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一方天地 展无限空间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a6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拓展空间”栏目设计方式各具特色,教师可对“拓展空间”栏目进行分类,并根据各类型栏目内容及活动方式的特点优化活动主题,设计相对应的活动流程,开展有针对性的拓展活动,形成相应的活动成果。按照“栏目分类—优化主题—设计流程—开展活动—交流成果”的模式实施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多种能力,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拓展空间;分类;活动主题;流程;核心素养
  作为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创新栏目,“拓展空间”以其突出的“拓展性”,在教学中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空间,可以有效地引导师生的教学活动走向发展性的课程知识和更宽广的课程生活。本文以《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拓展空间”为例,探讨栏目分类及主题优化,并提出具体的教学实施建议。
  一、“拓展空间”栏目分类及主题优化
  “拓展空间”位于教材每一框的结束,栏目设计方式各具特色。根据栏目内容和活动方式侧重点的不同,可将“拓展空间”进行分类。该册教材共有16个“拓展空间”栏目,可细化为分享型、思辨型、设计型、实践型和组合型五种类型。
  教材每个“拓展空间”栏目,都选取了符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热情、具有探究价值的主题。在实际教学中,需结合学生实际和地方实际,对教材“拓展空间”的活动主题作必要的调整、提炼、优化。上表呈现的是优化后的新主题,具有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成果交流方式清晰明了等优点。
  “拓展空间”栏目的分类和活动主题的优化,使“拓展空间”活动更有针对性,也可以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由内而外的延伸,为学生持续生长搭建良好平台。
  二、“拓展空间”栏目教学实施建议
  “拓展空间”栏目在总体设计上可以按照“栏目分类—优化主题—设计流程—开展活动—交流成果”的模式实施教学。在涉及不同类型的“拓展空间”时,又可以结合栏目具体内容和活动方式的不同,设计各种活动流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一)分享交流 感悟提升
  分享型“拓展空间”往往是通过对文章、故事、人物事迹等资料的分享,提升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并在交流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素养。一般可以按照“收集资料—整理汇编—交流分享”的流程实施教学。
  例1:第五课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的“拓展空间”教学建议
  【拓展主题】“读书漂流瓶”
  【活动流程】
  (1)收集资料——每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并阅读一本传承中华美德的好书。
  (2)整理汇编——在纸上写下该书的推荐理由并署名,折叠好装入瓶子,封好瓶口,制成“漂流瓶”。
  (3)交流分享——所有人将“漂流瓶”放到教室里准备好的大纸箱内,每人可以不定时地随机抽取一个,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抽到的好书,并写下自己的薦读理由,再将前一位同学的推荐一起装进瓶子,放回大纸箱里,任其继续“漂流”。由学生将推荐文字配上相应书目的图片,制成“好书荐读墙”进行交流学习;鼓励学生主动与前面的推荐者进行读书交流或在班里举行一场“读书交流会”。
  【设计意图】在经典阅读中涵养品格,亲近道德人物,提升人生境界;在与同学交流中碰撞思维,深化道德认识,传承中华美德;在拓展阅读中开阔视野,提升对中华文化的感悟力和认同感。
  该册教材第八课第一框“我们的梦想”的“拓展空间”栏目,也可以设计同样的流程实施教学。
  (二)思维碰撞 明晰观点
  思辨型“拓展空间”往往是通过对一些观点的探讨辩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辩证思维,培育科学精神。一般可以按照“明确主题—组织讨论—深化认识”的流程进行教学。
  例2:第一课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拓展空间”教学建议
  【拓展主题】“幸福大讨论”
  【活动流程】
  (1)明确主题——某网上论坛开展了以“物质生活好了,是否就是幸福”为主题的讨论,部分网友发表了观点。请你跟帖参与讨论,谈谈对幸福生活的看法。
  (2)组织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对网上论坛部分网友的观点进行讨论、交流。
  (3)深化认识——小组讨论中形成的统一看法先由专人记录下来,再由小组代表在班上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点分析中学会辩证的方法,在观点表达中形成独到的见解,在观点交流中深化对“幸福”的认识。
  该册教材第二课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第二框“创新永无止境”的“拓展空间”栏目,均可采用这样的流程进行教学。
  (三)设计创新 增智导行
  设计型“拓展空间”往往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以书面形式做出设计规划,引领行动方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合作能力,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一般可以按照“确立主题—设计方案—付诸行动”的流程开展教学。
  例3: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的“拓展空间”教学建议
  【拓展主题】“责任我担当”
  【活动流程】
