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回顾性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qq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伴发的甲状腺结节恶性率及其与接受甲状腺穿刺的体检人群之间的差异,分析PHP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158例接受甲状旁腺手术治疗的PHPT患者,以及468例同期接受甲状腺细针穿刺(FNA)的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患者的PTC检出情况。

结果

158例PHPT患者中有61例合并甲状腺结节,PHPT合并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为38.6%(61/158),术后病理证实其中12例(19.7%)为甲状腺恶性肿瘤(均为PTC),而同期468例接受FNA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有19例(4.1%)经甲状腺手术病理证实为PTC。因此,PHPT患者中甲状腺结节恶性率显著高于体检发现的甲状腺结节患者(P < 0.01)。PHPT合并PCT患者校正血清钙平均值显著低于PHPT合并甲状腺良性结节组和未合并甲状腺结节组[(2.63 ± 0.26)mmol/L比(2.92 ± 0.32)mmol/L和(2.93 ± 0.47)mmol/L,P < 0.05]。

结论

PHPT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中,PTC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体检甲状腺结节患者,提示PHPT可能是甲状腺结节患者罹患PTC的危险因素。血钙水平偏低可能是PHPT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发生PCT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观察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 390例,收集入院时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eGFR、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等资料。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按四分位数分别分组(由低到高T1~ T4组、D1~ D4组和I1~ I4组)
采用自编《古代文献全文检索》手机APP,全面检索系统收录的《本草纲目》《海药本草》等789部医药典籍,并结合原植物形态进行考证.发现古代降香、降真、降真香均指同一种香药
目的利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法探讨高锰酸钾外用制剂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用药错误风险点。方法在北京和睦家医院和北京妇产医院建立高锰酸钾外用制剂用药错误防范策略研究组,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收集失效模式和风险点,对其严重程度(S)、发生频率(O)和发现指数(D)进行评分,确定风险优先级数(RPN),以RPN评分>150为高风险点,制订防范措施。结果根据文献报道,高锰酸钾外用制剂用药错
期刊
目的探讨接受贝伐珠单抗(BEV)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CR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蛋白尿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BEV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的CRC和N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252例,男性166例(65.9%),女性86例(34.1%);年龄23~81岁,平均(58±11)岁;CRC 151
目的研究近视准分子激光人群术前角膜前后表面非球面参数(Q值)的分布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前瞻性研究。应用基于Scheimpflug照相原理的Pentacam HR眼前节测量及分析系统对75例近视患者右眼进行测量,患者分为低度角膜散光组(前表面散光<+1.00 D)和中高度角膜散光组(前表面散光≥+1.00 D),系统分析角膜前后表面平均Q值分布特征,角膜中央不同角度范围Q值分布特征,上
目的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临床、影像、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55(43.80 ± 7.17)岁,2例体检发现,2例胸闷气喘,1例胸痛,1例咯血。肺内转移病灶发生在子宫平滑肌瘤术后1个月至15年。胸部CT表现特征为肺内多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