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辛弃疾词中的爱国情怀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k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宋代的文学形式以“词”最有成就,宋代词作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辛弃疾則是宋代豪放派词作的代表人物。辛弃疾的词不仅仅是豪放不羁,其中也不乏清丽委婉、质朴幽默者。本文重点分析了辛弃疾词中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辛弃疾;词;爱国情怀
  “宋词”在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显著,其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辛弃疾作为豪放派代表人物,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辛弃疾的词延承了苏轼的豪放风格,并加以创新,词中多豪气,慷慨纵横,笔力超群。此外,辛弃疾作为抗金英雄,他的词中也充满着强烈的政治热情,他用豪爽的英雄本色和充沛的创作才情,对词体进行了改革,独创了“稼轩体”,对后世诗词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辛弃疾还运用多样的艺术风格,把词从表达儿女闲情唱和酬答中解放出来。辛弃疾超凡的才华和特别的生活经历,使得他的词作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并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表现了杀敌立功、渴望统一国家的情怀,爱憎分明
  南宋时期,金兵攻入,皇帝不顾北方百姓死活,苟安于江南。辛弃疾不得重用,报国无门,只能把对故土对人民的同情、对敌人的仇恨和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表现在自己创作的词作之中。在《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满江红·题冷泉亭》等词中,辛弃疾深切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故土人民的同情。辛弃疾的词里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之情和责任感。如“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对婵娟,从此话离愁,金樽里。”(《满江红》)等句中,“长安”、“神州”都是对北宋京城汴京的比喻,“离愁”则表现了对中原父老面对家离子散的悲伤。辛弃疾把对中原故乡的爱恋以及对北方人民的深切担忧都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浓浓的爱国情怀。
  二、表现了对朝廷的不满与批判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
  辛弃疾充满着报国之志,他渴望收复失地,渴望国家统一,渴望人民安定幸福。他多次上书朝廷,主张抗金。同时还想方设法建军备战,积极为北上中原做准备。无奈朝廷不但不支持他,反而对主张抗金人士多加贬谪。看到这种情况,辛弃疾异常愤慨,写下了著名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在这首词中,辛弃疾写出了自己的政治哀怨,婉转悱恻中表达了自己的政治寄托。他曾写下“西风塞马空肥”(《木兰花慢》)来表达对南宋统治者苟安眼前不思北伐的批判;他还以“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卜算子》),讽刺南宋朝廷不分是非不辨忠奸;“几人曾是经纶手?”(《水龙吟》)则是他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求和的贬责。辛弃疾的词中,充满着对南宋朝廷不敢抗金君臣的贬责和对抗金志士的高度赞扬。他的词或豪放不羁,或委婉迂回,不同程度的表达了他浓厚而又复杂的爱国情怀。
  三、抒发了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
  金兵入侵,靖康之变,国家破碎,这一切都让少年时期的辛弃疾就立下了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这种情感融于他的生命之中,贯穿了一生,同时这些也都反映在了他的词作之中。青年时期,他“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晚年则是“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表现了自己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他的词中既有正面描写抗金战争的“汉家组练十万,列尖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鹘血污,风雨佛狸愁。”(《水调歌头》);也有借送友、祝寿来表达自己抗金决心的。他在六十岁时登临京口北固亭,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充分表达了自己报国夙愿未实现的失落和主张抗金的坚定决心。
  四、抒发了浓烈而深沉的壮志未酬的忧愤之情
  辛弃疾是一位将帅之才,有着雄才大略和远大的报国志向。怎奈南宋统治者对他不仅不加以重用收复失地,还弃之不用长达数年。长期以来,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得不到实现,悲愤之情便溢于他的词作之中,成为又一大特色。“大仇不复,大耻不雪,平生志愿百无一酬”(谢枋得《祭辛弃疾稼轩先生墓记》)便是很好的体现。辛弃疾满腔报国大志却无处施展,因而精神上异常忧郁。“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木兰花慢》)这首词就生动的将辛弃疾空有报国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表达的淋漓尽致。而通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更体现了辛弃疾多年壮志未酬,报国无门,虚度年华的忧郁悲愤之情,也表现了他对朝廷的不满,对投降派的愤怒,对自己碌碌无为的痛惜。同时也把自己渴望叱咤杀场杀敌立功的希冀表现了出来,寄托了自己浓烈而深沉的爱国情怀。
