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口腔诊疗风险防范专家共识(2022版)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_j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我国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伴CVD的口腔患者逐渐增加。关于口腔医师应如何规范进行CVD患者的治疗前评估和围手术期风险防范,国内尚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南和规范,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五届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专家组联合心内科领域专家组成共识专家组,根据当前国内诊治CVD患者的临床经验,结合国际相关指南及研究,从CVD与口腔疾病之间的关系,心力衰竭、高血压及抗血栓治疗患者口腔诊疗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总结,形成专家共识,希望逐步实现CVD患者口腔诊疗的规范化与标准化,降低诊疗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我国口腔医师对CVD患者的诊疗水平。“,”With the aging process of population in the society, the preval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 in China is increasing continuously and the number of dental patients with CVD is increasing gradually too. Due to the lack of guidelines for dental patients with CVD in our country, how to implement standardized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and perioperative risk prevention remains a problem to be solved for dentists at present. The present expert consensus was reached by combining the clinical experiences of the expert group of the Fifth General Dentistry Special Committee, Chinese Stomatological Association and respiratory and cardiology expert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CVD patients, and by systematically summarizing the relevant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and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VD and oral diseases an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ental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hypertension and antithrombotic therapy. The consensus aims to provide, for the dental clinicians, the criteria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VD in dental patients in China so as to reduce the risk and complications, and finally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levels of dental patients with CVD in China.
其他文献
高熵合金是由多种元素以等摩尔或近等摩尔的比例混合形成的一种新型合金,较大的密度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为了降低高熵合金的密度,出现了由Al、Li、Mg、Ti等轻质合金元素组成的轻质高熵合金,其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领域潜在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轻质高熵合金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轻质高熵合金的组元设计方法、相组成以及制备工艺,进而归纳总结了目前不同种类的轻质高熵合金的性能,包括高强度、高硬度、高温抗氧化性、耐蚀性能等.最后总结了轻质高熵合金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轻质高熵合金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随着2019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人们愈发重视口腔疾病与呼吸病的关系。然而,临床医师对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管理和医疗风险防范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疑惑。为此,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五届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专家组联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专家就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管理提出专家共识,同时帮助口腔科医师在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正确评估风险,以便做出更好的治疗决策。本专家共识介绍了口腔疾病与慢性气道疾病的相互关系,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管理,以及对口腔临床诊疗风险防范的建议。“,”Today, the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工作站等试验及手段,研究了2507(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经700~1000℃时效不同时间后σ相的析出规律及其对冲击性能和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σ相析出速度很快,析出量随时效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逐步减少,在850~900℃时效后σ相的析出量最大.σ相的析出严重降低材料的冲击及腐蚀性能,建议时效温度不低于950℃.
采用光滑和缺口拉伸试样进行不同温度(950、1050和1150℃)和不同应变速率(0.5、1.0和5.0 s-1)的高温拉伸试验,研究了40CrNiMo钢在高温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变化、微观组织演变以及塑性损伤形成机理,分析了不同应力三轴度对高温塑性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变形温度或降低应变速率会降低峰值应力;应变速率从0.5 s-1增大至5 s-1,晶粒大小不均匀程度增加,材料更容易产生塑性损伤;变形温度从950℃提高到1150℃,晶粒尺寸增大近3倍;损伤经历形核、长大并形成微裂纹3个步骤,应力三轴度与缺
期刊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工业纯钛TA1进行单、双道次等温热压缩试验,变形温度为650~850℃,道次间隙时间为1~60 s,变形速率为10 s-1,研究了工业纯钛TA1单、双道次热压缩过程中静态软化和动态软化行为.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变形后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研究了工业纯钛TA1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工业纯钛TA1在单、双道次热压缩变形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硬化和软化行为,峰值应力前表现为加工硬化,峰值应力后表现为加工软化,最终达到动态软化和加工硬化的动态平衡.在道次间隙时间
超前镇痛是指在伤害性刺激诱发神经传导或神经重塑的改变发生前,预先采取镇痛干预措施阻止外周损伤冲动向中枢的传递及传导,减少外周敏化或中枢敏化以控制疼痛,从而限制疼痛的级联反应,最小化或预防术后疼痛的发生。本文主要阐述了超前镇痛的机制、方式及其在口腔诊疗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随着对舒适化诊疗要求的提高以及多模式镇痛在口腔手术疼痛管理中的普及,超前镇痛在口腔诊疗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研究和应用。“,”Preemptive analgesia refers to the use of analgesics or reg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多数STD的口腔表征不仅具有特征性,且常常是其首发、早发、必发的临床表现。这就要求口腔医师必须熟悉STD的口腔表征,以利早期做出诊断,避免漏诊及误诊,并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监测,阻止STD的传播。同时,要求口腔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做好自身防护。本文着重介绍艾滋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的流行病学特点、口腔表征、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利用FactSage软件中的FSstel数据库对53Cr21Mn9Ni4N耐热钢的相图进行计算,分析了氮元素对凝固及冷却过程中相变及析出相的影响,得到了53Cr21Mn9Ni4N耐热钢平衡凝固及冷却相变路径图,并用OM、SEM、XRD、EDS等对53Cr21Mn9Ni4N耐热钢在1200℃固溶3、10、20、40和60 min后的显微组织及碳化物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3Cr21Mn9Ni4N耐热钢由1600℃平衡冷却至300℃的过程中完整的平衡相变路径为:液相+气体→液相→液相+δ铁素体→液相+
为提高低碳钢磁性能,对其进行了不同方式的退火处理.结果表明,用700℃球化退火代替920℃常规完全退火,获得了与常规退火工艺相同的磁性能,而工艺时长只有常规退火的一半.观察球化退火显微组织发现,渗碳体形貌的改变对磁性能有很大影响,片状的渗碳体在球化退火中发生了断裂和球化,对磁路的阻碍作用下降从而提高了低碳钢的磁性能,其中三次渗碳体球化的影响可能比共析渗碳体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