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与生活紧密相连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e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与生活紧密相连,没有生活就没有音乐,同时,音乐的欣赏中又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搭建起生活与音乐之间的桥梁需要小学音乐教师去做出相应的努力,不仅在课堂形式的组织上要生活化,而且在生活场景中也要引导学生去进行生活创造,加深他们对于生活的内层理解,从而使音乐欣赏有一个情感基础。
  关键词:音乐;生活;氛围;创造
  音乐作为艺术,源自于生活,又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可见音乐的作用不容小觑,不能想象,离开了音乐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地指出了要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逐渐的提升自我的审美素养,而这种素养的获得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程活动,在切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的基礎上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在其中,生活化的教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学生的心理决定了他们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生活化的音乐更容易打动他们的内心,丰富他们的情感。
  一、创造生活氛围,打开音乐思维
  音乐与粮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没有音乐我们的精神食粮就枯竭了,生活中我们需要这种精神作为依托,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打开学生的音乐思维需要生活化氛围的构建,这也是引导学生的生活态度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的一个策略。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生活化氛围的构建可以有多种方式,教师可以依托多媒体、图片、实物、人物等构建一个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主动地走进其中,感受音乐。
  例如在《捉泥鳅》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为学生打造了一个生活化的场景,为了学生更容易懂得捉泥鳅这首歌曲的欢快的节奏,体会这首歌带来的一种童趣,我从市场上买了几条泥鳅放在了盆子里,学生看到后非常开心,但是却怯生生的不敢去摸,于是教师带头儿去捉泥鳅,让学生用小手指轻轻摸几下,学生发现泥鳅真的非常滑,而且也没有什么危险性,大胆的同学就开始满盆子捉了,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个活动,再让学生去欣赏歌曲,不赏自通。
  通过上述案例不难发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生活化场景,可以使学生用音乐的思维力去生活,在感受、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的审美体验,丰富自己的生活情趣。
  二、选择生活素材,加深音乐感悟
  生活素材的内容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素材的选择上,教师可以依托音乐的内容去选择适合学生的理解力的内容。真正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的生活素材,不仅可以使学生尽快的走进音乐中去,还能够引导学生去进行音乐创造,在想象中去完成自身与音乐之间完美的融合。音乐的内涵就可以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得以彰显,学生也能够在一种熟悉的活动中感悟到音乐的内在力量。
  例如在《春游》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引导学生去想象春游的生活场景,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春游的所需要的物品清单,让学生去自主选择,说出自己在春游的时候打算做些什么事情,想象自己会遇到怎样的景色,想象春天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学生在想象中就构建一个美好的画卷,仿佛自己已经走在了春天的小路上。而后,教师让学生去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式的表演,每一组都是一个郊游小组,在郊游中,创编一首歌曲,各自交流,而后为学生播放这首歌曲,让他们在生活化素材的基础上,去欣赏音乐,很明显,他们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有了提升,对于这首歌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教师可以立足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或者是动手创造、自制乐器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在音乐中凸显生活的影子,在生活中有着音乐的陪伴,这才是小学音乐教学正确的打开方式。
  三、探索生活创造,提升音乐素养
  音乐具有美化生活的作用,在这门艺术中,教师应该去充分地挖掘出音乐的美育作用,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进行学科的整合教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乐于创造,尽情想象,不断的尝试生活创造,在生活化的创造中,学生更容易懂得音乐,逐渐养成音乐品质,提升音乐素养。课堂是学生自己的,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应该懂得如何的去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中去,用生活实践和创造去感悟音乐的内涵。
  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对于祖国的理解,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的事情,学生在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我们的祖国来之不易,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我们该珍惜我们现在宝贵的生活。那么,我们该怎样去爱我们的祖国呢?教师让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这样的生活化的创造中,也在情感价值观上有了提升,再次欣赏国歌,心情复杂,有了一种爱国之情,审美情趣在我的引导中逐渐的形成了。
  上述案例,教师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悟,进行个性化的创造,让音乐给每个孩子都带来一种精神依托,引导他们朝着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迈进。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生活的元素不容忽视。在新课程改革的洪流中,我们应该信守作为教师的使命,坚定的走以人为本的教学之路,引导学生去独立自主的开创自己的未来。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场景,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中去感受音乐的情感,在不断地进行生活创造的同时,去逐渐地提升自我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滕志晓.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158.
  [2]王海丽.挖掘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融合音乐教学与生活——生活化实践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8(06):16.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四甲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理念下,促进小学英语课堂的转型是重要的目标,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基于此背景,对营造语言情境,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借助有效手段,促进学生阅读质疑;引导生活实践,促进学生语言运用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转型;策略  当前新一轮的课改已全面推进,“以学论教,转型课堂”成了热门话题,课改关注的重点放置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上
有一句是这么说的:当我们去翻开一本书,就等于开启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光亮窗户。绘本阅读是一种媒介,这种媒介是通过图画和文字来表达的一门美妙艺术。是幼儿的早期阅读的兴趣和幼儿自我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那么如何让孩子“悦”读起来呢?  绘本阅读的书籍一般都有这些特点:画面精美、图文并茂。这样的形式符合幼儿对于形象思维的一个年龄特点,还可以充分激发幼儿在早期的一种阅读的态度和兴趣。绘本阅读应当主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一些教学平台的出现也为学生的学习增添了很多素材,甚至会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更加深入,更加多元,更加高效。  关键词:教育云;数学课堂;学习方式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运用信息化技术来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提升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为学生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学习提供了便
摘 要: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论。本文以表演活动为例,具体“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融入幼儿表演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表演活动;融入  陶行知所说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是指: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教是为学服务的,倘若没有学,那么教也就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和学各自的地位都做出了明确的划分:教的目的在
摘 要:人文素养的渗透是新课标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学在关注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做到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合一,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本文从重视教师的示范性榜样作用、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挖掘教材信息中价值观内涵等方面,探讨人文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英语;人文素养;教学渗透  学习包含学知识和学习做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足以体
摘 要:现代教育的飞速发展促使幼儿园教育教学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信息技术教学工具开始应用于幼儿园的教育与教学管理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创建园本特色课程等等。但是,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却呈现出一些明显的问题,如何跳出信息技术应用误区,探索出新的应用对策,成为目前最为重要的幼儿教育任务之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误区;策略  “信
摘 要:“素质拓展训练”也称为是“拓展训练”,是一种趣味性和挑战性并重的户外活动,在进行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基于素质拓展训练引入课堂的形式,实现对学生合作能力、思维品质以及竞争意识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素质拓展;体能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教学中也积极采取有效的策略,逐步满足社会的要求。而“素质拓展训练”就是能
摘 要:在区域游戏中,教师要挖掘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为幼儿发展服务。大自然有丰富、取之不尽的游戏材料,教师要搜集整理好这些资源,有的放矢的投入游戏,积极为幼儿创设主动学习的物质环境。  关键词:资源;农村;游戏;指导  园本课程,即本园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创设能体现幼儿园特色,符合幼儿园发展的具有社会文化背景的内容。园本课程是幼儿园教师组织进行的,以促进本园孩子的发展为目标的,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
摘 要:随着国家对学前儿童的重视度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到木偶戏剧课程对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优势,并以木偶戏剧为开展集体活动的媒介,把形象思维运用于语言能力的培养,让幼儿模仿木偶戏剧中的角色,理解戏剧内容,进而唤醒幼儿思维,最终逐步实现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木偶戏剧;语言能力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掌握语言的关键时刻,所以教师应当抓住时机,在最好的阶段对幼儿进行语言交流能力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