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课设练 读写相长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g0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动笔墨”一般有两种形式:写批注和小练笔。其中,小练笔更是犹如一缕清风,给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由于小练笔能紧密结合课文情境,有效发挥读写结合的作用,深受广大老师的喜爱,在课堂中得到广泛运用,但是实践中也出现不少效果不尽如人意之处:有的练笔目的不明确,生搬硬套,有为练笔而练笔之嫌;有的练笔忽视甚至背离文本价值取向,随意引申;有的时机不当,在教学情境不到位时“硬写”;还有些练笔交流评价走过场,浮于表面。凡此种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以摸索出阅读课堂练笔的有效途径。
  一、正确认识课堂小练笔的价值
  阅读课上的小练笔,包括写话、写段,甚至写篇,都不同于习作,它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它立足于读,是为阅读理解服务的,写的安排,给了学生一个相对宽裕和安静的空间,能使学生深入地思考和联想,加深对文本的领悟。同时,它迁移于写,便于学生即时整理课堂所得,把模糊的感悟变成清晰的文字。我们知道,诉诸文字的过程其实是思维得到梳理,情感得到升华的过程,能很好地锻炼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
  另外,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意义:使那些思维较慢的同学能有效地参与到阅读感悟过程中去。语文课上,师生对话通常占去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但实践中,师生对话多半情况下是教师和优等生的对话,很多同学不可避免地成为看客。而小练笔,由于全员参与,使那些不能参与师生口头对话的同学也能很好地体会和表达,使教学有效地面向全体同学。
  二、有效组织课堂小练笔的过程
  课文是教学的依凭,有效的小练笔的内容应该是课文教学过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好的练笔首先要在文本细读上下功夫,深刻把握课文的文化内涵,学法特点,从而恰当地挖掘课文的教学价值,设定练笔的内容和练笔的时机。因此因课设练是有效练笔的基本特点。在具体的操作上,我们不妨根据一个小练笔从设计到完成的过程入手,从下列几个角度来看小练笔的有效运用。
  1.找点
  把握好课文是设计小练笔的基础。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文本的空白点、情感点、疑惑点或句法、章法的典范处等因材施教、巧妙引导,借写促读,以读助写,以取得读写结合,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利用课文的空白点和情感点扩展写。如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结束部分:“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这一句概括写司马迁发愤写书,没有具体的情景,因此,可以利用这个空白,安排小练笔:指导学生联系课文,观察插图,展开想象,以“那是一个风沙满天的清晨……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为开头,选择其中一个写一段话,写出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一个场景。通过这种方式,把文本的理解,内化为自己内心的感悟,再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写史的感人形象,真正地走近司马迁的心灵。教学中,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写下去,不仅可以激发想象,深化理解,还能有效地巩固表达的方法。语文课文中,像这样典范的句段俯拾皆是,我们要善于做有心人,恰当地加以利用。
  2.造势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揭示了教育要把握好时机的真谛。因此在找准训练点的基础上,还必须善于铺垫、引发,善于造势,营造情动辞发的情境,使读与写水乳交融,相辅相成。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大瀑布的葬礼》时,引导学生充分感悟重点段第三节和第五节,在强烈的对比中感受大瀑布昔日的雄伟壮观和今日的奄奄一息,此时,学生心中已充满对大瀑布的痛惜之情,教师适时总结了这两节的写法的特点,出示小练笔:
  科学家预测,过不了几年,大瀑布将会完全消失。如果过了几年,大瀑布真的完全消失了,我们看到将是怎样一番景象?那慕名而来的游客又是怎样的感受呢?请你仿照课文的三、五自然段,先写写看到的景象,再写写游客的感受。如果你需要帮助,可以用这样的句式:“又是几年过去了,塞特凯达斯瀑布 ,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
  这个层层渲染后的小练笔,时机把握得非常好。此时,学生在写法上有所得,情感上处于高点,表达的欲望呼之欲出,小练笔水到渠成,为每个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展示的平台。
  3.得法
  有了训练点,造好训练的势,但要把内心的感悟变成文字,就要给学生提供写的方法,如句法、章法。对于文法比较典范的文本,可以直接仿写,也可以扩写或续写;文本写法不便仿写的,教师一般要设计示例,给予引导。这些都能很好地帮学生打开思路,轻松练笔。
  一些说明性的文章,也可以根据文本特色,设置小练笔,巩固说明方法。如《恐龙》一课教学,结束部分中,可以放一段关于恐龙介绍的科教视频,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恐龙仿照第二节中一种恐龙的写法,用一两句写出它的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抓住特点说明的能力。
  4.热评
  课堂练笔的评价,应该注重在交流和欣赏。课堂练笔通常占用时间较长,注重写的过程,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交流和评价则常常匆匆而过,只叫几个同学朗读,成绩不佳的孩子交流机会较少,得到的当堂点拨和肯定较少。因此课堂练笔要保证有一定的交流时间,充分反馈,这是首先要注意的。
  个别点评时,对优点应给予充分肯定,而对于不足,可以点到为止,或者忽略。因为学生自会在与其他交流同学的对比中发现自己的缺点,不必教师指出而伤害了学生的信心。点评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如有的侧重于文法点拨,有的重积累运用,有的重迁移内化,有的重想象延伸,还有的重思想的提升,内容的拓展,都要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来取舍。另外,也可以适当改变交流和评价方式,如互评,但以全班交流和教师有针对性的点拨为主。
  阅读课中的小练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想象和创新能力,锻炼了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有效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效率。好的课堂练笔设计,始终紧扣在领悟文本的内涵和情感这根线上,因课设练,注重过程,从而达到读写相长的教学目标。
