椋鸟集体舞之谜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zhu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世纪90年代后期,有一群莎士比亚的狂热迷恋者在纽约的中央公园放飞了100只欧洲椋鸟,他们要让莎翁作品里出现过的每一種鸟都能在纽约安家落户。椋鸟的入侵可能会对本地的鸟类造成滋扰和威胁,尽管如此,椋鸟的群体飞行表演却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奇景,常常吸引人群驻足观看。
  多么摄人心魄的景象——成千上万的鸟儿在傍晚的天空一齐翩飞,旋转又俯冲,似一场高度协同的芭蕾舞表演。当它们终于决定飞回树顶的栖息地,斑斓的翅膀一齐振动发出巨大的声响,这种现象也由此得到了一个特殊的名字:椋鸟群的齐鸣。
  当然,鸟类成群飞行并不是什么新奇的行为现象,鸟类学家对此已经进行了长足的研究。但是,没有其他鸟类能够像欧洲椋鸟这样以高度的协调性和复杂的动作性成群飞行。据测算,欧洲椋鸟成群飞行时最多可以多达750000只。
  更重要的是,尽管椋鸟非常常见,但人们对于它们为什么会一齐发出巨大的声响并在空中集体飞舞却知之甚少。美国罗德岛大学名誉教授,鸟类学家弗兰克·赫普纳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椋鸟的行为。他说:“我已经研究了50年,现在依然不太理解。”

步调一致的鸟群


  过去16年里,罗马大学物理学家安德里亚·卡瓦尼亚一直在研究椋鸟群是如何以如此精确和优雅的方式统一动作,保持同步。为此,他为盘旋在罗马五渔村广场上的椋鸟群创建了一个复杂的3D模型。在过去的十年中,这里的椋鸟数量已经翻了一番,达到了大约一百万只。
集群以抵抗捕食的理由。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欧洲椋鸟会在天空中组成如此美丽的图案。当猎鹰划破加州的夜空。一群椋鸟紧紧地结团飞行。这种形状叫做警戒线。

  为了观测冬季迁徙中的椋鸟,卡瓦尼亚和他的研究伙伴艾琳·贾尔迪纳在马西莫宫的屋顶上设置了三台同步高速相机。“每年冬天,我们都会冒着严寒和阴雨上到屋顶,夜复一夜。”卡瓦尼亚说,“只剩下我们和雕像。”卡瓦尼亚和他的同事用相机拍下镜头,在计算机模型中模拟了鸟群中每只椋鸟的位置和速度。
  可视化的数据进一步表明,椋鸟通过一种叫做“无标度行为相关”的机制维持其飞行形状,鸟群里每一只鸟通过旁边的大概七只鸟的飞行位置调整自己的位置,从而使鸟群整体协调运动,产生一种重叠的同步性。
  卡瓦尼亚提出可以将这种现象想象成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我们只能和一定数量的车辆有所互动,也许是前车,后车,也许是左右两侧的车。但我们不会和50米以外的车有什么交集,所以我们也就不会被它们影响。”
  尽管每只鸟仅受到身旁鸟儿的影响,但每只鸟的运动又都会最终影响到整个鸟群,且同时受到鸟群的影响,这样,信息便以恒定的速度在鸟群中传播。结果就是群体决策的速度极快,以至于通常由一只外围的椋鸟发出的转向信号可以在半秒的时间内传遍400只鸟组成的鸟群。

天空舞者


  鸟群在天空中齐鸣时组成的各种形状和图案都有着极具画面感的名字,比如:液泡、警戒线、闪光膨胀。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进化生命科学教授夏洛特·赫默里克说,最迷人的景象或许是一大群椋鸟像流动的云朵一样快速变换着形状,鸟群疏密间形成了一条条黑色的绸带。
一群椋鸟在其夜间栖息地附近飞向天空
在加利福尼亚,一群椋鸟受到游隼的惊吓,迅速飞入空中,缩成一团,摆出不好惹的架势。
飞行中的椋鸟能够与附近的七只椋鸟保持看齐,从而使整个椋鸟群的动作协调一致。

