或重启制造的价值,使中国制造业踏上一条崭新的成长路径,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充分展示“中国设计”的风采。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