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觉得相对于原标准,它更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教师应该从自身入手,切实运用各种手段,更加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激发学生 学习积极性 科学正确价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程给了我们一个自由的舞台,让机械的数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
  1.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新课程在编写数学教本时,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图片、游戏、卡通、表格、文字等),直观形象、图文并茂、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运用这些素材,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上面的例子也就是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把学习的实践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悬念,创造一种特殊的情境,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使这种共鸣转化为求知欲,进而把注意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二、科学正确地评价学生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鼓励算法多样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如:人教版第三册56页例5:
  有4株玉米,每株3个玉米,小熊掰走了一个,还剩几个?
  算式有:3+3+3+2=11
  3×3+2=11
  4×3-1=11
  3×4-1=11
  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2.评价方式多样化
  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我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对儿童的评价应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肯定他们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把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和家长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应注意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操作、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下面是一个评语的例子:"小锋在本学期数学学习中,能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乐于提出问题,常常能想出与同学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计算的正确性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样的评语以鼓励为主,同时也指出了学生需要努力的方向。
  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才能使学生从评价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于前进。
  总之,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高中美术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一点美术基础都没有,在此情况下,上好高中美术课就显得甚为重要。下面结合自己在高中美  关键词:高中 美术  1、依据学科特征因材施教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因材施教”与学科特征两者紧密结合。正确面对学生的差异,不能要求每个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但必须使人人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与进步;高中学生通过对美术欣赏的
期刊
高级秘书应具备5种能力 第一,多元化的能力 一名合格的秘书应懂得两国甚至三国语言,具有一定的语言处理能力和计算机技能。 第二,组织能力 秘书应当是一个很好的组织者,既要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愿望,儿童更是如此。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很多情况下,他们正是靠着这种愿望的推动,不断地取得自我发展和自我需要。反复的成功体验,不禁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了强烈的动机,而且能较好地促进学生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绪、情感、理想和信念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养成。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人格从未品尝过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地理实践。”因此,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能力,增长知识。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初中地理 作业  教师布置作业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前几年我校仅采用了与教材配套的一本练习册作为学生作业,作业形式呆板,主要为单一再现
一.研究背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其病理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及死亡,并伴有残存神经元内出现路易氏小体。大量证据表明,
4月26日~29日,由煤炭科学院主持在四川松藻矿务局对湖北煤机厂研制用于薄煤层综采工作面配套的SGB—630/60型刮板输送机进行了技术鉴定。参加鉴定会的有来自各矿务局、煤研所
摘要: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时空,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去推导。教师只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高
摘要: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把学生的感知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针对小学生写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改变小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必须从小抓起,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观察力 审美情趣  作文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运用,所以基础知识必不可少。作文是一个人思想的表述,说白了,有想法才能做出文章来,“为赋新词强说愁”是写不出文章来的。小学生作文同样也应该是小学生幼小心灵对人对事的一种思想
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我们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入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循序渐进,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 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  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的影响
目的:急性卒中的治疗是否有效首要的决定因素为患者送院治疗的是否及时。为了了解温州地区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过程中院前和院内延迟的情况、溶栓治疗的现况和影响溶栓治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