  (朱晓芳,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小学,215107)
  责任编辑:赵赟
其他文献
教学时间:2012年2月  教学内容:《“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人民版高中历史(课标教材)必修1)  教学场合:四川省乐山市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研讨会  教学对象: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二文科班  一、运用授课者自身资源导入  (在萨克斯音乐《回家》声中,65人左右的大班额学生进入宽大的阶梯教室,PPT上是本人在“国立台湾大学”门口留影的照片和前往香港旅游的港澳通行证。)  师:(指着照片)他是
摘要:曹华祝校长秉承“人和、务本、求是”治校方略,励精图治,建设财校,发展财校。致力“人和”,建成和谐校园;躬身“务本”,提升办学质量;坚持“求是”,以创新推动学校发展。曹华祝校长的成功教育人生给我们很多启示。  关键词:叙事报告;曹华祝;人和;务本;求是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1-0068-03  [人物档案]曹华祝,江苏省徐州财
就数学教学而言,我觉得更多地应该由“静态”的数学向“动态”的数学转移。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线索,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探寻和理解知识与观点背后的价值意义,促进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思辨与自我建构,发展思维,生长智慧。  “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这一节课,主要是借助计算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发现规律的一般过程,体验探索规律的一般策略与方法,发展数学思考,提升
2013年10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委员会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主办,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承办的以“从战略规划到战略执行——全国职业院校项目管理创新”为主题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委员会2013年年会在苏州召开。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占山,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丁晓昌出席会
摘要:传统学科教学内容单一,学科与学科之间缺少横向沟通,对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有一定的局限性。一年级教学认识人民币单元之后,可以尝试开发嵌入性主题单元课程,将有关纸币的内容构成一个整体,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由易到难分五课时进行编排。这五个课时的教学设计,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了参与的机会,可帮助学生积累相应的活动经验,提升求异思维,丰富学习情感,培养应用技能,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嵌入性主题课程;学习素
摘要: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启动了职业院校新版数学教材建设项目。该版教材的编写理念、选材思路、教材体系等都具有自主特色。  关键词:教材理念;教材体系;教材体例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2-0003-04  数学科学历来被视为所有科学的基础——无论对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科学还是思维科学而言。因而在大专院校的课程体系里,数学课程自
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究竟要达成哪些目标?答案很多,甚至可以说什么都可以包括进去。然而“什么都是”的处处为落脚点,势必会进入“什么都落空”的无家可归的尴尬境地。语文教学到底做些什么?这是一个不想倒还明白、一想就觉得复杂的问题,而且见仁见智,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真理像劳动人民一样朴素”,或许一讲就明白的简单常识才是我们苦苦追求而不得的东西,那就是要让学生学有所得——有所记诵,有所思考,有所感动,通
摘要:美术课程中的欣赏教学分渗透式欣赏教学和专题式欣赏教学。当前专题式欣赏教学存在诸多“症结”,既有观念上的,也有操作层面的。相比渗透式欣赏教学,专题式欣赏教学对学生提供的文化信息更为整体,对学生产生的文化冲击力更为强烈,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更为全面。因而,专题欣赏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文试以《中国古代青铜艺术》(苏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十一册)一课,谈谈我对专题式欣赏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
摘要:建立在制造业基础上的传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简单套用在服务产业人才培养上显然忽视了服务业的行业特性。传统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学生情感服务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缺陷。嵌入实景化教学环节后的工学结合模式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要顺利实施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工学结合”实景化教学模式需要得到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实景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要:通过对薄弱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调研发现,“大容量、快节奏、高密度”数学课堂催生了大批跟不上、听不懂、学不会的学生,建立慢教育教学观已成为一线教师的价值追求。近年来,学者们从慢教育内涵的界定,慢教育的艺术、因素分析以及实施策略,慢教育的教学案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与研究,为数学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智力支撑。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践行慢化教育理念能让学生跟上、听懂、学会,实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