  (1)确立主题——某市学生志愿者联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决定向全市中学生发出“践行核心价值观,做负责任公民”的倡议。请你将倡议书补充完善。
  (2)设计方案——围绕主题,分组讨论、班内交流,修改并完善倡议书内容。
  (3)付诸行动——共同拟定完成倡议书,通过学校团委在全校发起行动倡议,并通过学校团委将倡议书递交本县市志愿者组织。
  【设计意图】在倡议发起时,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在倡议拟定中,相互沟通,合作创新;在倡议活动中,锻炼实践能力,培育公共参与素养。
  该册教材第四课第二框“凝聚法治共识”、第八课第二框“共圆中国梦”的“拓展空间”栏目,都可以运用这种流程开展教学。
其他文献
名句默写,是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复习备考中,同学们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还要搜集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着重从揭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呈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  一、命题原则  注重思想性、哲理性和审美性的“名句名篇”。  1.思想性——能体现高远的人生境界或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單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Dad, where’s my sneaker? I’ve found only one, but I am going to play soccer.  A. others B. the other  C. other D. another  2. In Britain
摘 要:近三年全国Ⅰ卷非选择题各模块试题各有特点,但也有撷取时政热点、考查学生政治认同等学科核心素养和提取信息、运用知识、阐释事物、探究问题等关键能力的共同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时政演讲,符合活动型课程的理念,围绕议题,承载学科内容,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适应立德树人、服务选才的高考核心功能要求。  关键词:全国Ⅰ卷;非选择题;时政演讲  非选择题历来是学生应考中的难点,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
一、單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期刊
摘 要:综合性考查是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反映,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选拔性考试特点的体现。2019年北京高考思想政治试题在综合性考查上进一步探索,较好地发挥了引导教学变革的作用。开展议题式教学和以案例为载体的综合性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北京卷高考政治试题;综合性考查;学科核心素养  2019年北京高考思想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题5分,共70分)  1.设集合A={1,2},集合B={1,a-1},若A∪B={1,2,3},则实数a= .  2.若纯虚数z满足(2 i)z=1 b(1 i)2(其中i是虚数单位,b是实数),则b= .  3.某校数学、物理、化学三个兴趣小组分别有成员60人、40人、2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三个兴趣小组中抽取24人来调查活动开展情况,则在物理兴趣小组中应
摘 要:随着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指导下建构的道德与法治“尚学”教学模式,触摸到了教学的核心问题,让“学”成为课堂的主旋律,把教学转到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轨道上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尚学;教学模式  随着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新课程改革的
数学学科在高考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只要数学考不好,往往就进不了理想大学,甚至考不上大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如何提高数学成绩呢?老师认为除了认真复习准备迎考外,还要向解题规范要分数.解题规范是数学成绩得高分的前提与基础.下面就以同学们在平时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而得不到分加以说明,希望对同学们在以后的考试中有所帮助.  一、集合的对象属性描述不准确导致的失分  例1把集合M={(x,y)|x y
我们知道,中学数学的运算包括数的计算,式的恒等变形,方程和不等式同解变形,初等函数的运算和求值,各种几何量的测量与计算,求数列和函数、概率、统计的初步计算等.高考命题对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针对算法、推理及以代数运算为主的考查.因此在高中数学中,对于运算求解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那么,同学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呢?关键是掌握几种基本而又实用的解题方法.有道是:方法在握,方可驰骋考场.  评注:
摘 要:政治认同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体现着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中实现积极价值引领的强化,应在情境主题的确立中指向政治认同,在情境内容的选择中凸显政治认同,在情境议题的开展中升华政治认同,使学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关键词:政治认同;情境主题;情境内容;情境议题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