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橙子不是唯一的水果”,17世纪英国女伶葛温(Nell Gwynn)如是有云。一到周日,橙子却是我唯一的水果,一早一定榨上一壸鲜橙汁,喝上满满一大杯,让金黄的汁液凉凉地从舌齿间沿咽喉滑下,香甜微酸,刺激尚未完全清醒的感官。这不但是我给自己辛苦一周的奖赏,更已成为某种仪式,我喜欢生活里有这样小小的仪式,它们仿佛是定心丸,让我在不确定的人生中感觉到某种笃定。
葛温的这句名言也是一本小说的名字(简体版名《桔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繁体版《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可是书的内容既不在探讨橙的历史,也没写到橙的菜谱,作者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terson)以此为书名,个中自有曲折。
葛温是17世纪英国复辟时代的代表人物,她出身寒微,原是在剧场里卖橙的“橙女郎”(据说,可能也兼卖皮肉),貌美且冰雪聪明。这样的人才自然不甘心臣服于现实,一句“橙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言简意赅,道尽她的企图心。那个时代在英国,女人原本不准上台演戏,不服气的葛温却凭着毅力和手腕,打破阶级限制与性别藩篱,粉墨登场,成为英国最早期的女伶。
温特森比葛温晚生了三个世纪,1985年,26岁的她出版《桔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这是她第一本著作,带有浓浓的自传色彩,叙述一位也叫珍妮特的孤女,由狂热的基督教徒抚养长大。这对养父母信仰虔诚,尤其是养母,在她的小宇宙中,凡事非黑即白,凡人非友即敌,说到水果,那就只有营养丰富又便宜的橙子了。小女儿生病住院时,养母给她的安慰就仅仅是皮包里凑巧有的一个橙,好似橙子这唯一的水果足以取代一句贴心的问候、一个温暖的拥抱。
在养父母教育下,小孤女儿时倒也“争气”,爱基督如爱父母,眼看着她长大以后将完成长辈的心愿,成为传播福音的传教士,偏偏上帝自有别的安排,少女逐渐发觉,正如地球上不只有橙子这一种水果,这世间也有一些人爱恋的对象和自己是同样的性别,而自己正是其中之一。觉醒的道路苦涩多于甜蜜,但她选择了自由,选择走上忠于自我的那一条路。
我何其有幸,有一对开明的父母,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给我的只有支持,没有阻挠,他们当然知道也同意橙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但我依然有所不知,在进口橙输入台湾前,我并不晓得除了台湾人熟悉的皮薄肉淡黄的“柳丁”外,世上尚有好多种我不认识的橙。好比说,脐橙甜美芬芳且无籽,最宜直接食用;晚仑西亚橙甜中带酸,饱满多汁,拿来榨汁最棒;还有苦橙,皮厚又苦涩,却适合做英式橙皮果酱。而不论哪一种橙,皆为近几百年来不断改良或杂交的品种,追溯其源头都是华南或印度北部。我移居荷兰后还发现,橙的荷文sinaasappel和德文apfelsine直译成中文就叫“中国苹果”,说明了近代以来橙子迁徙的历史。
我原本也不知道台湾的柳丁之名其实是误写,先人当初将广东新会橙引进台湾时,不小心将“橙”字写成闽南语同音的“丁”,这无心的错误流传到今天,台湾柳丁的滋味已不同于新会橙,成为独一无二的台湾水果。
周日早上,我家窗外的游艇码头毫无动静,整幢公寓悄然无声,听不见邻居砰然关门或行经走廊的脚步声。空气中浮荡着橙皮饱满浓洌的香味,我站在料理台前榨着橙汁,在寂静的早晨,电动榨汁机的声音难免有点刺耳,却是我微小的幸福仪式。
葛温的这句名言也是一本小说的名字(简体版名《桔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繁体版《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可是书的内容既不在探讨橙的历史,也没写到橙的菜谱,作者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terson)以此为书名,个中自有曲折。
葛温是17世纪英国复辟时代的代表人物,她出身寒微,原是在剧场里卖橙的“橙女郎”(据说,可能也兼卖皮肉),貌美且冰雪聪明。这样的人才自然不甘心臣服于现实,一句“橙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言简意赅,道尽她的企图心。那个时代在英国,女人原本不准上台演戏,不服气的葛温却凭着毅力和手腕,打破阶级限制与性别藩篱,粉墨登场,成为英国最早期的女伶。
温特森比葛温晚生了三个世纪,1985年,26岁的她出版《桔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这是她第一本著作,带有浓浓的自传色彩,叙述一位也叫珍妮特的孤女,由狂热的基督教徒抚养长大。这对养父母信仰虔诚,尤其是养母,在她的小宇宙中,凡事非黑即白,凡人非友即敌,说到水果,那就只有营养丰富又便宜的橙子了。小女儿生病住院时,养母给她的安慰就仅仅是皮包里凑巧有的一个橙,好似橙子这唯一的水果足以取代一句贴心的问候、一个温暖的拥抱。
在养父母教育下,小孤女儿时倒也“争气”,爱基督如爱父母,眼看着她长大以后将完成长辈的心愿,成为传播福音的传教士,偏偏上帝自有别的安排,少女逐渐发觉,正如地球上不只有橙子这一种水果,这世间也有一些人爱恋的对象和自己是同样的性别,而自己正是其中之一。觉醒的道路苦涩多于甜蜜,但她选择了自由,选择走上忠于自我的那一条路。
我何其有幸,有一对开明的父母,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给我的只有支持,没有阻挠,他们当然知道也同意橙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但我依然有所不知,在进口橙输入台湾前,我并不晓得除了台湾人熟悉的皮薄肉淡黄的“柳丁”外,世上尚有好多种我不认识的橙。好比说,脐橙甜美芬芳且无籽,最宜直接食用;晚仑西亚橙甜中带酸,饱满多汁,拿来榨汁最棒;还有苦橙,皮厚又苦涩,却适合做英式橙皮果酱。而不论哪一种橙,皆为近几百年来不断改良或杂交的品种,追溯其源头都是华南或印度北部。我移居荷兰后还发现,橙的荷文sinaasappel和德文apfelsine直译成中文就叫“中国苹果”,说明了近代以来橙子迁徙的历史。
我原本也不知道台湾的柳丁之名其实是误写,先人当初将广东新会橙引进台湾时,不小心将“橙”字写成闽南语同音的“丁”,这无心的错误流传到今天,台湾柳丁的滋味已不同于新会橙,成为独一无二的台湾水果。
周日早上,我家窗外的游艇码头毫无动静,整幢公寓悄然无声,听不见邻居砰然关门或行经走廊的脚步声。空气中浮荡着橙皮饱满浓洌的香味,我站在料理台前榨着橙汁,在寂静的早晨,电动榨汁机的声音难免有点刺耳,却是我微小的幸福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