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的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强调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作为课程评价之一的学生学业评价历来是学校的常规工作,由于常规,所以容易按部就班,并逐渐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和转变,在新教材全面实施数年后的今天,我们应反思如何更好地推动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如何将学生学业评价功能的重心也作出相应的转移。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与新课程相配套的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新机制就显得很有必要,新机制的形成可以为教师的实践创新指明方向,以利于课改得到实质性的进展。
探讨小学体育学生学业评价专业的发展方向,寻求增进课程改革中学生体育学业评价发展的有效方法,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成长,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本人提出以下观点,与同行们商榷。
二、传统小学体育学生学业评价的反思
学业评价即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学业成绩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成果,而学业成绩的评定就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也就是测定或诊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程度。
传统的小学生体育学业评价创导终结性评价,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由于其过于应试的性质,多年来形成的一套根深蒂固的课程评价体系和标准已远远不能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传统基础教育体育学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片面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激励、改进与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只关注学生测试得了多少分,校际、班级或年级比赛中排第几,能不能达到运动员的水平与要求等等,而很少关心学生在测试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的某些问题,容易造成那些“后进生”产生“失败者”的消极情绪,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极为不利。
(二)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动态过程的评价。学生学习、测试、比赛过程是体验体育文化的过程,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时,只注重结果而忽视学生在整个锻炼过程中的进步情况和努力程度,忽视了体验过程、感悟过程、思维过程等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传统的体育学业评价,只给学生几项测试、一个分数,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三)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多地强调一般趋势和共性,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达标》标准、体育课成绩的测试标准,传统的这些体育评价标准只过于强调评价的统一性,造成被评价者千人一面,容易墨守成规,严重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四)评价方法单一,以测试为主,过于偏重量化的结果,缺少体现新课程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新方法。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适应、贴近的学生成长记录袋、表现性评价等质性评价方法往往在实践中被忽视。
三、新课程小学体育学生学业的评价发展与优势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业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在小学体育学生学业评价中,新课程改革中学业评价的着眼点和优势可做如下阐述:
(一)不拘泥形式,评价形式尝试大胆创新
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内容不应该只是限于对学生体能上的测试,也不应该从单一的达标与否来判断一个学生体育成绩的优良与否。
对于学生繁重的文化课学习任务,体育课有时更是小学生一堂“身心放松”的课。体育课程教学中最好能抛开死板的达标、测试等传统课堂,让学生有机会适时地走出校园,接触大自然也成为学生课外进行身体锻炼的方式。学生在大自然中得到身体的各项锻炼和获得运动能力都可以作为评价依据。
(二)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则是从过分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逐步向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考查的转变。
如学生体育学业成绩测试在过分关注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的同时,逐渐向关注学生个体综合素质测评的方面发展。如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考查学生的运动技术提高了多少,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
从学生的个体素质来看,有的学生短跑比较擅长;有的学生体力上比较有优势,适合中长跑;有的学生似乎什么运动都不擅长,但是他比较容易接受各类体育规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让所有的学生去进行跑步测试作为学生成绩评定标准,快的是优秀的,慢的就是后进者;也不能让学生在一个年度中去选择一个运动的项目,而放弃了其它的运动项目。
(三)学生学业评价中增加体育人文教育知识
体育课程教学的作用并不局限于强健体魄,还应让学生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渐渐增强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所以,在体育课中也应该进行体育人文知识的灌输。学习著名运动员的锻炼故事,了解他们辉煌背后的辛酸和痛楚,让学生明白只有在付出之后才能获得收获的道理。小学阶段是一个可塑性非常高的时期,这个时候养成的坚韧精神可以让他们受益一生。因此,小学体育学业评价不能只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和评价,也应该与时俱进,在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的同时,辅以适当的体育人文知识教育和评价。
四、结语
了解传统的小学体育学业评价方法,在继承传统评价的方法上寻求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小学体育学业评价方法。传统的小学体育学业评价只是为了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弱,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还没有学会什么,在哪一方面有体育运动特长,并相应地改进教学,不太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长过程。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评价在教育研究领域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落实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思想,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注重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积极的学习情绪,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体育学业的评价也应该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改变。
分析传统小学体育学业评价的不足,积极探索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功能和作用。本文在结合新课程教学思想提出的评价形式和内容的选择上,具有的反馈、引导功能和激励、发展功能;通过学业评价了解和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通过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整体认识,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通过多元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乐于学习,达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目标。通过这些小学体育学业评价功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中心小学