  从地面上看,这些“搅动波”似乎表明椋鸟们在聚集得更紧密。但实际上,我们之所以能看到这种波纹是因为鸟儿正在斜向上飞行,倾斜的翅膀划出更大的区域给下方的鸟儿观测。换句话说,除了锚定周围的七只鸟以外,椋鸟们也在追随头鸟的方向。赫默里克说:“我们的最新模型表明,椋鸟模仿邻鸟的行为,使运动的信号在整个鸟群得以传播。”
一只游隼袭击了一只离群的椋鸟。这种非常罕见的情况最终导致了捕食者的成功。
  赫默里克还发现有证据表明,椋鸟群组成的图案可以用来迷惑鹰和其他猛禽类掠食者,从而更加难以瞄准那些掉队的椋鸟。赫默里克用复杂的计算机模型分析出了椋鸟集体逃脱的模型,再专门与掠食者鹰或隼的活动进行关联。

在一起更安全?


  为什么欧洲椋鸟要聚集起如此庞大的群体一起在空中盘旋呢?这是一个更加令人困惑的问题。
  最常见的解释常常也被称为“在一起更安全”假设,意思是说集群是应对天敌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是,赫普纳和卡瓦尼亚说这种假设有违逻辑。他们指出,遭遇危险时鸟类明明可以直接飞回栖息地,而不必聚集成巨大的编队在空中盘旋。
  赫普纳说:“人们最初的印象可能会认为椋鸟更倾向于缩短飞行时间,可实际上这样的壮观景象常常要持续半个小时到45分钟,这一过程中椋鸟的体能会以惊人的速度消耗。”
  “与此同时,它们的行为实际上吸引了捕食者的目光。它们仿佛在说,我们在这里,我们在这里。因此,我们不得不追问,这样的机制究竟是如何发展的?”
  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有时被称为“抱团取暖”理论。它表明,齐鸣的声响可能扮演着栖息地宣传广告的作用,以此吸引更多的椋鸟到鸟群中抱团取暖。
  为了解开谜团,格洛斯特大学和皇家生物学学会的研究人员整理了来自3000多个椋鸟群的数据,这些数据是2014年和2015年来自23个国家的志愿者帮助收集的。2017年发表的论文显示,温度和椋鸟群的大小之间没有相关性,抱团取暖的假设失去了支撑。
  研究还发现,椋鸟群中出现了鹰、隼或其他猛禽的数据不到三分之一,这为捕食理论提供了一些支持,但至今仍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些鳥儿要聚在一起组织一场如此漫长的表演。

纯粹美的行为?


