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儿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编有话说:
  屠呦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女性。关于屠呦呦和青蒿素的故事在本刊2012年9月号《青蒿素与抗疟药》中曾有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一看!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的获奖成果是:她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屠呦呦是第一个在中国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女性。屠呦呦的获奖,让我想到了居里夫人,因为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是女性科学家的形象代表。屠呦呦是中国版的居里夫人。屠呦呦的获奖。也让我想起了赛珍珠。赛珍珠是美国人。却长期生活在中国,前后近40年,自称“中国女儿”,她因创作中国题材的小说《大地》,获得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为中国争得了巨大声誉。谁说女子不如男?屠呦呦是当代花木兰。呦呦鹿鸣。一鸣惊人。屠呦呦是真正的“中国女儿”!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原来《诗经·小雅·鹿鸣》中藏有“密码”!“呦呦”是“屠呦呦”,“蒿”是“青蒿”——“青蒿素”的母体。
  一代英雄曹操对“呦呦”情有独钟。他平定北方中国,亲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时,横槊赋诗《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当代伟人,超级“曹粉”毛泽东。终于“百万雄师过大江”,圆了曹操的统一梦。1954年,毛泽东创作了《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词中的“魏武”就是魏武帝曹操。毛泽东这是告慰曹操。没想到。13年后。毛泽东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天意”。1967年5月23日。毛泽东启动了对抗疟疾的“523项目”。曹操念着的“呦呦”在这一项目中脱颖而出。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最终获得诺贝尔奖。当年屠呦呦研究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发掘抗疟中草药工作》。《诗经》——曹操——毛泽东——屠呦呦,多么美妙的珍珠串!
  1965年,越南战争扩大化,越南和美国死磕。开始了丛林作战。热带地区蚊虫肆虐。疟疾流行。美越两军深受其害。减员严重。对抗疟疾。成为美越两国共同的挑战。美国财大气粗,投入巨额资金。自主研制新药。势单力薄的越南则求助于中国。请求资助抗疟疾药物。为帮助越南抗美救国。我国开展了旨在援越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523项目”。这是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前后有7个省市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与。1969年1月。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参加了“523项目”。
  屠呦呦属于半途出山。之前。国内其他科研人员已经前后实验了40000多种药物。但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抗疟结果。大海捞针,哪有那么容易!屠呦呦独辟蹊径。从文献研究入手,特别重视中医药的历代典籍。她脚踏实地。四处走访老中医。一年多后。屠呦呦的小组整理出了一个64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集——《抗疟单验访集》。但实验表明,这些草药都没有明显的疗效。青蒿也是这样。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中药的馈赠》(发表于世界最著名的科学月刊《自然》)论文中说:“西晋葛洪的处方给了我灵感。1971年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屠呦呦文中提到的葛洪的处方指的是《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其中有这样的几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葛洪的处方提示“青蒿汁”治寒热诸疟也许有效。屠呦呦比葛洪的高明之处在于。她知道青蒿汁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不高。应该把青蒿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实际上。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只有0.1%~1%。屠呦呦的另一高明之处是她想到在60℃时用乙醚提取青蒿中的有效成分。之前中医多用水煎的方法熬药。建国后科研人员也曾用酒泡的方法来提取青蒿。但都没取得什么明显的效果。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小组在实验室中观察到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实际上。青蒿提取物是有7种结晶的混合物。其中只有一种结晶是青蒿素。但就是这样的混合物已经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只是抑制强度不够。屠呦呦和她的小组还首先分离并提纯了青蒿素。提高了抗疟效能。
  抑制疟原虫(疟疾病原体)只是治疗疟疾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治疗患病的动物、患病的人体以及进行大规模的临床实验。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将复方蒿甲醚等青蒿素类复方药物作为一线抗疟药物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美国《远东经济评论》称:中国的青蒿素是整个20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美国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评价发现青蒿素的意义时说:“人类药学史上。像青蒿素这种缓解了数亿人的疼痛和压力。挽救了上百个国家数百万患者生命的科学发现。并不常有。”
  想来让人唏嘘。第一次世界大战成名的药品是奎宁。第二次世界大战成名的药品是青霉素。越南战争成全了青蒿素。战争,祸耶?福耶?
  责任编辑 彭德利
其他文献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有关压强部分的主线是“压强”,这里分七个问题进行讲解,首先结合课本基本内容,研究有关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气体压强以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培养同学们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对课本中关于压强的知识进行拓展,向同学们介绍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以及虹吸现象;最后全面运用我们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初步培养同学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例1 (2009年常德)小明做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已经连接如图2所示的部分电路。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我原来是一个对理科极不感兴趣的人,甚至觉得理科的世界与我毫不相干,但一次偶然机会我看到了《中学生数理化》杂志,她使我改变了多年的观念,  “其实理科并不难,只是要找准方法”,这是我读了这本杂志后最大的感受,杂志上的题型都很新颖,介绍的解题方法是全方面、一系列的,而且这些方法简单快捷,  由于您的帮助,我第一次体会到学理科的乐趣,我的总分也大大提升,感谢您——我前进的助手,    江苏大丰市第四中学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既是光学作图的基础,又是光的反射定律的运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韩国的LG电子最近推出了一款柔性手机C-Flex(如图1),该手机可以弯曲,也可放在桌面上压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本知识板块的重点知识有: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保险丝的作用,会使用试电笔并能检测出电路故障,了解安全用电常识。试题常用家庭电路中熟悉的用电器做载体,考查所学的电学知识,培养人们的安全和节能意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把一块玻璃竖直放在桌上,我们通过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前后都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在玻璃后面“点燃”的蜡烛处放一个杯子,往杯中倒水,发现烛焰并不能被水熄灭,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认识这些奇妙的光现象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能向我们传递很多信息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能源问题目前是关注度非常高的一个话题,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研究某些物理问题时。因为实验环境无法理想化。某些现象或结论将无法直接验证。例如,老师说“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走路会……”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没有摩擦力的,所以,老师只能引领着你在头脑中进行“实验”。推理想象出在“没有摩擦力”的理想化环境中的实验现象和结论。这样的实验我们称为理想实验。  理想实验具有真实实验的特点。但又不是真实的实验。它同真实的实验是有区别的。真实的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而理想实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