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王崧舟说,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要“打开”能看到每一个文本赖以存在的土壤和文化背景的“第三只眼”。为寻找那“第三只眼”,本文以《蜘蛛开店》第一课时自主备课、集体研磨和教学展示为例,力求在语文课堂中,既有读、悟、思的本色教学,还有学习表达方法、关注言语实践、进行阅读拓展等发展性训练,从而带领学生触摸语言文字,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童真童趣;感悟表达;言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一些数学习题,尤其是现实性较强的习题,按照常规的解题方法处理得到的结果有时不符合客观实际,有时甚至由于思考方式的差异,导致不同的结果,而且在理论上都没有漏洞,这时就需要从现实中找答案,一探究竟。 [关键词]解题思路;圆周率;去尾法;进一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4-0034-01 苏教版教材第十二册设
访谈线索 1.家庭生活环境。小杰的父亲原籍河南,十年前来当地从事卷闸门、防盗窗制作及安装。生意做得不大不小,有私家轿车一辆。平时忙于生意,应酬较多,喜好交友、喝酒。其母亲为当地人,一直在某县局工作。工作之余喜欢打麻将,并曾在家中开设小麻将馆近两年时间。小杰从上幼儿园至今绝大多数时间随父母亲生活。 2.个人成长经历。小杰同学个头中等,体型偏瘦,肤色很白,同学私下里有人戏称“白马肉”,性格外向,个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时常会遇到课文文本的理解与领会和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接受之间的隔阂。面对这个隔阂,如果能够借助一些手段,就能够实现语文教学的“跨越”,教具也许就是这些手段中的一个。教具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传递信息、进行沟通理解的一种工具,既是“教”的辅助性工具,也是“学”的辅助性工具。教具的适当使用能够把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教”与“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成就一节高水平的语文
进入新的世纪,在习总书记文化自信的引领下,不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纳入了学校教育之中,建构了课程并进入到课堂。我校以楹联这一优秀文化传统为研究对象,建构并实施了小学楹联校本课程,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楹联与楹联校本课程之始 虽然楹联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一,但直到2002年首位楹联学硕士研究生正式进入中南大学学习,这才标志着楹联文化开始在学术上登堂入室。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前中小
从农村寄宿制學校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寄宿制学校由于学生寄宿年龄过早,在寄宿生活中缺少必要的亲情关爱, 内在情感的缺乏,导致一些寄宿生在心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孤独、敏感、自闭,生活不能自理,特别是“恋家”情绪已经成为学生心理不稳定的主要诱因,凡此种种问题如果不能有效疏导,合力解决,将会引发寄宿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到他们以后的成长。那么,缺失的亲情怎么补呢?学校要做足人文关怀功课,创设充满
[摘 要]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反思经常停留于表面。要使反思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教师可以在知识衔接处引反思,为新知学习铺路搭桥;在探究体验后促反思,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在拓展延伸处设反思,帮助学生勾连知识。 [关键词]反思;课堂教学;加法交换律;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2-0077-
诗词中蕴藏着众多的言语智慧。在“生活场境”视角下,本文简析了古诗词中的言语表达智慧,浅谈了当今“言”“意”单向转换的古诗词课堂教学样态,推崇“言”“意”双向转换、共生共融的古诗词教学目标指向,并提炼了帮助构建言语表达的“古诗数据库”、破解言语表达的“古诗密码”等诗意表达的策略。 古诗词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星光熠熠,耀眼夺目,特别是经过历史长河大浪淘沙而留存于世的经典古诗词,更
教师是班级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教师的班级管理情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班级的发展,同时也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村初中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农村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农村初中教育存在的问题 关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由来已久,我国一直坚持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在农村,素质教育的推行效果并不理想。在农村初中教育中,主要的目标依然
台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台州市规模较大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几年来积极发挥其校外活动场所的功能作用,通过开展以“兴趣项目活动”和“综合性公益活动”为主体的青少年素质提升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地服务青少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在为青少年提供优质校外教育活动的同时,特别注重“公益性”原则的实践和探索。 在办宫宗旨上明确公益性 从建宫之初,我们就确立了以“公益性服务”为宗旨,以“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一张图往往承载着大量的地理信息,能够培养初中学生的课堂实践能力,学会读图、析图、绘图、忆图、用图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限于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阅读地图需要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心中有图,强化读图意识 地图是重要的地理语言,读图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是,很多学生在阅读地图的课堂实践中存在学习障碍,觉得阅读地图很难。因此,要让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