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茶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dongt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我也喝茶,红茶、绿茶、花茶都分得出来,而且知道好坏。我还看过陆羽的《茶经》,看过云南古老的茶树王,看过杭州龙井茶树、茶垅和龍井寺旁古人专门用来泡茶的龙井泉,还目睹了工人制作茶叶的整个过程,甚至还听到很多关于茶的故事,和茶人们谈茶道,观赏茶艺表演。最玄的要算把禅和茶弄到一起的佛门中人了。他们说禅中有茶,茶中有禅,习禅如品茶,品茶如习禅,大家都这么说,玄玄乎乎的,至于茶中怎么个禅味,禅中怎么个茶味,我至今没有听到,也没有看到,更没有体味到。禅门大德的开示中又很少将禅茶并讲,所以至今我的心里也还是未辨东西。
  在玻璃杯中冲龙井茶,水不要太烫,不要盖盖子,这是杭州人教给我的;在泥壶或紫砂壶中泡乌龙茶,水要开要烫,壶要盖严,这是福建人教给我的。如此各种不同的茶具,不同的技法,可以说是林林总总,花样百出,说不能尽,书之不完。但这些在我看来,都是花活,因为茶到底是什么味道,完全在于喝茶或品茶的人。
  花茶酷似老北京,温润浓郁。茶和花的香味儿,耐闻耐喝。你可以大碗大碗、大杯大杯地喝,解渴;也可以慢慢咂吧着喝,随便,没有那些个讲究。
  乌龙茶恰如闽南人,它对你的那份情意要细细地品味,在舌尖,在上腭,在喉间,只能小盅小盅的,和着那苦涩,和着那浓香,拿捏着品茶的规矩,吃着茶点慢慢品。
  龙井茶正如苏杭人,清清爽爽。朋友远近,经济往来,毫不含糊。借的是借的,必须还;给的是给的,不必还,没有什么好啰嗦的。弄不清的事,苏杭人不喜欢。北方人大口大口地喝龙井茶,末了,抹抹嘴,说有一股青草味,把难堪留给苏杭人。所以,龙井茶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呷,三遍过后,可以将水滤去,把茶叶吃了。
  大热天,在街上奔来跑去,外灼内热,喝什么茶都只有一个目的——解渴,茶也就没有什么味了;大冬天,聚在一起,家长里短,外冷内寒,喝什么茶也只有一个目的——暖和,茶也就没有什么味了。
  我喝茶曾闹出过好大一个误会。老和尚从陕西带给我一盒价值500的陕青,我特意叫来几位同道,实实在在地泡了一紫砂壶。大家刚喝了一口,都不约而同“哇”的一声吐了出来,边抹嘴边说:“苦死了,比中药还苦。”我小心地呷了一口,真苦,没有一丝香气,也没有一点茶味。
  我很委婉地打电话给老和尚。老和尚很耐心地给我说:“陕青又名‘佛手’,长在很高大的树上,春天茶树抽枝的时候,茶农连同枝条摘下来,阴成半干,一个一个搓成麻花状,再揉成一小团,所以一杯只需放一个,便可以喝半个月,你咋能泡半壶呢?而且它清火明目,味道苦中含香,是不可多得的茶中上品啊!”
  末了,老和尚赘了一句:“苦,才是人间正品。”
其他文献
深海动物为什么会发光?为了揭开这个秘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伊蒂丝魏德准备到深海世界里去探个究竟.
一朵美丽异常的鲜花在云遮雾罩的沼泽地里盛开着,发出一缕缕诱人的香气.一只蜜蜂禁不住花香的诱惑,急速扇动着翅膀,发出嗡嗡的尖叫声,扑向眼前的猎物.当它落到花朵上后,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