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力流失了吗?

来源 :哲学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454208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因果性问题是当代心灵哲学中的一个前沿性问题. 金在权基于因果排除论证指出,非还原唯物主义的心理因果性理论遇到了"先占威胁",即心理的因果有效性最终会被物理的因果有效性排除. 内德·布洛克认为,由于是否存在物理学的底层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因此如果按金在权的思路推导下去,必然会得出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的荒谬结论.另外,金在权并未对其所支持的"多因素决定"观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他在论证中所使用的层次概念也有歧义性,他用于支持排除原因的分割策略也有待证明,因此他对非还原唯物主义的批判并不成立.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 UPI对 2 0 0 2级 2 3 5 3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结果  1新生中 2 3 .1
波斯伊斯兰文化在中国伊斯兰文化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面,其中的苏非主义哲学,对中国回族穆斯林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系统分析明清之际中国回族穆斯林知识分子发起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践“三个代表”关键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胡锦涛总书记曾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的重
入世对我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具有多重性特征。新形势下应高度重视入世对我国社会心理变革的影响问题。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 ,在深入分析入世对我国社会心理变革所带来的双
目的探讨私立学校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以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提供的"青少年控烟项目调查问卷"为核心,对武汉市8所私立学校1307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多因素Lo
道德价值与反道德价值之间的区别产生自特定道德之内,而道德价值与非道德价值之间的区别产生自一种超越了一切特定道德视角的理论视角。对道德价值的独特本性的语言学的、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也得到了发展 ,原有的思政品德内化模式阻碍了受教育者个体思政品德创造力的发展。本文从内化过程的主体性、互动性、双方的平等
文章利用两种方法研究了我国的区域间资本流动及其结构性变迁特点:一种方法是交错递推的参数估计方法;另一种是平行数据估计方法.这些方法也可以用来研究资本的国际间流动.同
本文以海德格尔为例 ,考察了当代西方哲学的诗化 ,指出其一个重要特征是 :一些关键性概念不再追求清晰的表述而成为涵义隐晦的譬喻。这种与诗歌合流的趋势 ,反映了技术化时代
以二十八宿作为天文观测体系,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一大进步。贵州的水族、苗族也有本民族的二十八宿体系,并且与汉族二十八宿有不少差异,本文就水苗汉二十八宿的异同作一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