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读者抱怨行为差异化干预机制研究

来源 :河南图书馆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nyho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读者满意度一直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出发点,也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核心.由于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与读者的需求存在差距,或多或少存在读者抱怨现象,如果处理得当,图书馆服务会向良性发展;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恶性循环,导致读者抱怨更强烈,可能影响图书馆的形象.文章以高校图书馆读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读者抱怨产生的原因,构建了预防和干预读者抱怨的有效机制,以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其他文献
数字化信息化迅速兴起,席卷全球,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方式产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国情、党情有了新的变化.大学教育应立足于青年学子的思想引领,价值观塑造.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育是青年成才的生命线,需要改变方法,因势利导,寻找将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模式,让红色基因成为青年价值取向的引领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接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积极顺应新形势,贯彻落实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及信息技术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民众的需求.文章以北海市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如何顺应时代需求创新服务,实现《“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的向“以人为中心”转型的具体做法.
文章详细探究了“中国云图书馆”的概念、性质、原则、特征及可行性,阐述了其系统架构、运营模式和资源保障体系,分析了其未来可能面对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案,指出了其存在的价值及对传统图书馆行业的启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传统的推荐方式难以满足广大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单一的推荐算法在海量数据处理面前的缺陷也愈发明显,协同过滤是解决图书推荐问题的重要方法.文章分析了基于用户和基于物品的两种协调过滤算法,借助XGBoost梯度树状开源框架对协同过滤结果持续优化,提出了一种融合用户和物品的混合推荐模型,并利用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的借阅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与单一基于用户的协调过滤算法对比,混合推荐模型提升了推荐的精准率、召回率和F1值,验证了推荐模型的有效性.
网络时代下,各种文化藉由互联网平台不断被传播,而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尤其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中,存在着价值观的多元化、网络行为的无序化、教育话语权的分散化等问题.因此,需要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增强舆情管控力度等,努力打造成熟的大学生网络政治认同教育阵地.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读、浏览的公共文化机构,是社会知识、信息和文化记忆场所.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开发信息资源以及社会教育等功能,随着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多样化,图书馆的教育、信息开发等功能逐渐弱化,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文章阐述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探讨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创新路径以及人力、资金和组织保障措施.
优秀历史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分析了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融合价值,阐述了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融合途径,通过提炼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资源纳入理论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作用.
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教育,是各级党校干部教育的重要课题.结合县级党校实际情况,着眼于加强县级党校建设,对基层党校开展“四史”教育的价值、努力方向及实践路径进行探讨.希望通过研究工作的开展,能够促进县级党校“四史”教育工作,为强化县级党校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文章调研了国内外一流高校图书馆的智慧服务现状,从智慧设施创新服务、智慧学科服务、移动图书馆服务、智慧参考咨询服务、智慧推荐服务、智慧借阅服务、智慧学习空间服务和特殊群体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比较国内外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从打造“沉浸式”智慧图书馆、利用AI+5G技术实现服务转型升级、侧重馆员素养能力研究、虚拟仿真教学等维度对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