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课堂纪律管理摭谈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rar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影响、改变着课堂。如今的课堂发生了喜人的变化:活了、生动了、丰富了,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新课程冲击着陈旧的理念、制度、纪律,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老师。但也出现了新问题。课堂的驾驭能力无疑是对教师职业能力的挑战,要解决和处理新课程课堂纪律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课堂 管理 对策
  
  “新课程课堂上学生敢发言了”,“学生更活跃了”。在谈到新课程带来的可喜变化同时,一些教师也对新课程的课堂纪律变化忧心忡忡:“学生不好管了”,“纪律太乱了”。尤其是作为小三门的美术学科,一周一节课,从学生角度讲,可谓是期盼已久的“放松课”;从另一个角度看,校领导评价一个老师自身能力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课堂的驾驭能力。那么如何控制好课堂?应该如何认识和处理新课程中的纪律管理呢?
  首先,要明确课堂纪律产生的原因:一是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教不得法,管不得法,比如没有很好的备课,教学内容单一,组织纪律方法过于单一,不懂得运用方法技巧等;二是学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和热情,部分学生生性好动,甚至有些学生心理作怪,基础差,情绪差等。
  其次,要解决和处理新课程课堂纪律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活”与“乱”
  只要学生在思考和体验,必然伴有丰富的情感、情绪的变化和丰富的语言动作甚至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跳跃。如果教师把这看作是妨碍教学,以纪律为名强行抑制,学生的思维和感情就会受到压抑。记得有一次在上《标志设计》一课时,当我拿出生活中的各种标志,尤其是当拿出汽车标志让学生指认时,班里的男同学那兴奋劲头是可想而知的,课堂一下子活了起来。这时我感觉课堂太乱了,要求学生立即安静下来,让一个学生一个学生的指认。课堂是安静了,可学生那发自内心的学习却被抑制了。“水不惊鱼不跳”这种风平浪静的太平盛世是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和人格自由为代价的。
  这时课堂上的“嘈杂”和“混乱”就是一种“活”,是学生强烈地学习动机的表现。而把学生纪律整顿好后的练习,就变成了外在规范的约束。因此,教师此时不宜立即管理纪律,而先要做“旁观者”,注意观察和引导。
  二、从兴趣入手,从应用入手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教学失去吸引力,学生就会随之失去学习兴趣,把行为转向错误的目的。作为课堂的主导,教师要苦练“内功”,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上课时,注意新课导入和回顾语的艺术性。巧设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易兴奋、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如听音乐、讲故事、做游戏等都是不错的方式。授课过程中要注意互动性、艺术性。用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兴趣,使用身边的例子,让它贴近学生的生活。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殿堂,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学习、求知的快乐与满足。教师专心授课,学生专心求知这样的课堂就不会出现失控的状况了。
  三、精讲多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分析课程教材中体现的知识点,要清楚了解每个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围绕教学知识点设计目标,要清楚哪些知识属于了解部分、哪些知识属于理解部分和运用部分。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要领。
  四、改善教学,提高教师的自身魅力
  1.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较娴熟的美术技能。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美术学习活动要加强与其他学科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结合。这综合的基础必然建立在美术活动的指导者美术教师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试想,一个美术教师只了解美术赏识,美术史知识,对文学常识一知半解,那么他如何引导学生走进那诗情画意;一个美术教师不了解历史地理知识,那他怎么去引导学生领略美术作品中展示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怎样去从时代背景和地理环境中去挖掘美术作品的思想内涵;如果一个美术教师不熟悉教育心理学知识,那他怎么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在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
  2.走到学生身边去。相对而言,教室后面的学生更容易出现问题,究其原因,教师与他们空间距离大了,心理距离也大了,而教师的影响力却小了。特别是多媒体进入课堂后,一些教师把鼠标当成了羁绊与学生交流的绳索,更难走下讲台。加强新课程纪律管理,教师要走到学生身边去,相对近距离地对学生施加影响。
  课堂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课堂,纪律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学生才是纪律的主人。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在每天的生活学习中不断做出正确的选择。叶圣陶先生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其实管也是为了不管。真正有效的纪律是自我控制。它产生于学生内心。为此,纪律不应该只是为了控制,教师必须放弃对学生的控制,改而引导学生加强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改进。
  
  (河北香河一中;065400)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期工作,是教学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提高备课的质量,实施有效备课。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化学 有效备课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和全面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逐渐被教师们所接受、理解,并在教学实际中广泛运用。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