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出一天的时间,从日出到日落,穿梭在清迈大学后面隐秘的小巷里,慢慢搜寻画廊、咖啡馆、寺庙、创意园、动物园,或是黄昏时候在这里跑步、散步、骑车。
前几天看到旅居作家吴苏媚写的一段文:
清迈大学后门区域是一个迷人的所在,但接近它需要在迷宫般的小巷里穿行,不转上几次你会鬼打墙一样找不着出路。
三个年轻人,两个音乐爱好者、一个汽车修理工,曾经一起开过酒吧。忽然某天,想安安静静做些东西。于是,有了No.39 Cafe。椅子都做胶片嵌入,家具定制,房间风格差异很大,还有烤披萨的火炉。湖边树荫下是铺着藤编地垫的架空平台,靠着三角枕,翻书、聊天、打瞌睡……皮划艇在池塘,4栋房子围绕湖周围。另一面保持原来的树木,黄花风铃木正艳,旁边一辆复古mini汽车。室内外空间,自由延伸又相互交融,而这竟然出自完全没有建筑背景的三位年轻人。
这块地很大,有2400平方米,原来是一片茂密树林。房东租给他们的条件是:不能破坏生态!拿下地后,先盖了咖啡室,再建了可以阅读、弹琴、暍咖啡、聊天的多功能室。随后想着提供些简餐,于是又砌烤炉,盖厨房。目前的No.39 Cafe可以称之为1.0版本,湖边阁楼还没正式完工,音响室也在营业准备中……空余一大半面积的上地还没使用。
和汽车修理工聊了很久,他们仨不仅自己盖房子,现在也有不同分工。他负责厨房出品,烤汉堡,做简餐。另一玩音乐的帅哥担任咖啡师,还有一位是哪里需要去哪里。问他其余空地打算做什么?“还没想好,从开始建就没图纸,现在这几栋也是边想边做。”他指了指树林那边,“也许会建民宿,或者其他,什么都有可能……”池塘一角有个小平台用来做音乐LOVE,爱音乐的人时不时在这里做小型表演。池塘边的台阶应该也有讲究,观众可以当看台随意坐下。虽然开业不久,已经吸引了不少帅哥美女。
很好奇建筑的过程,“真的都是几个人自己徒手搭建的吗?”“想好了就自己动手,把铁皮焊接成滑梯。镀锌水管和黑胶唱片做咖啡馆的椅子,玻璃上的画也是自己一笔笔画出来的……”他说起来像是件稀松平常的事。
与自然共生,让房子和森林真正融合在一起。把树种进房子,把滑梯也种进房子,有什么不可能?人回归到全然随心的状态,会产生神奇的脑回路和行动力。不迈出这一步,可能永远无法与真正燃烧、滋养自己的事情相遇。
早晨到咖啡馆,客人不多,苹果电脑后面坐着花臂帅哥,是老板之一,亲自烤披萨做汉堡。鸟语花香吃个早餐,听着老板的黑胶唱片,看孩子们在树林中傻玩,艺术设计在这里被演绎得很接地气。这里树多、鸟多、松鼠多、艺术家多,田园气息中多了艺术气息。
AM 11:00
Paper Spoon
Paper Spoon是四个女孩开的店,准确地说四个店主是好姐妹,她们一起租了一个小院。有4栋房子,一个以司康出名的咖啡店,一个售卖孩子服饰的店,一个布包店,一个玩偶店。
店里的商品都是店家自己设计、手工制作,如果想买些特别的手信,这里会是不错的选择。院子里随意逛逛,有小朋友喜欢的小车,小厨房。
脱下鞋,走上咖啡厅的二楼,依着能看到风景的窗户,有几张桌子,秸秆编织的挂帘被风吹得微微拂动,坐在这里,浮躁的心可以静止。
PM 12:00
Bnna Keing Phu Bistro餐厅
这个地方有些神秘,不是老司机带路,真的不好找。菜不能算严格意义的泰式口味,厨师将西餐的做法融合进泰餐里。不穿越,很MatCh,口味相当独特。就连餐厅的背景音乐,厨师也选择了法式的傭懒调调。
餐厅内只有几张台,门口花影扶疏,水声潺潺,室外也摆放了两三张小桌,能看出来是厨师用心经营的小店。蟹黄酱意粉,干辣椒煸出香味,意粉又融合了蟹黄香,味道十分迷人。烤牛肉、凉拌猪耳、青口、鱼……闭着眼睛点都不会踩到雷区,最主要食材新鲜,厨师讲究。 一定不能错过的是一道不在菜单上的秘制蛋,外观看起来有些奇怪,但味道可以算作本店招牌,这个蛋是厨师调味后,再凹造型烹制而成。
