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的背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写作是语言习得中产出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模因论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崭新的理论基础。随着模因论的发展,背诵和模仿这一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被重新认识并应用到语言教学中。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旨在探讨背诵—模仿这一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是否有效。
  关键词: 模因论 大学英语 写作教学
  一、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功中,写作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语言功底的。然而,受课时所限,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最不受重视的一环。由于需要讲解和训练的内容太多,写作往往被老师和学生自动忽略。正是因为缺乏系统的讲解和练习,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远远不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师们需攻克的一大课题。许多专家在这个领域已做大量的研究。他们从各个角度出发,试图建立一个有效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模因论的发展,背诵和模仿这一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被重新认识并应用到语言教学中。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模因就和基因一样,可以自我复制,而模因论的核心就是模仿。模因论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崭新的理论基础。
  二、模因论与背诵—模仿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概述
  1.模因论概述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它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及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本质特征的规律进行诠释。在人群中以模仿的形式传递的一切信息均可称为模因,模仿是整个模因学的基础核心。通常,成功的模因均具备长存性、生殖力和拷贝的忠实三大特征。而模因的完整生命周期则可分为四个阶段:同化(assimilation)、记忆(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和传输(transmission)。四个阶段周而复始,每个阶段都有所淘汰。就如基因并不能全部成功复制一样,并非所有的模因都能复制成功。
  模因概念的提出给语言学的研究带来新的启发,语言模因论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中一个蓬勃发展的热点领域,并呈现出不断与相邻学科交融发展的趋势。模因论揭示了语言传播的过程就是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语言模因论的深入发展也给英语教学研究带来新的视角。受其影响和启发,近几年來,我国不少学者纷纷将其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提出背诵—模仿这一写作教学模式。
  2.背诵—模仿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背诵—模仿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输入、背诵、输出和交流四个环节与模因的生存周期是一致的。在写作教学中,输入大量的语言模因,让它们逐步被同化,建立起学生的模因库是整个教学的第一阶段和基础。为了有足够的模因供后期使用并能高效使用,所提供的模因量需稍多于学生的吸收能力,难度也应稍高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但不能太多太难,这符合输入输出理论中的“i 1”理论。接下来就是记忆语言模因。熟读和背诵可以使模因深刻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中,而储存的模因又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传播、扩张。在这一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分类整理已积累的语言模因库,使其系统化,降低记忆难度,提高记忆准确度,从而提高输出效率。第三环节是写作模因输出,在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提取出储存在大脑中的英语写作模因,并表达出来。这是整个写作教学模式的难点,也是大多数学生的写作“瓶颈”。根据此阶段的特点,教师应将过程教学法引用进来。通过写前准备,撰写初稿,生生讨论或师生讨论,修改初稿,编辑定稿等写作步骤,完成语言模因的“选取—组合—修正—重组—巩固和表达”复制周期,使学生在写作练习中不断验证和调整各种类型的模因组合,有效地复制和传播强势写作模因。第四个阶段就是互动交流阶段,也就是模因的传播阶段。从模仿到创新是模因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模因复制传播的两大形式,基因型方式和表现型方式,复制传播英语写作语言模因。通过模仿的方式创造出新的语言模因变体,促进语言模因的内化。
  三、模因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
  1.具体研究对象及内容
  本研究以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13级电气1班和2班本科生为实验对象,历时两年。本实验的实验方法主要是将背诵和模仿这一写作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验班级,利用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检测此教学模式是否适用于本层次的学生,教学效果如何。具体步骤过程如下:首先,在第一学期期中,即10月底,对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一次作文测试,测试成绩作为前侧成绩作为实验数据存档。其次,以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四级考试作文成绩为后测成绩,通过SPSS数据分析检测这一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2.实验步骤
  因条件限制,本研究是融入日常英语教学中的。因此,模因输入材料是以英语教材《新核心大学英语》为基础的。根据课文里出现的单词、短语和句型,实验教师再补充同类型的语言模因若干。因学院为三本院校,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有限,每次补充的材料均不超过课本材料的两倍。因课时有限,每两周进行1课时的作文学习。第一学年的两学期主要检查作文语言模因的背诵和理解,第三学期开始,每两周布置学生完成作文一篇,写前会引导学生选取可用模因,学生课外完成作文初稿后上课时进行讨论、修改,然后完成定稿后脚教师批阅,教师再给出反馈意见。第四学期每三周完成课堂作文一篇,由教师批阅,修改并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上为实验班的实验内容和步骤。与此同时,控制班第一学年为常规教学,完成所有的英语教学任务,督促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但不会着重强调作文语言模因。第三、四学期会布置作文作业,但基本上就是“学生完成作文初稿——教师批阅、反馈意见——学生反思”的模式。
  3.研究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分析,笔者选择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来检验分析本研究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在前测中,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平均分分别为8.16和8.37,这表明在受试之初两组的写作能力接近。在后测中,实验组的平均分上升至9.63,而控制组的平均分几乎没有提高,为8.24。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较为明显。而且因为学生能力的差异,后测中实验组的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更是明显。除了实验组应用了背诵—模仿教学模式而控制组没有用之外,两组实验对象的实验条件均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背诵—模仿这一写作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上是起着积极作用的,是有效的。   四、结果和启示
