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发病情况和经济负担的分析

来源 :中国肺癌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i680296168029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与目的肺癌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并造成了较大的经济负担,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河北省肿瘤医院肺癌患者出院病历首页的相关信息,研究肺癌的发病情况和经济负担,为肺癌的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病案管理系统检索出2012年1月-2019年12月河北省肿瘤医院肺癌患者的出院人次、新发人数、手术人数、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信息,统计描述肺癌患者发病趋势、性别和年龄分布以及疾病的经济负担.结果 肺癌新发人数逐年增加,2012年肺癌新发2,235人,2019年为5,012人.发病人数男性始终大于女性,但男女性别比逐年降低,由2012年的2.25降至2019年的1.56.肺癌新发人数中手术治疗的比例逐年增加,由2012年的28.14%增长到2019年的44.83%.除2012年外,2013年-2019年女性患者的手术比例均高于男性,并且逐年增加,2013年新发肺癌男女患者的手术比例分别为23.52%和28.07%,2019年分别为36.14%和58.37%.肺癌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逐年增长,2012年新发肺癌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1岁,2019年为63岁.全部肺癌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男性均大于女性.肺癌新发患者和手术患者的人数都显示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且均在60岁-69岁的年龄组段达到最大值,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人数逐渐减少,所有年龄组段的发病人数也逐年增加.所有出院人次的肺癌患者和手术患者的中位住院天数逐年减少,分别由2012年的10 d和19 d降低至2019年的8 d和17 d,而中位住院费用逐年升高,分别由2012年的10,611.46元和38,750.13元增长到2019年的17,187.15元和84,030.16元.结论 肺癌仍是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癌种之一,发病人数逐年增加,性别和年龄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征,应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加强医疗改革,减少发病人数和经济负担.
其他文献
肺癌是全球第六大死因,也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死因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其最常见的类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是NSCLC的常见突变之一.针对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使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如吉非替尼、阿法替尼、奥希替尼等靶向治疗已经成为许多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和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二者在肿瘤微环境中相互通信,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AFs具有很大的异质性,不同的CAFs亚群存在着不同的功能.同时其又可以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方式实现对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的调节,从而进一步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本文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CAFs在TME中对浸润性免
背景 与目的当前针对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突变位点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十分迅速,为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然而目前EGFR、ALK基因突变在腺癌患者中所具有的特异性影像学与病理学特征仍存在较多争议,本研究进一步探索浸润性肺腺癌EGFR、ALK基因突变与影像学、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们中心接受手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约80%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大部分NSCLC患者伴有“驱动基因突变”,针对突变基因的靶向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进展或复发,预后较差.已有的研究表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改善晚期NSCLC的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对于具有不同免疫微环境和分子特性的NSCLC患者,免疫治疗的效果差异较大.其中免疫治疗在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患者中的地位存在比较大的争议.本文对驱动基因阳性NSC
布鲁氏菌病由布鲁氏菌引起,其可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侵入人体[1].布鲁氏菌病的症状多种多样,最常见的临床特征是发热、多汗、乏力、肌肉关节疼痛.骨关节受累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如多关节痛、脊柱炎、骶髂关节炎、髋关节炎、骨髓炎等[2].布鲁氏菌引起的假体关节感染(periprosthetic infection, PJI)极其罕见[3].Walsh等[4] 2019年统计全世界已记录的病例仅有30例,因此临床上容易造成误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近期收治1例布鲁氏菌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J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是常见的治疗失败模式,发生脑转移的NSCL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仅为1个月-2个月.预防性脑照射(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PCI)可延缓脑转移的发生,但对NSCLC患者的生存获益仍存在争议,因此,通过预测脑转移的风险筛选可能从PCI中获益的人群尤为重要.本文就NSCLC脑转移的高危因素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