慈溪市庵东镇东一小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的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强调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作为课程评价之一的学生学业评价历来是学校的常规工作,由于常规,所以容易按部就班,并逐渐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和转变,在新教材全面实施数年后的今天,我们应反思如何更好地推动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如何将学生学业评价功能的重心也作出相应的转移。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与新课程相配套的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新机制就显得很有必要,新机制的形成可以为教师的实践创新指明方向,以利于课改得到实质性的进展。
探讨小学体育学生学业评价专业的发展方向,寻求增进课程改革中学生体育学业评价发展的有效方法,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成长,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本人提出以下观点,与同行们商榷。
二、传统小学体育学生学业评价的反思
学业评价即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学业成绩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成果,而学业成绩的评定就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也就是测定或诊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程度。
传统的小学生体育学业评价创导终结性评价,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由于其过于应试的性质,多年来形成的一套根深蒂固的课程评价体系和标准已远远不能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传统基础教育体育学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片面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激励、改进与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只关注学生测试得了多少分,校际、班级或年级比赛中排第几,能不能达到运动员的水平与要求等等,而很少关心学生在测试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的某些问题,容易造成那些“后进生”产生“失败者”的消极情绪,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极为不利。
(二)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动态过程的评价。学生学习、测试、比赛过程是体验体育文化的过程,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时,只注重结果而忽视学生在整个锻炼过程中的进步情况和努力程度,忽视了体验过程、感悟过程、思维过程等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传统的体育学业评价,只给学生几项测试、一个分数,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三)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多地强调一般趋势和共性,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达标》标准、体育课成绩的测试标准,传统的这些体育评价标准只过于强调评价的统一性,造成被评价者千人一面,容易墨守成规,严重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四)评价方法单一,以测试为主,过于偏重量化的结果,缺少体现新课程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新方法。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适应、贴近的学生成长记录袋、表现性评价等质性评价方法往往在实践中被忽视。
三、新课程小学体育学生学业的评价发展与优势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业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在小学体育学生学业评价中,新课程改革中学业评价的着眼点和优势可做如下阐述:
(一)不拘泥形式,评价形式尝试大胆创新
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内容不应该只是限于对学生体能上的测试,也不应该从单一的达标与否来判断一个学生体育成绩的优良与否。
对于学生繁重的文化课学习任务,体育课有时更是小学生一堂“身心放松”的课。体育课程教学中最好能抛开死板的达标、测试等传统课堂,让学生有机会适时地走出校园,接触大自然也成为学生课外进行身体锻炼的方式。学生在大自然中得到身体的各项锻炼和获得运动能力都可以作为评价依据。
(二)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则是从过分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逐步向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考查的转变。
如学生体育学业成绩测试在过分关注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的同时,逐渐向关注学生个体综合素质测评的方面发展。如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考查学生的运动技术提高了多少,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
从学生的个体素质来看,有的学生短跑比较擅长;有的学生体力上比较有优势,适合中长跑;有的学生似乎什么运动都不擅长,但是他比较容易接受各类体育规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让所有的学生去进行跑步测试作为学生成绩评定标准,快的是优秀的,慢的就是后进者;也不能让学生在一个年度中去选择一个运动的项目,而放弃了其它的运动项目。
(三)学生学业评价中增加体育人文教育知识
体育课程教学的作用并不局限于强健体魄,还应让学生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渐渐增强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所以,在体育课中也应该进行体育人文知识的灌输。学习著名运动员的锻炼故事,了解他们辉煌背后的辛酸和痛楚,让学生明白只有在付出之后才能获得收获的道理。小学阶段是一个可塑性非常高的时期,这个时候养成的坚韧精神可以让他们受益一生。因此,小学体育学业评价不能只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和评价,也应该与时俱进,在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的同时,辅以适当的体育人文知识教育和评价。
四、结语
了解传统的小学体育学业评价方法,在继承传统评价的方法上寻求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小学体育学业评价方法。传统的小学体育学业评价只是为了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弱,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还没有学会什么,在哪一方面有体育运动特长,并相应地改进教学,不太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长过程。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评价在教育研究领域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落实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思想,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注重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积极的学习情绪,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体育学业的评价也应该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改变。
分析传统小学体育学业评价的不足,积极探索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功能和作用。本文在结合新课程教学思想提出的评价形式和内容的选择上,具有的反馈、引导功能和激励、发展功能;通过学业评价了解和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通过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整体认识,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通过多元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乐于学习,达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目标。通过这些小学体育学业评价功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中心小学
慈溪市庵东镇东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