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氧铜/正丁基锂体系引发MMA负离子聚合及其活性特征的研究

来源 :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lgrind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苯氧铜/正丁基锂(PhOCu/n-BuLi)体系引发MMA队聚合,通过GPC,1^HNMR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聚合反应速度较快,温度、引发体系组成是影响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单体转化率、引发剂引发效率、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的主要因素;-40℃时分子量分布比较窄,但引发效率也比较低(大约15%).低引发效率、宽分子量分布与引发剂的聚集状态有关.分子量与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的关系说明,该体系具有一定程度的活性聚合特点.
其他文献
合成了三个系列,共二十四个有两种不同软链的对称和非对称苯并菲盘状液晶化合物,C18H6(OR)3-(OCH2COOEt)3,C18H6(OR)3(OCH2COOBu)3,C18H6(OR)3(OCH2CONHBu)3,其中R=C5H11,C6H13,C7H15,C8H
研究了牛磺胆酸钠、甘牛胆酸钠、胆酸钠和脱氧胆酸钠等四种胆酸盐在酸性介质中的聚集作用对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的影响及其分析应用.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的HCl,H2SO4或HNO3溶液中,四
合成了双(2-取代-3-羟基-4-吡喃酮)合铜(Ⅱ)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子自旋共振谱表征了它们为平面正方型配合物,中心离子和配体的物质的量比为1:2.在S
分别以钛酸四丁酯、钛酸四异丙酯、钛酸四乙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出TiO2,利用变温拉曼及变温XRD研究了不同原料相同方法合成得到的TiO2的相转变温度.结果表明,所合成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