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语境下,后殖民国家在追求民族和国家现代性的过程中,难以摆脱作为意识形态和权力话语的"东方主义"的阴影,在本土的媒介话语生产中表现出一种"自我东方主义"的倾向——要么以一种反抗性的姿态进行"反向书写"与历史重述,要么做出一种同谋性的"迎合表达"与自我形塑。本文通过对《中国青年报》关于姚明形象的话语生产的相关分析,印证了这种"自我东方主义"在中国媒介话语中的再生产,并尝试建构一种超越"自我东方主义"的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