  不过,在对于椋鸟的研究上,研究人员在一点上达成了一致,那就是这些鸟非常聪明。赫普纳为了研究需要笼养了一些椋鸟,他说:“他们非常擅长啄开笼子上的锁,我们不得不在笼子用上挂锁。”
  考虑到鸟类的大脑智慧,难道集群仅仅是它们对纯粹运动乐趣的有意识的表达吗?
  格罗宁根大学的赫默里克说:“在没有捕食者的情况下,我的确认为可以将这种景象视作一种舞蹈。我们不想过多地把这种猜想归因为集群的意图,但它们这样做时一定非常兴奋。毕竟它们明明可以直接去睡觉的。”
其他文献
凯蒂卡·丽兹(Katie Kalisz)现为美国密西根州一所大学英文系教授,诗作散见《密西根诗人》《文学网》《母亲们总是写作》《秋日天空诗刊》《声音》《尖叫》《中西部哥特文学》《平凡之歌》等多种美国文学杂志。2018年出版诗集《安静的女人》。  吊坠  她来了  七月的密西根  蚯蚓蠕动的土壤深处  菜园的一个角落  一颗淡黄的花芽  沿着一枚黄色番瓜的轨迹生长——  同样的惊喜,这  一夜打开的
澳大利亞悉尼遭暴雨袭击大学生洪水中进行游泳比赛  据报道,2021年3月20日,悉尼西部遭到了50年一遇的暴雨袭击。部分居民将被洪水淹没的街道、公园当成了游泳池。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学生们在一片被洪水淹没的校园举行游泳比赛,两名男子在洪水中奋力向前游,旁边还有很多观众在为他们呐喊。此外,在悉尼百年纪念公园,一名女子被拍到在被洪水淹没的公园里肆意畅游。俄罗斯大胆登山者爬上活火山在熔岩上烤香肠  一群大胆
远古时候,人们住在山洞里,他们把发生的事情画在洞壁上。但山洞的石壁有限,没有地方可画了,人们就用麻绳打结来记事,大事打个大结,小事打个小结,这叫“结绳记事”。结绳记事虽然有大小和数量的区别,但过了几个月几年后,就分不清发生的事情了。  后来黄帝统一了中原部落,人口多了地方大了,需要记录的事情越来越多,结绳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记事的需求。黄帝就让一个叫“仓颉”的史官,想办法把事情记录清楚。传说仓颉长着
用奇异的痴迷可以定义乔治·丘奇的一生。他想破解地球上每个人的细胞机制,并阅读他们的基因蓝图。他的项目看起来同样神奇,他从逆转衰老探索到复活猛犸象,他还帮助发起了革命性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该计划对人类DNA进行了整体测序。  从未停止努力的丘奇的另一个目标有可能改变我们的生命。自从从事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以来,他就一直在尝试对人类基因进行排序。他想利用这些信息来决定我们选择伴侣的方式。基因测序
你可能也有這样的经历:睡觉时,做了一个特别的梦,梦的剧情栩栩如生,仿佛是真实生活场景一般。 可是一睁眼,梦的细节马上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留下一个大概。甚至有时候,我们都会忘记做过这个梦。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2019年9月20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可能找到了背后的原因——在做梦的时候,大脑会选择主动“忘却”。  其实,早在100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开始研究睡眠与记忆之间的关系。不少科学
作为目前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存在”,外星人长什么样,谁也不知道。各类影视文艺作品作者或外星人爱好者充分发挥想象。有的认为它们像《阿凡达》里那样蓝肤长身;有的认为它们类似《银河护卫队》里的树人;甚至有不少人坚信外星人一定是《降临》里的多触角章鱼人,或者其他更古怪的造型,可谓“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论证呢?有可能推测出外星人长什么样吗?您别说,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还
1.你有没有停下来想过那扇生活中常见的门?这种最平凡的建筑元素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例如,人类并不是唯一建造门的物种。一种被称为活板门蜘蛛的蜘蛛进化出了一些惊人的伏击狩猎技术。活板门蜘蛛会在洞口处用土壤与丝线构筑一个活动式的“门”盖住洞口,用树叶和其他材料伪装。  2.一些活板门蜘蛛会在门上绕上额外的丝线,以便在猎物行走时充当绊网。只要有猎物经过并触动感应丝线,便会从洞口冲出将猎物拖进巢内,而吃完之
为什么狗睡觉时把嘴藏在前肢下面?  我们都知道,动物都是用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器官来察觉周围环境变化的。它们对不同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反应。狗的嗅觉特别灵敏,在日常生活中,它靠嗅觉来识别一些物体,军犬还能依靠嗅觉来判断敌情和识别路径。对狗来说嗅觉器官——鼻子特别宝贵,所以当它睡觉的时候,会把嘴和鼻子部分用前肢藏起来保护好,同时用鼻子警惕周围的动静,一旦有情况,立即可用鼻子来识别,也可用狂叫声来示威。
这是冬日的一个普通黄昏  驱车来到岸边,群山托举着落日  云缝间漏下的光覆盖水面  一萬亩黄金在眼前奔涌  一万只水鸟在天空放纵着翅膀  灰色的那一只,停栖于湖心之石  它状如雕塑,有着八大山人笔下的表情  我离一个打坐冥想的高人  还隔着一片人世的荒草,还隔着  这个黄昏的距离  将会有一轮明月自心底升起  将会有高朋,从魏晋提酒赶来  我就是那只贴着水面飞过的鸟  在黄昏将尽之时,向暮色  交
1954年,一位名叫休·艾弗雷特三世的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和朋友们喝酒聊天时,突然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而这个想法或许能解决量子力学中最令人费解的问题之一:在微观尺度上究竟存在多少个现实?根据量子理论,电子等基本粒子不会以单独态存在、而是以叠加态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粒子可能同时处于多个位置、以多个速度、朝着多个方向运动,但在我们能够观测和体验的宏观层面上(即肉眼可见的层面),物体在同一时间似乎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