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对典籍的结构化过程

来源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un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论“新子学”》谈了《汉志》对“经尊子卑”关系的主动建构,当我们把这个过程放在诸子存在状态的历史脉络之中,则更可以看到这种行为的主观性,以及这一指向的非唯一性.rn《汉志》的编定,是刘汉大一统王朝建立后对典籍的一次大规模整理,这个过程可以一直追溯至西汉末期的刘向、刘歆父子.从零散的典籍到纲目清晰的志书,《汉志》的产生过程体现出了对典籍极强的结构化倾向.任何结构背后都是思想,知识的结构化是对知识进行搜集、归纳、分类并建立逻辑关系的谱系化过程.
其他文献
苇岸、韩少功和廖鸿基的生态散文具有典型的处所意识.他们分别选择以城郊、乡村和海洋作为自己的处所,在寻觅和构建处所以及处所生存的过程中,通过对自然的重新体认,确定人在
实验教学对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合肥学院借鉴德国双元制大学教育模式,设立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双元制).以“控制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