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心态与国家分野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pe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粗线条地看,东南亚国家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看法大体有如下特点:其一,整体而言,目前,东南亚国家都在实施“对冲”战略,这种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它们的矛盾心态。东南亚国家一方面想搭上中国经济增长的便车,另一方面又担心对中国的过度依赖。因此,东盟各国积极地将各个大国拉进地区事务,加强与各大国的军事、安全、外交和经济联系。对于美国,东南亚国家希望其加强在该地区的存在,故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抱有程度不同的期待,但同时又担心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过度军事化的倾向,尤其不愿意陷入中美之间的“选边战”。即便那些希望美国加强区域存在以对冲中国的东南亚国家,也担忧中美关系的螺旋式下滑将加剧它们的安全困境。
  其二,在上述整体性倾向的背后,东南亚国家对美战略某种程度上也呈现“大陆国家”与“海洋国家”之间的大致分野。这种分野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作为中国的近邻及考虑到与中国日趋紧密的外交、安全和经济联系,“大陆国家”对美国的战略反应相对平淡,而后者则要热络的多。当然这种分野并非绝对。越南虽是东南亚“大陆国家”,但近年来却对美国的“亚太再平衡”积极拥抱,大幅提升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加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而马来西亚虽是东南亚的“海洋国家”,但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却比较谨慎。同样地,泰国和菲律宾同为美国盟友,但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反应却迥异。未来倘若中美关系趋于恶化乃至走向对抗,那么,东南亚国家对美国再平衡战略所带来的好处、制约因素和局限性的认知差异将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学者对美国“亚太再平衡”在东南亚的着力点亦存在不同看法。有美国学者认为,考虑到美国过往政策的遗漏或失误,以及“大陆国家”作为东亚与南亚的连接带的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奥巴马政府应着重与这些国家发展关系;也有人认为美国的战略重心明显偏向东南亚的“海洋国家”。
  其三,在做出上述判断的同时,不能忽视这些国家的态度本身是有个动态发展过程的。有学者指出看来,东南亚国家认为美国的东南亚战略通常是“过度军事化”和“系统性忽视”两个极端交替出现。小布什政府的前后两届体现了这种变化,起初人们普遍关心美国是否要在东南亚开启反恐战争的“第二阵线”,但整的来看,在小布什任内美国对东南亚明显忽视。而在第一届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实施再平衡战略伊始,由于注重军事的重新部署,导致南中国海局势紧张,也引发人们对美国政策过度军事化的批评。其后,奥巴马政府逐渐调整了过度军事化的倾向,几条腿同时走路,除军事和经济的“亚太再平衡”之外,还加强了对东南亚国家的外交攻势,注重人文交流,为此专门推出了一个“东南亚青年领导者倡议”项目。东南亚国家态度的调整显然受国际和地区局势、中、美和相关国家国内政治经济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其他文献
2016年6月23日至24日,上海合作组织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召开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内的成员国元首,以及印度总理莫迪、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在内的观察员国领导人出席了会议。峰会对未来一定时期内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和重点规划,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十五周年塔什干宣言》(以下简称《塔什干宣言》),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至2025年发展战略