  辛弃疾用他豪放的诗词,表达了收复失地、渴望国家统一的理想与愿望,这是他一生追求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目标。他的词充满着浓烈的热情,高尚的品格,高超的才情,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爱国人士的心声。正因为辛弃疾拥有超凡的才华与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将自己的命运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命运连接起来,融为一体,才使得他的词作具有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才得以在中国文学史上放射出璀璨的爱国主义光芒。
其他文献
盐山县现组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50余个,其中具有3000亩地作业能力的专业队有5个,它们分别是兴隆淀高新种植专业服务合作社、良友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立胜种植服务
摘要:《天路历程》不仅是一部杰出的小说作品,而且也是一部探讨典故翻译策略问题的最佳个案。因此,本文结合其不同的中文译本,对其典故翻译的策略问题进行了客观地探讨。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翻译策略问题的比较探讨侧重于对不同翻译理论视角下翻译策略选择与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例如,语境理论翻译策略给予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生态翻译学理论翻译策略给予小说情节设计的影响以及综合理论翻译策略给予小说主题感悟的影响。  
摘要:作为奥古斯特·威尔逊的第一部戏剧作品,《廉价汽车站》讲述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于美国工业城市匹兹堡汽车租赁站的故事。本文以列式空间理论为研究框架,探究非裔美国人在白人主导的社会空间下,对寻求身份定位所做的努力与挣扎,从而进一步揭示出在多重空间的禁锢下,积极寻求自我身份的重新建构,重塑非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是非裔美国人获得独立心理空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廉价汽车站》;物理空间;心理空间
摘要:刘希夷是中国古代初唐时期十分具有特色的诗人,其诗作传世少但多有名篇,表现出一种和当时主流诗风大相径庭的意趣,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对日本“物哀”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从刘希夷的诗作出发,探求“物哀”理论可能在刘希夷诗中出现的蛛丝马迹,为还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一定的基础性研究。  关键词:刘希夷;物哀;《代悲白头翁》  一、研究背景综述  刘希夷,字庭芝(一作字延之)。是初唐时
“2014年7月1日,早上6点,我们在世界上第一座机场……CW7就是声称能应对全球变暖的办法……今天,79个国家就要在大气层上层使用CW7……这将奇迹般地降低地球温度……”这是韩国科幻电影《雪车列车》向我们展示的画面和幻想。  在使用代号CW-7的冷冻剂之后,地球被冰冻,所有物种都惨遭灭绝,唯有那辆永动的雪国列车,满载着生的希望,像呼啸的银龙穿行在白茫茫的大地上,成为了地球上唯一的“诺亚方舟”。人
期刊
本文以美国现代作家凯瑟琳·安·波特的短篇小说《盛开的犹大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说中女主公劳拉成长经历的解析,揭示了“荒原人”劳拉成长的失败和自我的迷失。文章从内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摘要:诗的欣赏起兴于意象。自古以来“飞鸟”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古典诗赋意象。它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而在诗歌中飞鸟不仅化作爱恨情仇的象征,还寄予着诗人迥异的心境与纷杂的世事。  关键词:诗歌;飞鸟;意象  纵观中国古典诗词就会发现,诗歌与意象的关系紧密相连。“意象是詩人主观情志的具体载体,是诗歌的灵魂,是我们探寻诗人内心世界的桥梁。”在历史的长河中,以“飞鸟”为意象表达自身情感的篇目更是不计其数。  
摘要: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简爱》是一部以女性主义为主题的杰出作品。小说主人公简爱随着她成长环境的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自我反抗过程,从一个寄人篱下的孤苦女孩逐步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女性。简爱身上所展现出来的自尊、反抗、坚强、独立的精神值得所有女性学习。  关键词:独立;反抗精神;女性主义  一、简·爱的性格成因  在舅母里德太太家生活的时期,是她性格的萌芽阶段。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黑土画派的绘画风格。作者认为:一、黑土画派代表作品的整体风貌是朴厚拙雅;二、构成画面的笔墨具有变化分明的特点;三、黑土画派的作品表现了龙江大地气韵苍茫的大美之境。黑土画派承传拓展了中国画传统和黑土文化精神,创作出了具有新的美学意义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黑土画派;绘画风格;朴厚拙雅;变化分明;气韵苍茫  黑龙江省画院专职画家闫景阳近年来以宏扬黑土文化为宗旨,提出了创立黑土画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