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清的道理让学生自己悟出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006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统计教学中,教师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一般是分开教学的,这无形中就将两类形式的统计图割离开了。学生在学习时,也只是肤浅地认识到两类统计图的表面特征。在“折线统计图”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辨析两类统计图的异同,从而深化学生对统计科学的领悟。
  [关键词]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道理;悟出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1-0030-01
  在“折线统计图”教学中,我先引领学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然后通过直观演示和运动转化,揭示折线统计图的本质特征,最后通过模型比较,使学生的思维走向清晰和明朗。
  [教学过程]
  1.了解起点
  师(课件出示2012年某地月平均气温条形统计图,如图1):这一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将图1中的长条缩至一个点,连点成线,见图2)从折线统计图中我们能获取什么信息?对比条形统计图,哪些元素没变,哪些元素变了?
  生1:坐标系没变,统计数据形态没变,样式变了。
  生2:数据大小与相对位置没变。
  生3:气温最高的仍是7月,1、2月并列垫底。
  师:既然记录的数据信息都一样,那运用折线统计图有何意义?
  生4:条形统计图画起来费时,而折线统计图相对简便。
  师:仅仅是为了省时省力吗?(多数学生点头表示认同,有的学生开始反思)
  师:有人说,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呈现各个分量的大小,折线图则能直观反映出增减走势。你们觉得呢?(学生静默)
  2.引入生活实例
  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经常能看到折线统计图?
  生5:彩票店的中奖号码走势分析图。
  师:彩票店的号码走势分析图有条形图吗?
  生6:没有,一律都是折线统计图。
  师:为什么一定要用折线统计图呢?
  生7:折线统计图能很好地反映出彩票中奖号码的排布规律。
  3.辨析两类统计图异同
  师:你认为哪种图表更能反映出走势?(连续点名三位学生回答,他们一致认为是折线统计图)
  师:你们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生8:因为连线会有个大致指向。
  师:那么从条形统计图中能看出走势吗?
  生9:不能,各数据之间没有延续性。
  (有学生反对:1月份数据柱高从0升至5,停住;2月份也升至5,停住;……)
  师:这些数据点一共运行多少次?每个数据跨越了几个区间?
  生10:共運行12次,都在当月里。
  (板书:每个数据在孤立的时区里变化)
  师(指着折线统计图):我们再来回顾折线图。从1月份开始,走到几月份?再从2月份走到几月份?然后呢?起点一共运行几次?运行周期多久?
  生11:运行一次,周期为12个月。
  师:这两种统计图动点的运行轨迹是怎样的?
  生12:条形统计图是12个动点各单独运行一次,折线图是一个动点横跨12个时区,连续运行一次。
  ……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若直接给学生讲解“条形统计图无法显示变化走向,折线统计图便于预测没有赋值的区间,及推演后续局势”这样的大道理,学生一定会一头雾水。笔者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通过思考与操作感知“条形统计图各数据孤立静止,而折线统计图各数据之间具动态延续性”这一本质,真正实现了“说不清的道理让学生悟出来”。
  整节课的教学朴实无华,却又鞭辟入里。一节课下来,学生兴趣丝毫不减,思维大门被彻底打开,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责编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摘 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几何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有效实现此目标,一线教师应践行“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教育理念。在“四边形的认识”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先学”,归纳出四边形的特征;接着“顺学而导”,让学生透彻理解四边形的概念;最后放手让学生思考与想象,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空间观念同步提升。  [关键词]先学后教;顺学而导;四边形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
【摘要】育人工作,德育先行。成功的德育工作是初中阶段开展学生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能够保证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基本前提。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频率最高,也最能发现学生思想方面的问题,从而能够因材施教,采用相应的帮扶措施,及时沟通和理解,为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完成德育的目标。  【关键词】德育;观念;能力;活动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青春
[摘要]极限思想是近代数学的一种重要思想。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知识联系三个角度研究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极限思想。  [关键词]极限思想;数学思想;微积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8-0008-02  极限思想是近代数学的一种重要思想,是指用极限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在小学阶段,想要渗透这种思想,教师需要
[摘 要]“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中之重,但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中间间隔了一个假期。新学期开始学习退位减法时,选取合适的学具,可以盘活课本上的静态知识,直击退位减法的算理,并调动学生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发生良性知识迁移。  [关键词]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苏教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2-0030
[摘 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以“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教学为例,先通过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再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力。  [关键词]情境;兴趣;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2-0019-03 
在“互联网 ”思维浪潮的席卷下,互联网与各个领域和行业进行着深度的融合,为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提升了全社会的发展力和创新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逐步为广大师生所接受。网络教学、慕课、微课也随着“互联网 ”的思维理念,迭代走进高校课堂。特别是近年来WiFi、 4G技术的广泛使用,使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广大师生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去学习和运用新技术,教师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5E教学模式就在生物科学课程研究的总课程设计中开始应用,并且地位十分重要,这是一种既能用于总课程,也能用于具体学科课程或某一节具体课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5E和我们新课改的理念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活动的中心是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或指导者,在这个模式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协调一致的。通过观察师生的行为,我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不仅仅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作为评价的标准,还会将学生在课堂上的科学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操作等各方面进行融合,给予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评价,最终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创新素养。  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多维评价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的能力  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及创新,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化学探究情境及探究空间,在刺激学生探究欲望的前提下,让学生对化学现象做进一步的实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对孩子进行细心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歌唱是幼儿的天性,他们高兴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唱歌或者随着音乐的节奏边唱边跳,以表达他们的愉悦之情。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歌唱活动,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提高幼儿对歌曲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情感、知识、技能等全面发展。  如何激发幼儿学唱歌的兴趣和提高幼儿歌唱活动的有效性,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应该善于发现、采集和利用生成性的教学素材促进学生学习。生成性教学素材通常源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点”“闪光点”和“激趣点”。在本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生成性的教学素材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来源。  生成性教学素材源自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点”  本节课上,通过倾听学生的提问,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少“疑惑点”。例如,在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案中,鉴定蛋白质的方法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