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区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

来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ans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浙江地区副猪嗜血杆菌(HPS)病的流行特点,提高对该病的免疫防控能力,本研究对HPS分离株进行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HPS在含有2%小牛血清和16μg/mL NAD的TSB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在TS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6 h~18 h后,活菌数达到峰值;6个分离株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2.03×10^9、5.3×10^9、1.34×10^10、7.0×10^9、1.17×10^10和1.62×10^9;可在感染HPS豚鼠的心血中分离到该菌;E
其他文献
本研究对已经确诊为自然感染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死雉鸡的各组织器官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该养殖场的病、死雉鸡出现明显和广泛的出血和组织损伤,腹部、腿部皮下肌肉
为评价母源抗体对抗新城疫病毒(NDV)重组鸡痘病毒(rFPV)活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本研究用单表达、共表达NDV基因VII型病毒ZJ1株F、HN基因的rFPV活疫苗rFPV-12LSF、rFPV-12LSHN、rFP
为制备最适偶联率的河豚毒索免疫抗原,并建立其表征体系。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方法,探索了河豚毒素-甲醛-牛血清白蛋白(TTX-HCHO-BSA)免疫抗原合成
为了解混合感染中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毒株的遗传变异特性,本研究对2009年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的病料中分离的3株PCV2通过PCR、免疫荧光等进行初步鉴定,
为鉴定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B细胞抗原表位,本研究将IBV致弱株CK/CH/LDL97Ⅰ病毒与重组N蛋白作为免疫原,交叉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1株抗IBV 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6D10。W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