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唱“山歌”给党听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党的光辉照我心……
  一
  1958年,在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简陋的工棚里,诞生了一首情真意切的小诗——《唱支山歌给党听》。诗歌发表后,恰巧被雷锋同志摘抄到日记上本,后经作曲家朱践耳谱曲、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很快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这首诗的作者蕉萍,是铜川矿务局一线的技术员姚筱舟。在那个火红的年代,27岁的姚筱舟从抗美援朝战场归来后,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来到铜川,在这个因煤而兴的城市里,他和众多勤劳质朴的矿工兄弟们同生产同劳动,同学习同进步,矿工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工作作风和满怀豪情建设新家园的精神风貌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和震撼,也激发了他“写点儿什么”的创作冲动。
  1958年5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国上下掀起了贯彻总路线的建设高潮。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姚筱舟在煤油灯下挥笔写下了这首《唱支山歌给党听》。作品三段式结构,通过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表达了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无比感恩、自豪和热爱。尤其是把党比作“母亲”则是广大矿工对党的恩情铭记于心和永远跟党走的深情告白,成为一个时代的声音。
  水打山崖,风过林海。从《唱支山歌给党听》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一路走来,陕西省的煤炭工业风云变迁,沧海桑田。2004年,由陕西省委、省政府主导,将煤炭部下放到地方的铜川、蒲白、澄合、韩城矿务局等十余家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重组整合,成立了陕西煤业集团公司(2006年重组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陕煤集团即从一个产业结构单一、煤炭产业链下游企业规模偏小、相关产业分散、销售收入不足百亿的煤炭企业蜕变为集煤炭开采、煤化工两大主业和燃煤发电、钢铁冶炼、机械制造、建筑施工、铁路投资、科技、金融、现代服务等相关产业多元互补、协调发展的西部能源航母。目前,集团拥有全资、控股企业六十余个、上市公司三家,资产总额6000亿元。
  再次走进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所属铜川矿业公司的文化展馆,一行行鲜活而生动的文字映入眼帘:
  一不等二不靠三不埋怨四不叫,埋头苦干往上搞!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宁叫汗水飘起船,不叫煤炭斤两欠!
  生命至上,安全为天!
  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 ……
  这一条条宣传口号,勾勒出了陕西煤炭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时代背景的奋斗记忆。
  二
  “党建引领,逐梦腾飞,励精图治,蜕变转型,深化变革,做优做强,是十多年来陕煤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乾介绍说:“近年来,集团党委按照中央对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定位,心怀‘国之大者’,扭住‘企之要务’,以党建领航驱动的这艘中国西部能源航母,党组织能力的提升与企业高质量发展能力的提升始终同构。党的建设已然融入集团的血脉肌体,成为企业发展的‘根’和‘魂’。”
  回望“十三五”之初,面对波谲云诡的外部市场环境,陕煤的发展曾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面对危局,集团公司党委举旗定向,精准施策,提出全面战略北移的远大构想,用一轮分筋错骨、甚至伤筋动骨式的改革,实现了企业的涅槃重生。
  何为“战略北移”?顧名思义,即将集团的核心产业从陕西关中腹地向陕北地区迁移。这是陕煤集团发展史上一个极不平凡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2014年始,陕煤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关闭了18处矿井,退出劣质产能1815万吨,并利用国家“存去挂钩”的产能置换政策,围绕一批在建煤矿项目的手续完善,在陕北地区新增优质产能六千余万吨,使企业优质煤炭产能达到96%,实现了产业结构在一“退”一“进”之间的全面优化。伴随着陕西关中地区煤炭产业的大规模退出,涉及员工分流五万余人,于是从渭北老区到彬黄西区、陕北新区,陕煤集团实施了陕西省内工业企业最大规模的成建制划转迁徙工程。
  杨照乾董事长坦言:“这种成建制的划转迁徙,确保了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让我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人心不散,底色不变,队伍不乱!”
  回顾北移,这是新时代陕煤人聚集在党的旗帜下开拓创新一往无前的光荣史,是一部从无到有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创业史,更是一部在大漠中拼搏的可歌可泣的奋斗史。翻开陕煤北移大事记,一件件标志性事件鲜亮耀眼:
  2014年5月8日,智能化无人开采在陕煤集团黄陵矿业一号煤矿首次实现,第一次用科技的力量把矿工从艰苦的环境和超强度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成为中国煤炭开采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革命!