PM 2:00
Begin Again Cafe
最年轻帅哥店。有情怀的文青一推开门就会喜欢这里。看过电影的会想起亚当斯的那首歌。
清晨或傍晚,应该是乌蒙寺最美好的时刻,此时游人已经散去,柔和的光线让寺庙显得温柔许多。
乌蒙寺是清迈最多外国人修行的寺庙,曾经在这里修行的澳洲人把禅修推广到世界,这座1297年建在森林中的寺院,是兰纳王朝鼎盛时期的见证。700多年历史的古寺,处处是历史痕迹,最出名的是供奉舍利子的佛塔和洞穴参拜。
U MONG意味洞穴之意,洞穴深处的油灯闪闪,微光映照着精美的壁画和佛像,更加增添了静谧之感。据说台湾的学者蒋勋把乌蒙寺也作為自己的避世修心之所,抽离出快生活,放一段时间修行,让缓冲后的节奏回归生活的单纯。
寺庙中随处可见闲庭信步的鸡和狗,湖边还有一群不怕人的鸽子。如果带着孩子来,可以在这里喂鸽子和湖里的鱼,当一片面包丢入湖中,原本平静的湖面立刻涌动出硕大的鲇鱼和龟。
PM 7:00
Cafe Nature
清迈的建筑设计师所开,最早在靠近清迈大学后门的小巷子,面积很小。只有几张桌子,桌子是用缝纫机改造,只经营泰北菜,口味正宗,价格十分公道。
去年搬到宽敞的大院子,建筑师发挥自己专长,以环保理念盖起几座建筑。入口处建了一栋人字形咖啡馆,玻璃和钢结构为主体,外观以泰北的竹片覆盖,遮挡阳光。咖啡的味道也不错。餐厅面积也扩大了,不变的是还保留了几张缝纫机桌子。餐厅比较简易,没有墙,属于开放式的结构。除了对外经营的咖啡馆和餐厅,还建了一栋办公室。
如果能适应没有空调的半开放餐厅和辛辣的泰北口味,推荐可以一试。这里是平民餐厅,价格便宜,即使不会点菜,随意多点几样也无妨。
每个地方都有喜欢的一面,如果不喜欢千人火锅的嘈杂,那来清迈大学后山的这条路,假装自己是清迈人。
前几天看到旅居作家吴苏媚写的一段文:
清迈大学后门区域是一个迷人的所在,但接近它需要在迷宫般的小巷里穿行,不转上几次你会鬼打墙一样找不着出路。
三个年轻人,两个音乐爱好者、一个汽车修理工,曾经一起开过酒吧。忽然某天,想安安静静做些东西。于是,有了No.39 Cafe。椅子都做胶片嵌入,家具定制,房间风格差异很大,还有烤披萨的火炉。湖边树荫下是铺着藤编地垫的架空平台,靠着三角枕,翻书、聊天、打瞌睡……皮划艇在池塘,4栋房子围绕湖周围。另一面保持原来的树木,黄花风铃木正艳,旁边一辆复古mini汽车。室内外空间,自由延伸又相互交融,而这竟然出自完全没有建筑背景的三位年轻人。
这块地很大,有2400平方米,原来是一片茂密树林。房东租给他们的条件是:不能破坏生态!拿下地后,先盖了咖啡室,再建了可以阅读、弹琴、暍咖啡、聊天的多功能室。随后想着提供些简餐,于是又砌烤炉,盖厨房。目前的No.39 Cafe可以称之为1.0版本,湖边阁楼还没正式完工,音响室也在营业准备中……空余一大半面积的上地还没使用。
和汽车修理工聊了很久,他们仨不仅自己盖房子,现在也有不同分工。他负责厨房出品,烤汉堡,做简餐。另一玩音乐的帅哥担任咖啡师,还有一位是哪里需要去哪里。问他其余空地打算做什么?“还没想好,从开始建就没图纸,现在这几栋也是边想边做。”他指了指树林那边,“也许会建民宿,或者其他,什么都有可能……”池塘一角有个小平台用来做音乐LOVE,爱音乐的人时不时在这里做小型表演。池塘边的台阶应该也有讲究,观众可以当看台随意坐下。虽然开业不久,已经吸引了不少帅哥美女。
很好奇建筑的过程,“真的都是几个人自己徒手搭建的吗?”“想好了就自己动手,把铁皮焊接成滑梯。镀锌水管和黑胶唱片做咖啡馆的椅子,玻璃上的画也是自己一笔笔画出来的……”他说起来像是件稀松平常的事。
