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与自信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a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天到了,我们开始让孩子们学习跳绳。平时我们提供一些绳子让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时练习。但主动练习的总是那几个跳得比较好的孩子。尽管我反复提醒还不会跳绳的孩子要多多练习。可是结果还是那样。一天,丫丫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老师。我以前不会跳绳的时候不想跳,现在我会跳了,总是想着要跳。”“你说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以前不会跳,不感兴趣,现在我很会跳了,我喜欢了。”
  是啊。多么简单的道理!因为不会,才没有自信,不感兴趣。看来要让那些不会跳绳的孩子主动练习。光提醒是没用的。于是,我分析了班里孩子的跳绳水平。发现大致有三种,一种是会连续跳。一种是只能跳一两个,一种是一点都不会跳。怎样让每个孩子都有所进步呢?我想到了杂志上介绍过的“三份考试卷”的事例:一个数学老师每次考试时总是亲自给每个学生发考卷,而每个学生每次考试的分数总是比原先有进步,因此,所在班级的学生对数学都很自信,也很喜欢。若干年后,这位数学老师说,他当时发给学生的考试卷难易程度不同。亲自发考卷的目的就是针对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发给相应难度的试卷。这一事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后来。我把孩子们召集到操场上。我先示范了花样跳绳,然后请能连续跳绳的那些孩子到一边互相帮助练习花样跳绳,我只是远远地关注他们:对那些只会跳一个两个的孩子,我鼓励他们独自练习。并且承诺只要他们能够连续跳三个就可以获得奖励。对于那些一点儿也不会跳的孩子,我就重点引导,采用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鼓励他们分解练习。
  在操作上。每个孩子都自信、认真地练习着。逐渐产生了成就感和自信心。有了主动练习跳绳的愿望。并形成了奋发向上、努力克服困难的进取心理。
其他文献
最近,看了蒋泥关于老舍的评传。老舍,新文学史上“鲁郭茅巴老曹”六位大师之一,蒋泥从他的“出生”、“出道”、“情爱”、“创作”、“离乱”、“个性”、“地位”、“自杀”等入手,大致概括了老舍的一生与创作。本文谨就老舍与胡风的过往作一讨论。  在抗日战争中的武汉和重庆,老舍和胡风曾共同在周恩来的安排和授意下,参加和组织抗战文艺。1938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老舍是总务股主任,胡风是研究股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