  2017年5月8日,陕煤集团柠条塔矿业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世界首例井工长壁采煤新技术——“N00工法”在北京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成果鉴定,实现了N个工作面,0条巷道,0个煤柱,改变了传统的预留煤柱开采方式,被业内专家誉为“第三次煤炭开采技术革命”。
  2020年12月3日 ,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名单发布。陕煤集团所属的柠条塔、曹家滩等七处煤矿入选,领跑全国步入工业互联新时代。
  “十三五”期间,陕煤集团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集团发展,探索加强国有企业包括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党的领导力、融合度高质量提升。五年时间,“以煤为基,能材并进,技融双驱,蜕变转型”发展战略落地生根,生存保卫战全面打赢。转型升级取得决定性成果,陕北千万吨级现代化矿井群集中形成。北元化工登录A股市场,千亿投资高端煤转化产业项目落地,智能化无人开采、煤炭分质清洁转化、煤焦油基航天煤油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千万吨钢铁振兴战略一朝圆梦。与重庆市合作开创的“产能置换+煤炭保供+常态储煤+物流投资”跨区域能源战略合作模式得到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高度肯定,并在江西、湖南、湖北得到复制推广,“沿海看国能,中部看陕煤”煤炭供给新格局逐渐形成。“千人计划”“百人工程”稳步推进,“三项机制”“三项制度”改革落地落细,干部人才队伍活力不断迸发。全省国企党建典型示范有声有色,主题专题教育扎实开展,经营、党建在全省追赶超越考核检查中持续名列前茅,连续三年成为陕西唯一进入“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100佳榜单”企业……十二万陕煤人用辛勤和汗水扛起了“陕煤担当”,为集团高质量发展奏响了恢弘壮丽的乐章!   三
  2021年8月2日,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凭借2020年营业收入49314.3百万美元位列榜单220位,较上年273位排名前移53位。这是陕煤集团自2015年连续第七年入围世界500强榜单,排名稳步提升,展现出良好的成长性。纵观整个“十三五”,集团总资产规模达到了五千九百多亿元,营收规模连续突破2000亿元和3000亿元大关;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953万亿元、实现利润60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2.3%和218%;累计上缴税金936亿元,完成重大建设项目投资1572亿元。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陕煤集团上半年即实现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利润突破100亿元大关,营业收入、利润均居全省工业企业第一位,经济规模增长和经济质量发展在省属企业中的“顶梁柱”作用更加凸显,经济效益增长“压舱石”分量更重。
  发展才是硬道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只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全面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才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行必忠诚,事必尽善。作为陕西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陕煤集团素来以助力陕西经济发展、富裕三秦百姓为己任,时刻不忘发展成果与社会共享,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国有大企业的使命担当和政治担当。
  近年来,集团按照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策部署,主动肩负起陕北、关中、陕南20个村和安康市汉阴县牵头单位的帮扶职责,并承担陕西省国资委助力脱贫攻坚第六合力团攻坚任务。截至2020年底,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31亿元。在榆林地区开发实施扶贫项目六个;推动精准帮扶项目317个。包联帮扶的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九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累计帮扶脱贫3802户12099人。在第四届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暨“脱贫攻坚·能源扶贫成果报告会”上,陕煤集团被授予十大突出贡献企业、扶贫特色案例等12个奖项。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陕煤集团派驻安康市汉阴县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组凭借自身在脱贫攻坚领域的切实行动与积极成效,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危难时刻,陕煤集团将复产保供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所属各矿井优化生产组织,减少人员聚集,提高生产效率,有力保障了疫情重灾区能源供应。集团所属的蒲城清洁能源化工公司、北元化工公司等煤化工企业迅速切转至防疫物资原材料的生产、口罩、防护服所用无纺布的加工制作。在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建设中,集团所属生态水泥公司快速行动捐赠水泥2754吨。国有企业铁肩担义的精神品格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斗争中绽放出了新的光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无论是汶川、玉树地震还是南方雪灾,在每一次事关国计民生的困难灾害面前,陕煤集团总是反应迅速,挺身向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这是我们企业历经坎坷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的力量源泉,这种过硬的作风,真挚的情感,源远流长,是流淌在企业血液里的文化基因,生动诠释着国企姓党,初心不忘!
