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黄瓜“花打顶”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3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瓜“花打顶”又叫“花抱头”或“顶花”,是棚室黄瓜上常见的一种生理病害。其主要症状是:生长点附近的节间缩短,没有心叶形成而出现雌雄杂合的花簇,呈“花抱头”状。“花打顶”多发生在结果初期,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黄瓜“花打顶”通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发育失调型。前期温度低,且昼夜温差大,植株因营养生长受到抑制而生殖生长过快,就很容易出现“花打顶”。2.伤根型。棚内高温干旱,尤其是土壤干旱时,由于肥料过多、水分不足而导致烧根;或者土壤过湿,但气温和地温偏低,造成沤根,这些情况都容易导致黄瓜出现“花打顶”。3.生理性缺肥型。土壤条件不适,根系活动弱,吸肥困难,导致生理性缺肥时,也会出现“花打顶”。
  防治办法:1.合理调控温度,防止温度过低或过高;及时松土,提高地温,必要时先适量施肥、浇水,再松土提温,以促进根系发育。2.合理运用肥水。大棚黄瓜施肥,要掌握“少量、多次、施匀”的原则,施用的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防止因施肥不当而伤根;适时适量浇水,避免大水漫灌而影响地温,造成沤根。3.补救。已出现“花打顶”的植株,适量摘除雌花,并用磷酸二氢钾300倍液叶面喷施;出现烧根型“花打顶”时,及时浇水,使土壤持水量达到22%、空气相对湿度达到65%,浇水后中耕,不久植株即可恢复正常。
  (山东省东平县龙山大街19号 王玉堂
  邮编:271500)
其他文献
“皖甜2号”是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鲜食杂交超甜水果玉米新品种,2009年通过了安徽省审定,适宜在安徽省及相同地理、气候条件的地区推广种植。  该品种属极早熟品种,从出苗至采收需71天左右。株型松散,轴白色,籽粒黄色,行列整齐,不秃尖,株高199厘米,穗位高56厘米左右,穗长15厘米左右,穗粗4.2厘米左右。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栽3500~4000株、需用
无蔓搅瓜又名粉丝瓜、金瓜、金丝瓜,为西葫芦的一个变种,是瓜类蔬菜中的稀有品种。该品种可生搅成丝,生食味美脆嫩,煮食则甘而香甜。成熟后的无蔓搅瓜为金黄色、椭圆形,外观美,外皮坚硬,一般单瓜重1~2公斤。食用时将其煮5~6分钟或低温冷冻自然融化后,去掉籽瓤和薄皮后,瓜肉就成粗细均匀、晶莹脆嫩、金黄色的奇特粉丝,可凉拌、热炒、油炸、涮锅、做汤、做馅等,人们称其为金粉丝或植物海蜇,不仅外观好看,而且味美可
无论是刑事案件的被害人,还是受到立案追究的嫌疑人、被告人,只要案件符合特定条件,如今都多了一条“刑事和解”的途径。当然,可以刑事和解的一般都是轻微刑事案件,也往往是由民事纠纷转化的。如果自行和解,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能较好地平息事端。由于刑事和解仍属新事物,许多人对其并不了解,甚至有所疑虑,比如担心刑事和解是否真能了结纠纷,是否有法律效力等。  笔者结合近年来参与处理刑事和解案件的经验,简要介绍一
目的观察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伴发黄斑水肿患者房水中sCD200与VEGF浓度,并探讨其与黄斑厚度关系。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在我科连续就诊的33例(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