  不可否认,模因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是显著的。在实验一学期后,实验组学生将语言模因应用于写作的意识明显提高,在对词汇、短语、表述、句型,甚至是语法知识的掌握上,实验组的学生也明显强于控制组。因为背诵了大量的慈和句型,实验组学生的写作更流畅,观点陈述更自由、有深度,语言也更精准。
  在实验过程中,笔者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首先,给学生的语言模因必须是循序渐进的,从词到短语,再到句型篇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其次,在背诵—仿写写作教学模式中,在输入阶段,教师必须提供大量的语言模因给学生背诵和模仿。在输出阶段,初期应注意让学生有一个讨论学习的过程,即激活模因。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后期自由写作。
  当然,本实验因实验环境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为不影响正常的英语教学工作,參与实验的班级是以自然班为单位的,使用的模因材料以课本为基础。另因生源素质问题,补充的作文模因材料的量并不是太大。通过对后测成绩的分析,笔者发现实验组学生的成绩两极分化情况严重。在今后的研究中,笔者考虑可以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分级分层教学。从调整输入作文语言模因的难度,强化对模因的讲解和背诵记忆,注重引导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出能提高英语学习能力较弱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写作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Bechtel, J. Improving Writing and Learning[M]. Boston:Allyn
其他文献
摘 要:民办高等教育是公办高等教育的主要补充,具有自身的办学优势,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其诸多弊端也越来越凸现出来,急需加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弊病;解决策略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再一次兴起,并在其日后发展的30余年间,对我国整个教育体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办高等
摘 要: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使用范围最广的语文教材,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德育课程的关注和教学探究是解决当下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德育功能难以发挥实质功效的重要举措。对学校德育的发展也具有极大的促進作用。教师、学校层面应努力从多方面提出有效性对策,真正发挥高中语文教材的隐性德育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隐性德育课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
摘 要: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政治试卷紧扣时政热点,具有浓浓的时代气息。试卷涵盖了核心知识点,突出了知识主线,试题严谨,难度适中;试卷渗透了新课改理念,更加注重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具有较高的选拔性,是一份质量很高的试卷。  关键词:能力;课改理念;核心知识;选拔功能  2017年高考尘埃落定,高考试卷也在万众期待中揭开神秘的面纱。反观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政治学科试卷,该试卷紧扣时政热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是当前老师积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一线教师应引导大多数学生真正参与课堂互动,让每一个学生“真”学习,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团队·互动”模式便是在这样的思考下诞生的课堂模式。该模式以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享对话等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以学为主,以导为辅,在课堂互动中促进学生发展。《倔强的小红军》是该模式下的一堂研讨课,孩子的发言时间几乎占去一堂课的三分之
摘 要:为了探究不同大学生群体的职业决策效能感状况,采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高职院校的40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贫困生群体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亟须全程性、发展性的就业指导计划。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一、 问题的提出  李克强总理在做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5年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人数增长10.5%。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经济产业转
摘 要:纵观近年数学中考,对几何入门的考查相当纯粹,比如解答题部分中的第一道几何题,动辄就是以教科书中的原题或只是略作改编后呈现。即便如此,学生的答题得分情况仍不尽如人意,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其很大原因是学生在几何入门学习时出了问题。本文以笔者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为立足点,通过几个方面谈谈初中几何入门的考与教。  关键词:中考;规范化;逻辑推理能力;基本图形  图形与几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
摘 要: 为了探讨Fogarty球囊导管在前臂动静脉内瘘失功再次手术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将40例急性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对照组行原位动静脉内瘘重建术。观察2组患者术后透析时血流量、内瘘3、6、12个月通畅率及再次血栓、肿胀手综合征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3个月内瘘透析时血流量、内瘘通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立足于服务学生的思想,从预习、探索、练习和拓展等方面进行有效设计,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最终形成能力,本文从具体的教学策略出发进行教育教学探索。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服务学生 激励自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服务学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本文从具体的教学策略出发进行了教育教学探索。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服务学生  教育
摘 要:重庆市民族中学地处重庆市大渡口区城乡结合部,是一所单设普通民族初中学校,到2017年扩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规模将达到64个教学班。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1121名学生,其中民族学生近300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90%以上。这些学生生长环境迥异、生活习惯不同、学习差异较大、爱好兴趣不广泛、家庭教育缺失。面对学校与学生的现实情况,我们怀着对教育的情怀和本着对教育的责任不断地拷问自己,如何让
摘 要:小语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求“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并具体提到“(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基于此标准,结合中年段学生对事物探究欲望强烈的特点,开展与语文学习密切相关又富有趣味的课本剧实践活动。特以《三顾茅庐》的学习作为活动研究案例,以此为缩影,从中探究提升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方法,摸索课堂教学的变革方向。  关键词:课本剧;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