  四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前夕,一场名为《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情景歌会在陕煤集团铜川矿业公司矿工俱乐部隆重开演,姚筱舟老人与当代青年词曲作家祝云英共同谱写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姊妹篇《我唱山歌给党听》被搬上了舞台,并经陕煤集团职工任敬深情演绎,再次引发了强烈共鸣:
  一辈辈教导,心长语重,永远跟党走,坚定从容,今天我唱一首感人的歌,听到五湖同庆,四海共鸣。
  我唱山歌给党听,带上母亲的叮咛,共筑中国梦,我唱山歌给党听,这里有岁月的情,有不变的初心……
  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煤炭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三特”精神,百里矿区为共和国的建设持续不断地输送给养,点燃了千家万户的炉膛。
  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改革开放以后,陕煤人紧紧抓住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乘着煤炭行业“黄金十年”蓬勃发展的东风,闯字当头,干字贯穿,逐渐形成了煤、化、电、钢等多点支撑又互补共生的产业格局,实现了企业的做大做强。
  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陕煤人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大规模实施战略北移,缔造了陕西能源向着智慧化、数字化迈进的新的起点,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共和国长子铁肩担义的大爱情怀。
  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陕煤集团十二万干部职工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
  当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打造引领能源材料行业发展、在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杨照乾董事长强调:作为陕西国有企业的领跑者,集团要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提出的“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创造新的更大业绩,迈上新的台阶”要求,通过积极打造党的领导坚强有力、体制机制高效灵活、新型产业引领发展、内外协同辐射国际、产品性能国内领先、党建工作体系完备有力的一流企业,推动党建领航陕煤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继承前人的事业,进行今天的奋斗,开辟明天的道路。到“十四五”末,陕煤集团的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体系将全面建成,党建跻身全国国企一流水平,持续打造国有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引领企业在2022年全面完成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到2025年建成全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标杆企业。到2035年,经济规模跨上“万亿级”,世界500强排名位次迈上“1字头”,实现集团远景目标,跻身世界一流企业行列。
  初心映日月,大潮起三秦。六十三年前,从这片土地流淌出来的那首红色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唱出了矿工群体和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对新中国的讴歌,对新生活的向往。岁月的年轮又添几道褶皱,世间几多沧桑变换,从新中国诞生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从关中平原到陕北塞外,任时空变换,忠诚奋进的底色鲜亮如昨,爱党爱国的传统代代相传!今天,十二万陕煤人正循着前人的足迹奋勇争先,用兴能强国、智领未来的实践创造,共同谱写一首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歌,把它献给复兴崛起的中國,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陕煤,再唱山歌给党听!
  梅方义:1967年出生。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宣传部长、新闻中心主任。中国煤矿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著有文集《梅苑寄情》,作品发表于各类文学刊物。
  李 华:36岁,陕西延安人,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现任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宣传部主任主管,高级政工师。从事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十余年,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能源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化工报》等国内、行业内主流媒体。著有长篇报告文学《走过寒冬》《中大石油西游记》《大船出海》《我的团长我的团》《我和小康有个约会》等。
