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部地区青杨沙棘混交效果初探

来源 :甘肃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ces_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干旱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的甘肃中部生态林业建设中,采用杨树沙棘混交模式,不仅能充分利用生长空间,而且杨树生长量提高1倍以上,单位面积上生物量增加,土壤养分显著提高,病虫害明显减少,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林业生态效果明显.
其他文献
通过对上世纪50年代后期在甘肃省古浪、民勤2县实施的苦豆草飞播造林的成效调查和查阅历史档案,表明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在当年的播区已经形成了大面积生长良好的苦豆草滩.对这
为了解决荒山造林与"退耕还林"后的早期经济效益问题,通过6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出几种林药间作的造林新模式:针对不同的树种、同一树种不同的树龄,林地不同的地势、不同坡向
根据现有资料,把甘肃古树分门别类整理成名录,以集中介绍甘肃的古树资源.名录共收集我省古树树种达33科49属72种(变种)1 156株(群落),以杨柳科最多,依次为柏科、蝶形花科、银
运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实证研究关国众议院对美国区域性自由贸易协议的态度及其决定因素。研究表明,众议员投票时体现的对自由贸易协议的态度与众议员的政党属性、收取
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主要由干性灌丛林、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湿性灌丛林4种森林类型组成,组成简单、结构单一,呈现高寒半干旱气候特点;青海云杉林是祁连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