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教学文化意识的培养

来源 :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学上有这么一句“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脱离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是难以掌握其语言的,由于各个国家历史发展、居住环境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其文化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了解这些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是学习语言所必须的。”所以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文化意识的培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是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被抽象概括出来的,蕴涵着复杂的社会因素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文化是语言的根基,同时,语言是文化的外在表现之一,人们在使用不同语言时会折射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当然,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和文化二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所以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就是理解一种文化。
  二、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文化意识可以理解为对文化的知识、理解、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具体如下:
  1.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
  如今发达的信息技术将全球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了,使不同国家的人们开始了频繁的全球性交往。所以,跨文化交际显得日益重要。而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只有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识才能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恰当地使用英语,因此,文化意识的培养能让人的语言能力更有效地转化为交际能力。
  2. 文化底蕴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支持
  文化是语言的根基,只有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理解,用英语进行思维,理解在英语文化背景中生活的人才能无障碍地进行沟通与交流。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有必要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英美文化意识,增强他们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有助于学生运用英语,拓宽知识面。
  3. 有利于更好认识本民族文化
  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可以提升英语运用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将本族母语文化与英美文化进行对比,重新认识母语文化。这种经过对比的全新认识使学生产生对母语的自豪感,同时通过尊重和吸纳英美文化的精华,使两种不同的文化能够沟通、融合。
  三、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
  1. 重视社会和文化差异的对比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往往从本民族的文化视角来看待英语国家的文化,这种文化负迁移必然导致理解和交际中的障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社会和文化差异的对比,以帮助学生消除交际失误。如在汉语中,狗是贬义词,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汉奸”、“狗仗人势”等,究其原因,在传统民族意识里,狗是一种贱物,凡是与“狗”组成的词语也往往给人“卑贱恶劣”的联想。而在西方国家,狗常被认为是人类忠诚的朋友,因此也就有了英语中的a lucky dog(幸运儿)/a gay dog(快乐的人)/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所以只有通过对比,学生才能正确地运用。
  2. 注意教学内容深层次文化内容的挖掘
  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意文化内容的挖掘,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对英语的真实理解。比如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积聚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词汇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用各种手段如视频、图片、故事等方式来更生动有趣地呈现出来,使得英语学习不至于枯燥乏味。例如,在学习freeze时,它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在枪支盛行的美国,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有“站住”“不许动”之意而被杀。殊不知freeze在美国是众人皆知的日常用语。所以从文化的角度来诠释词汇现象学生易于接受,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单纯讲解词汇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 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英语教材中节选了大量的文学名著、神话故事等。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利于语言传递的背景知识对保证语言教学的顺利进行是很有益的。如在讲授London underground train的时候,详细介绍伦敦地铁所处的时代、产生原因、建造过程、发展轨迹、历史和现实贡献,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自然地导入背景知识,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对异国文化加深了解,这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4.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工具拓展文化接触面
  多种教学工具并用,其中多媒体教学特别适合知识更新和随时在教学中增补学术前沿的内容,尤其在英语教学中,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对英语课本中school life in the UK, Mysterious Maoris等课文,我们可以选择相关文化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工具,让学生多听多看地道的英语,体验和感受异国的文化氛围,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5.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文化知识学习需要通过实践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才有实在意义。因此,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尤为重要。现在很多校园开设了英语角、英语广播、组织英语表演和比赛等都是很有益的尝试。
其他文献
Hello,boys and girls!英語“祈使句王国”的职责是用来表示请求、命令、希望、禁止、劝告等。这个王国的特点是通常没有主语,多以动词原形开始。下面,看看王国中“六兄弟”的表演吧!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老师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不能只看到学生的成绩是否有提高,还要看到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并且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本文将重点阐述在新课程标准下应该如何进行初中英语教学,从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为英语老师们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 注重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可以引导学生主
教育部颁布实施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课改中关注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就中考和平时的考试来说,语言最难、内容
任务型教学认为,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任务。长期以来,我们对课堂教学研究投人了很多精力,但对课外作业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对巩固课堂教学、检验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将英语课堂比喻成学生的“文化大餐”,那么课外作业就是他们的“休闲点心”了。为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他
一、 教材方面  由于小学英语课开得参差不齐,所以到初中后,学习英语的起点就不一样。虽然有过渡教材,但是由于一开始学习的东西较多,有些学生勤奋不够就很难适应,因此慢慢地英语成绩就落下来了。  二、 学生方面  1. 学生英语学习目的不明确。大部分小学并没有把英语当作主科来学,进入初中后,有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英语是一门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掌握好英语可以增加自己今后工作和成功的机遇,学习只是为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