其他文献
我所理解的春风  我多次在巴丹吉林捡拾春天  从大大小小略微开放的绿色眼睛中  可以接收一些勇敢——  我束身,正冠,扪心  向阳光取暖,命令春风交出帅印  我统领着我的兵马,西征新疆乃至更远  把星星点点的绿色将士,一一染绿  那么多草木都将拜在我的麾下  可我也不断地仰望群山  每一次仰望着征战时,我都会流下  汗水。我的脸始终朝向阳光  高扬的旗帜,水壶,挎包还有钢枪  在我长长的影子里愈来
苹果熟了  青涩的记忆  悬在枝头  被雨水打湿  落在距乡村的不远处  落在让耕牛和犁铧  能歇一歇脚的早春  二月……  苹果熟了  她红艳艳的脸上  还有雨水的擦痕  还有一片片的叶子  和她在风中的身影  苹果熟了  我把她摘下  放在母亲守护的篮子里  让她免受风吹、日晒和雨淋  收起一根根树的枝条  和每日里悬着的心  这个早晨  薄雾没有远去  和我隔着窗  隔着一层玻璃  和随水滴
天已冷,地未寒  蛰伏的动物睡梦香甜  粮满囤,煤满仓  从地层深处走来的人们  携带地温,胸怀地火  心生一片暖阳  红底金字的对联  红火如阳的鞭炮  赶走祸害人间的年兽  驱散“新冠”的阴霾  打发鼠窜鼠跳的不安年份  迎来健壮结实的拓荒牛年  母亲,抹一抹泪眼  天天望着那个一年未见的  身影出现  盼着那个人的步子  仍如去年那样矫健  我,从遥远的黑庄稼地而来  将积攒了一年的话语  
复 活  我是玉珠峰上冰封的白雪  执拗的太阳融化不了  我冰冻凝结的血液  荒凉广袤戈壁与我交相辉映  孤独着彼此的孤独  你从遥远的那边向我走来  坚定的步伐穿过生命禁区  不是为了一睹我的芳颜  你用胜过太阳的光芒贴近我  用热烈的眼神烘烤着我  我的血液融化,开始新陈代谢  那眼角的泪水证明  爱,一眼望不到边  自 由  我不愿做温室的花朵  被动地接受宿命的凋落  我不愿做田地的野草 
我走进幽深昏暗的地心深处,  迷茫的灵魂被黑暗层层锁住。  我的思想窒息凝固,  我的身心孤独难抒。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要用它寻找光烛。  黑暗给我了黑色的激流,  我要随它涌向征途。  这里虽没有暖阳星光,  这里虽没有莺歌燕舞。  却有着无穷的乌金宝藏,  却有着开采光明的使者,  却有着那束光闪烁夺目。  那一束暖暖的光,  注入了美丽的梦境,  温暖着孤独的心灵,  点亮了梦想
在山西中青年书法家中,知道周先宝的名字是比较早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作品能入选全国书法展览的人是不多的,每次全国大展,我省入选作者也就是十五名上下。先宝作品能入选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并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其书法实力可见一斑。这在山西省,特别是太原市,实属难得。吾由此和先宝逐渐熟悉起来,但还是离多见少。  最近与先宝有一次恳谈的机会。先宝说他十八岁参军入伍,离开家乡来到黄土高原,到今年整整三十个年头
与刘佩成先生结缘,是我住在由刘先生在曲阜开发的芝兰公馆。有一次相遇,刘佩成先生问我为什么选择在芝兰公馆居住?我说:“孔子修《春秋》《孔子家语》里面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公馆正好在春秋路上而又以芝蘭命名,我非常喜欢。”刘先生说:“这是我第一次听人这样说,我与员工们讲一讲。”于是,我便与刘先生相识了。  刘佩成是企业家,书法是刘佩成工作之余挥洒流淌的信手而作。虽然十多年前出版了书法作品
郭庆明是淮北矿业集团铁运处的职工。上世纪80年代,他从绘画开始喜欢上了摄影,从此把自己的业余时间交给了摄影创作。  郭庆明在摄影创作的过程中,走的是以纪实与新闻、体育为主的摄影创作之路,但也不乏风光摄影。“避玉捡石,另辟蹊径”是他对摄影的独特认识,也是他从事摄影创作几十年的感受。  他的摄影作品融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在煤矿铁运工作四十年的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淮北矿区铁路的发展历程,不知疲倦地拍摄
1948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金乡縣。1975年毕业于菏泽学院,曾任《枣庄矿工报》副总编,枣庄市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枣庄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现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九天神马书画院副院长、枣庄市老年学会副会长、枣庄市老年书画专业委员会主任。  花鸟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画展中获奖,并被多家出版社出版发行。部分作品已传入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
拜读了著名作家王火的煤矿中篇小说《赤胆忠心》,深深为书中主人公——开滦煤矿矿工、抗日英雄节振国的大无畏精神和对祖国人民的赤胆忠心所感动。亦为作家严肃的创作态度、带着感情创作以及小说的成功所折服。  《赤胆忠心》创作结束于1957年7月,由工人出版社于1957年11月出版。此书一面世即引起热烈反响,至1960年1月共印了6次,总量达187000册。后来,又被改编为话剧及京剧。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