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审美境界——培养语感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ktj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感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心理机制 语感,广义地说,指主体对言语的感受。它有高低之分,雅俗之别。一个人的志趣、学识、经验、语言素养,临场时的情绪等等,能决定语感的取向、广度、深度、精细度、速度、灵敏度等。我们现在所说的语感,指的是狭义上的,即:人们在长期的言语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这里,一方面强调语感是一种能力,另一方面还突出其敏锐的审美的特征。故,它是一般人所言的“感悟力”,这是一种高级语感。本 First, the connotation of language sense and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it produces. Language sense, in a broad sense, refers to the subject’s feelings about speech. It has high and low distinctions. One’s interests, knowledge, experience, language literacy, emotions on the spot, etc., can determine the orientation, breadth, depth, fineness, speed, and sensitivity of language sense. The language sense we are talking about refers to the narrow sense, that is, people’s keen sense of language and language ability cultivated in long-term speech practice. Here, on the one hand, emphasizing language sense is an ability,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highlights its acute aesthetic features. Therefore, it is the “perception” that most people say. This is a sense of advanced language. this
其他文献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的根据地经济形势,实施了卓有成效的经济方针政策,为实现抗战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综合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
从东汉至南北朝,汉译佛典四言格文体经历了一个逐渐定型的过程,其形成是时代骈体风尚、四言雅正观念、四言语音优势、译经者语言文化素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特殊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愤书”与“神思”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创作论的两个重要范畴,有着一定的对应性联系。从心物关系来看,二者分别对应比、兴;从理论背景考察,二者各自传承儒、道的思想内涵;而自
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大背景下的必然趋势。2015年国家《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西洋参是名贵药材,作者研究了西洋参在蓟县栽培推广的可行性。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蓟县栽参地的改良措施、农田栽培管理技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方法、西洋参适宜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信息收集、处理、利用更加方便与快捷。但是,由于网络的互联、共享、互通和弱安全性特征,在强大而又快捷的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