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培训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教师培训也是适应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应运而生的一种最基本、最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更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
要提升教师培训工作的成效,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教师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这也是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前提。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没有学科歧视,主科副科放在同等的地位,就历史来说,有的学校不重视,认为历史课就是背背记记的事,教师不用去培训,这样的观点就是错误的。历史学科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对各个学科的学习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学校领导要从物力财力上对各科教师进行培训方面的支持,鼓励教师报名参加各个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国培计划”就是教育部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组织的国家级的网上培训活动,每次国培计划中,都聘请了一些优秀的大学的教授,进行理论的讲解,让新课程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依靠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进行,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理解透了,才能自觉的把新课改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去。各科教师都应该要认真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促进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使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化和完整化。国培计划中除了理论知识的培训外,还有课堂的实践课,这对教师来说也是受益匪浅。教师要多看示范课,从中学习新课改的精神,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过去人们总是习惯把学校当做培养学生的场所,而忽视了学校同样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场所,认为培养培训教师是师范学校和培训机构的事,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以送出去进修学习的方式进行。但是实践表明,这种学习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通过培训学到的知識与个体当前的工作需要缺少关联,缺少个体特定场景中特定心理体验的融入和个体内心深处的精神的渗透,因此它不能真正转化为个体内心的心智模式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导致“所倡导的理论”与“所运用的理论”的分裂。因此应当充分发挥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把学校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由学校主要承担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便于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领导、引导、督导教师的专业发展,主动为教师创造适合其成长的条件和环境,创设多途径、多模式的教育培训,满足教师实现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需要,尽最大可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参加的各类活动教师都要进行不断的总结和提升,把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将这些教育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教学效果才会提高。另外教师要多读专业著作,并且要记笔记,学校要给教师提供一些专业的书籍,让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其培养关系着学校的现在和未来。他们工作热情高,精力充沛,虚心好学,接受能力强,但大都教育教学经验不足。应该努力帮助他们分析自身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使他们逐步形成个人的教育教学风格。在这一点上,老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应充分发挥老教师在“青蓝工程”中的“传、帮、带”作用,可以为每位青年教师配一名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较强的老教师与其师徒结对,明确师徒结对的责任和义务,老教师具体指导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青年教师则跟班听课。学校定期对“青蓝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将青年教师的培养情况作为对老教师绩效考核的一项内容。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而且对老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 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探索创新,加大管理力度,走出一条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坚实的师资保证。 (单位:重庆市铜梁区教师进修学校)
要提升教师培训工作的成效,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教师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这也是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前提。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没有学科歧视,主科副科放在同等的地位,就历史来说,有的学校不重视,认为历史课就是背背记记的事,教师不用去培训,这样的观点就是错误的。历史学科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对各个学科的学习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学校领导要从物力财力上对各科教师进行培训方面的支持,鼓励教师报名参加各个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国培计划”就是教育部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组织的国家级的网上培训活动,每次国培计划中,都聘请了一些优秀的大学的教授,进行理论的讲解,让新课程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依靠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进行,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理解透了,才能自觉的把新课改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去。各科教师都应该要认真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促进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使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化和完整化。国培计划中除了理论知识的培训外,还有课堂的实践课,这对教师来说也是受益匪浅。教师要多看示范课,从中学习新课改的精神,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过去人们总是习惯把学校当做培养学生的场所,而忽视了学校同样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场所,认为培养培训教师是师范学校和培训机构的事,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以送出去进修学习的方式进行。但是实践表明,这种学习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通过培训学到的知識与个体当前的工作需要缺少关联,缺少个体特定场景中特定心理体验的融入和个体内心深处的精神的渗透,因此它不能真正转化为个体内心的心智模式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导致“所倡导的理论”与“所运用的理论”的分裂。因此应当充分发挥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把学校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由学校主要承担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便于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领导、引导、督导教师的专业发展,主动为教师创造适合其成长的条件和环境,创设多途径、多模式的教育培训,满足教师实现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需要,尽最大可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参加的各类活动教师都要进行不断的总结和提升,把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将这些教育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教学效果才会提高。另外教师要多读专业著作,并且要记笔记,学校要给教师提供一些专业的书籍,让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其培养关系着学校的现在和未来。他们工作热情高,精力充沛,虚心好学,接受能力强,但大都教育教学经验不足。应该努力帮助他们分析自身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使他们逐步形成个人的教育教学风格。在这一点上,老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应充分发挥老教师在“青蓝工程”中的“传、帮、带”作用,可以为每位青年教师配一名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较强的老教师与其师徒结对,明确师徒结对的责任和义务,老教师具体指导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青年教师则跟班听课。学校定期对“青蓝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将青年教师的培养情况作为对老教师绩效考核的一项内容。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而且对老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 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探索创新,加大管理力度,走出一条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坚实的师资保证。 (单位:重庆市铜梁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