与自然共生,让房子和森林真正融合在一起。把树种进房子,把滑梯也种进房子,有什么不可能?人回归到全然随心的状态,会产生神奇的脑回路和行动力。不迈出这一步,可能永远无法与真正燃烧、滋养自己的事情相遇。
早晨到咖啡馆,客人不多,苹果电脑后面坐着花臂帅哥,是老板之一,亲自烤披萨做汉堡。鸟语花香吃个早餐,听着老板的黑胶唱片,看孩子们在树林中傻玩,艺术设计在这里被演绎得很接地气。这里树多、鸟多、松鼠多、艺术家多,田园气息中多了艺术气息。
AM 11:00
Paper Spoon
Paper Spoon是四个女孩开的店,准确地说四个店主是好姐妹,她们一起租了一个小院。有4栋房子,一个以司康出名的咖啡店,一个售卖孩子服饰的店,一个布包店,一个玩偶店。
店里的商品都是店家自己设计、手工制作,如果想买些特别的手信,这里会是不错的选择。院子里随意逛逛,有小朋友喜欢的小车,小厨房。
脱下鞋,走上咖啡厅的二楼,依着能看到风景的窗户,有几张桌子,秸秆编织的挂帘被风吹得微微拂动,坐在这里,浮躁的心可以静止。
PM 12:00
Bnna Keing Phu Bistro餐厅
这个地方有些神秘,不是老司机带路,真的不好找。菜不能算严格意义的泰式口味,厨师将西餐的做法融合进泰餐里。不穿越,很MatCh,口味相当独特。就连餐厅的背景音乐,厨师也选择了法式的傭懒调调。
餐厅内只有几张台,门口花影扶疏,水声潺潺,室外也摆放了两三张小桌,能看出来是厨师用心经营的小店。蟹黄酱意粉,干辣椒煸出香味,意粉又融合了蟹黄香,味道十分迷人。烤牛肉、凉拌猪耳、青口、鱼……闭着眼睛点都不会踩到雷区,最主要食材新鲜,厨师讲究。 一定不能错过的是一道不在菜单上的秘制蛋,外观看起来有些奇怪,但味道可以算作本店招牌,这个蛋是厨师调味后,再凹造型烹制而成。
PM 2:00
Begin Again Cafe
最年轻帅哥店。有情怀的文青一推开门就会喜欢这里。看过电影的会想起亚当斯的那首歌。
清晨或傍晚,应该是乌蒙寺最美好的时刻,此时游人已经散去,柔和的光线让寺庙显得温柔许多。
乌蒙寺是清迈最多外国人修行的寺庙,曾经在这里修行的澳洲人把禅修推广到世界,这座1297年建在森林中的寺院,是兰纳王朝鼎盛时期的见证。700多年历史的古寺,处处是历史痕迹,最出名的是供奉舍利子的佛塔和洞穴参拜。
U MONG意味洞穴之意,洞穴深处的油灯闪闪,微光映照着精美的壁画和佛像,更加增添了静谧之感。据说台湾的学者蒋勋把乌蒙寺也作為自己的避世修心之所,抽离出快生活,放一段时间修行,让缓冲后的节奏回归生活的单纯。
寺庙中随处可见闲庭信步的鸡和狗,湖边还有一群不怕人的鸽子。如果带着孩子来,可以在这里喂鸽子和湖里的鱼,当一片面包丢入湖中,原本平静的湖面立刻涌动出硕大的鲇鱼和龟。
PM 7:00
Cafe Nature
清迈的建筑设计师所开,最早在靠近清迈大学后门的小巷子,面积很小。只有几张桌子,桌子是用缝纫机改造,只经营泰北菜,口味正宗,价格十分公道。
去年搬到宽敞的大院子,建筑师发挥自己专长,以环保理念盖起几座建筑。入口处建了一栋人字形咖啡馆,玻璃和钢结构为主体,外观以泰北的竹片覆盖,遮挡阳光。咖啡的味道也不错。餐厅面积也扩大了,不变的是还保留了几张缝纫机桌子。餐厅比较简易,没有墙,属于开放式的结构。除了对外经营的咖啡馆和餐厅,还建了一栋办公室。
如果能适应没有空调的半开放餐厅和辛辣的泰北口味,推荐可以一试。这里是平民餐厅,价格便宜,即使不会点菜,随意多点几样也无妨。
每个地方都有喜欢的一面,如果不喜欢千人火锅的嘈杂,那来清迈大学后山的这条路,假装自己是清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