日前,海关总署内部发布了最新的《海关总署办公厅关于执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新的监管要求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设定了一个一年的过渡期,相当于给此前在跨境电商行业掀起轩然大波的“4.8”跨境电商新政按下“暂停键”。  《通知》指出,2017年5月11日前(含11日),在上海、杭州、宁波、郑州、广州、深圳、重庆、天津、福州和平潭10个试点城市,继续按照税收新政实施前的监管要求进行
医生要有医德,就是当医生的品德,尽心治病、尽心负责,有救死扶伤的精神;患者则要有患德,就是当患者的品德,宽容待人,接受失败的结局,具有契约精神。如果双方都各自有德,中国的医院里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医患冲突、那么多“医闹”,不会出现那么多家属不签字、不交费医院就不施救导致病情恶化甚至病人丧生的可悲案例。  医者和患者的难处  在我们国家,当患者是真的不易。不仅要面对生理上的疾病,还要面对心理上的痛苦。即
在中国丹东新区浪头和朝鲜新义州龙川之间,一座横跨鸭绿江的现代化新大桥已进入施工尾声,静静等待正式竣工的日子。这座桥2011年5月开工,2013年合龙,仅用不到三年时间便飞架中朝界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尽管中朝关系近年遭遇困难,中国仍从根本利益和历史责任出发思考这一关系,就像即便在两国关系最微妙时期仍倔强伸向鸭绿江另一侧的桥。  新大桥令人联想到东北亚局势。东北亚地区充斥着历史恩怨和现实矛盾,充满了
9月18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陆军军营乌力(Uri)基地遭到恐怖袭击,导致18名印度士兵死亡。印度军方称,此次袭击是过去26年来印度陆军在恐袭事件中伤亡最惨重的一次。9月20日,印巴在实控线附近发生了交火。乌力恐袭事件发生后,印度做出了强烈反应,指责巴基斯坦是恐袭背后的支持者,印度内政部长辛格甚至在推特上直接把巴基斯坦称作“恐怖主义国家”。巴基斯坦方面则认为,这是印方蓄意抹黑巴形象,转移国际社会对
新加坡卫生部和国家环境局9月3日晚发布联合声明说,截至3日中午,新加坡境内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总数已突破200例,增至215例。  据报道,新加坡国家公共卫生实验室等机构对两名感染者身上检测出的寨卡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分析后发现,病毒源自东南亚,并非从南美洲输入。该病毒很可能是原本已在东南亚传播的寨卡病毒的变种。  根据英国《柳叶刀·传染病》杂志9月1日发表的研究报告,亚太和非洲地区有至少26亿人面临感染
8月26日,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市中心爆发反政府抗议活动。18个反对党号召300余名支持者走上街头,要求政府于2018年大选前进行经济和选举制度改革,甚至有示威者打出“穆加贝下台”的标语。此次抗议活动虽然得到最高法院的批准,但最终仍演变成暴力冲突。  根据美国非政府组织“武装冲突数据库”显示,2016年1~8月,津巴布韦街头已上演近百起抗议和骚乱事件,堪称津巴布韦史上“最动荡年份”。  史上“最动荡
12月4日,在重新举行的奥地利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前绿党领导人范德贝伦击败了该国奉行反移民政策的极右翼竞争对手霍费尔,以明显优势胜出,当选新一届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预计将在明年1月26日正式就职。此间舆论普遍认为,有大学经济学教授经历、72岁的范德贝伦胜出,意味着他将大体延续前总统菲舍尔的做法,并将带领奥地利继续成为一个包容开放的、融入欧盟的国家。  分析人士称,范德贝伦险胜霍费尔,阻止了奥地利
俄罗斯“拿下”克里米亚后,面对美欧不断加码的制裁和孤立,再加上国际油价暴跌和卢布大幅贬值,困境中的俄罗斯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寻求外交突围,以期能够缓解和摆脱被孤立的境地。在这一过程中,俄罗斯在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和朝鲜等国家加强关系的同时,也将中东作为重点方向。  中东外交愈加显示独立性  2015年2月9日,普京时隔10年后再次到访埃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隆重欢迎,普京还亲自把国宝级的
这个星期二不那么“超级”  刁大明:3月1日的“超级星期二”,其实不那么“超级”,对2016美国大选的“分水岭”、“风向标”意义不像人们预期的那么强,两党都没有谁可以说是已在赢得本党提名方面稳操胜券。这与本次初选的规则设置有关——同2008年2月5日那个一天横扫22个州的“海啸星期二”相比,这次“超级星期二”两党各只安排了11个州的初选;也与两党主要竞选人的人气、策略和遭遇的问题有关——比如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