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在场”:沉浸传播时代的技术与感官之思

来源 :新闻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ong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随着可穿戴设备、VR、AR、移动互联、全息影像等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正加速迈入一个高度智能化、网络化与泛媒介化的沉浸传播时代。这一新生语境再次激起"技术与身体"的哲学思考。本文认为,"身体在场"是理解当下人与媒介关系的关键,身体应当被指认为现象学意义上的"知觉身体",而技术则应是先在于人的存在的"座架",它形成了特定的空间场域。人机交互的具体过程则呈现出双向"驯化"的特征,我们应警惕技术的无限扩张,维护人的主体性原则。
其他文献
隐形义齿与铸造支架是目前口腔牙列修复技术中最为广泛的两种技术,两者各有利弊,我科将这两种技术相结合,取长补短,为临床患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修复方法。本研究从2012年7月~2
燕云十六州是宋辽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颇受学术界的关注。燕云十六州地处长城一带,包括今天的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北京、天津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游牧文
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私法关系的法典,我们称之为民法典,民法典是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其制订的难点在于体系化,当前,我国民法典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提高,信息化社会建设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传输速度是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重要核心指标,也是体现通信网络传输质量的指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对中国人有着深远的影响。青年学生相较于社会中的其他群体,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更强的思维能力以及更好的心灵发展,传统文化在其主体性发展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