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围绕雾霾的忧虑与争议不绝于耳,雾霾不除,民心难安。诚然,雾霾是一个环境问题、公众健康问题,但更应当是一个法律问题,因为它与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权益息息相关。假如不通过法律的途径治霾,说明对其的治理还停留在道德自觉的层面,因人而异的觉悟决定了关于雾霾这件事,可大可小、可治可不冶;假如未能实现依法治霾,那么环保部门将陷入“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公权陷阱,徒有关注天气预报与“橙色预警”的热情;假如仅仅依靠政策、规划、地方政府的创新来治霾,政策的变动、领导人的更换或者空气的跨区域流动,都将使这种努力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