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髂浅动脉蒂髂骨骨瓣重建足踝部复杂骨缺损的回顾性分析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ao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以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髂骨骨瓣治疗足踝部复杂骨缺损手术方案的选择。

方法

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共利用该骨瓣、骨皮瓣以及和股前外侧皮瓣血流桥接重建足踝部因创伤、肿瘤切除导致的各类骨缺损17例,平均年龄33.6岁,平均骨缺损4.6 cm。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创面大小:8.0 cm × 3.0 cm~25.0 cm × 11.0 cm。切取髂骨骨瓣大小:2.0 cm × 0.6 cm× 0.5 cm~8.0 cm× 2.0 cm× 1.2 cm;其中11例携带髂腹股沟皮瓣,皮瓣面积大小为4.0 cm × 1.0 cm~18.0 cm × 6.0 cm;8例以股前外侧皮瓣为血流桥接皮瓣。术后采用影像学检查骨愈合情况,以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足评分标准评估功能。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5.4个月。1例髂腹股沟皮瓣发生静脉危象,重新吻合后皮瓣近端表浅坏死,换药植皮处理。1例股前外侧皮瓣远端边缘坏死,行

趾剔骨皮瓣覆盖;其余均顺利愈合。均获得骨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5.9个月后可完全负重。踝足评分平均77.9分。

结论

以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髂骨骨瓣可重建足踝部2.0~8.0 cm长的复杂骨缺损。当软组织缺损累及1个亚区可采用髂骨骨皮瓣;累及2个以上可选股前外侧皮瓣血流桥接的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倒梨形设计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创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5年11月,应用倒梨形设计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胫前、跟骨、内外踝以及足背等处软组织缺损共37例,其中男31例,女6例。年龄2~88岁,平均50岁。皮瓣切取面积为4 cm × 3 cm~18 cm × 12 cm。结果37例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修复足背静脉曲张性溃疡创面部分表层坏死,经二期游离
期刊
目的总结鞍结节脑膜瘤手术经验,探讨在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术中神经内镜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的眉弓锁孔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术19例。分别在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中置入观察肿瘤和血管的关系,视神经管内和鞍内是否有残留,进一步在内镜下进行切除。结果切除程度:Simpson I级5例,Simpson II级14例,随访3个月~4年,术前发生视力和视野变
目的探讨小腿flow-through皮瓣修复复合组织缺损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例胫骨骨外露及软组织缺损并胫前动脉节段缺损的患者应用腓动脉flow-through皮瓣修复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皮肤准备、戒烟宣教;术后体位放置,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皮瓣血运,及时有效发现皮瓣静脉危象,预防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本组患者有2例有较为严重的焦虑症状,通过及时有效沟通,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治疗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和血管类型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01年11月至2014年12月,应用股前外侧穿支(肌)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02例。用于小腿及足部创面75例,前臂及手部创面27例。创面面积5.0 cm × 14.0 cm~14.0 cm × 36.0 cm。Ⅰ型穿支皮瓣90例,其中血流桥接皮瓣21例;Ⅱ型穿支皮瓣8例;Ⅲa型穿支皮瓣4例,均采用内增压吻合供血方
目的探讨骨延长技术在保留关节的断肢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臂远端和小腿远端离断伤患者7例,均一期短缩肢体保留关节的断肢再植术,二期骨延长技术恢复短缩肢体长度,分别收集影像学、住院天数等临床资料,功能评估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和Kofoed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分。结果本组7例患者全部随访6~15(8.0 ± 4.7)个月,7例断肢全部成活,平均延
目的系统评价青少年(≥13岁)及成年人膈神经切取移位后对肺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1970年1月至2015年1月发表的有关膈神经移位术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数据库包括PubMed、Cochrane、Embase、CBM、CNKI、维普、万方等,英文关键词为"phrenic nerve trans*,respiratory function",中文以"膈神经、肺功能、神经移位"为关键词检索。按照
目的回顾性分析附睾梗阻性无精症患者接受改良单针缝线显微输精管附睾吻合术后1年的结果。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应用改良单针缝线技术为51例附睾梗阻性无精症患者实施显微纵向套叠输精管附睾吻合术,随访期1年,对附睾液中精子活动力、双/单侧吻合、吻合部位、女方年龄等与复通率、怀孕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访39例(76.5%),其中24例(61.5%)复通,包括1例接受夫精体外受精者共15例(
目的探讨腱鞘巨细胞瘤(GCTT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年3月-2014年3月的254例有回访病例做回顾性分析,通过临床数据及文献查阅研究其起病特点、发病男女比例、发病部位、临床表现、术前检查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等的注意事项。结果腱鞘巨细胞瘤起病隐匿多无自觉症状(76.5%),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00∶2.85,高发年龄为30~50岁(46.5%),发病部位最多见
目的探讨神经束膜、外膜联合缝合在超薄足趾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应用。方法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采用神经束膜、外膜联合缝合趾或第2足趾游离超薄皮瓣移植修复47例52指手指指腹缺损。修复移植皮瓣面积为1.2 cm × 1.8 cm~2.6 cm × 4.1 cm。供区皮肤直接缝合17例20趾,游离植皮30例32趾。结果本组47例52指手指缺损病例均取得满意的外形与感觉的恢复效果。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