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介绍
李慧琪,前“香港财经”记者。于2008年独自出发去拉丁美洲,欧洲和印度寻找生命真谛。2010年十月回港,决定改变生活模式,散播爱心种子及启发周遭的人要“活着”,于是发起了向全世界传播爱和阳光,并同时为尼泊尔一所孤儿院筹款的“Pay it Forward”行动。此外,她也推动健康素食,使用在路上学到的不同自然疗法免费治疗身边的朋友。2014年,她的新书《你的生活不该如此》面世。
第一次见到李慧琪,是在家乡的一家书店里。她带着自己的新书《你的生活不该如此》来书店召开巡回读书会,分享自己一个人五年零五个月“万里归零,背包不在”的旅行之路,也分享了自己如何找到的人生真谛和信仰。瘦小却活力十足的她,穿着一件波西米亚长裙,长及腰瀑布般的头发,和那标志性的微笑,“很虔诚,很热情的一个年轻女孩子。”我心里暗暗感叹道。于是更加好奇她的经历。
寻找旅行的意义
李慧琪从小生活在香港这个经济繁荣、发达的城市。她曾经是香港某报社的财经记者,一边熟练地报道财经信息却又不屑香港的物质主义。她对我说:“那个时候的生活真的是行尸走肉……不懂得如何安放自己的心。自己活得不快乐。”
于是,在2008年前她毅然离开这个不属于自己的领域,用积蓄去远方旅行,目标是彻底感受到更大的世界,寻找生命的答案。
她一口气去了拉丁美洲,欧洲和印度。行程紧张,买的是环球折扣机票,做过志愿者,也在当地西语学校交换学习……一年来,去了那么多国家,看到了那么多世界上不同的风景,接触了那么多种迥异的文化风俗。她在书中写道:“这一年,我尝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在那浩瀚天地间移动的触感,也令我在面对震撼的大自然景致时,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和伟大。在回想自己曾经与香港嚷着要买车、买楼、买名贵手袋等奢侈品的人有一脉相通之处——自己何尝不是在追逐外在的东西?我不过是把相同的金钱花在了飞机票上罢了。”她认为,自己不过是旅行中,用金钱买来了照片以及可以在人前炫耀一番的见闻。
渐渐的,李慧琪对所谓的背包旅行生活感到了一些厌倦。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她希望逗留更长的时间,参与社区义工活动,又或融入当地人生活中,了解他们真实生活,帮助他们。借着不同的义工服务,她了解到自己希望活于人道的理想。但是,她不知道如何去寻找,去开始未来的旅行生活。但是,内心却有一股神秘的召唤,她于是更加坚定自己的旅行之路,更加在旅行中练就一颗强大的内心……
遇见人生的Guru——Amma
在从欧洲飞往印度的机舱里,她遇到了一位可爱的陌生人。她的邻座乘客,主动向她打招呼。后来,俩人攀谈起来。这个来自土耳其的大叔叫Kemal,多年前曾前往印度做义工和旅游。侃侃而谈间,Kemal突然吐出一句令李慧琪深思的话:“最重要的不要忘记你的根。”李慧琪说,那个时候她已经飞行了很久,虽然看过的地方很多,但心里仍然有一股不可言喻的空洞感。
她去过很多物质匮乏,生活穷苦的地方,每当想起藏民的那淳朴满足的笑,令她明白,过去的因造就了今日乐天乐足,能把逆境化为和乐圣土的藏人是快乐幸福的。其实,痛苦并非来自任何外在因素,而是源于内心。
后来,在旅行中很多事情启发了李慧琪,她心里响起了要寻找她生命里的Guru的声音(Guru,为导师,师傅之意,其深意是指能把他人由黑暗导引至光明者)。
李慧琪说,在印度的时候,有一天在餐厅里听到桌旁一对夫妇在说西班牙语,因为自己也会说,于是上前搭讪。他们告诉李慧琪,他们夫妇俩准备计划前往南方一个Ashram,那里住着一个名字叫Amma的拥抱大师,她是很多人的Guru。李慧琪心想,自己以前不是也听说过吗,于是,她坐了一晚通宵巴士,和三日两夜的火车,就是为一睹这个拥抱大师的风采。
一个年轻的女孩,倔强的身影,独立一人在印度寻找人生意义。采访到这里,我发现李慧琪身上多了一种现代女孩没有的东西:一种洒脱,一种随和。她和你聊天,永远不会疲惫,平日讲英文和粤语的她说普通话很慢,也很累,可是仍那么饱满地发音,那么热情地讲诉自己的经历。大概,是五年中的旅行给予她这宝贵的品质。
Amma,三十年来,每天安慰拥抱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给他们爱与关怀。李慧琪第一次见到Amma时,知道每个人等待Amma拥抱的时间很短。在Amma拥抱她时,她看到Amma微笑地看着她,她问Amma,“你是我的Guru吗?”Amma说,“yes,yes”,慈爱般地说,“I love you。”李慧琪说:“那一瞬间的祥和,有如一个世纪般的漫长。”
随后,李慧琪还立即参加了Amma的南印拥抱团,跟随她学习如何散播无条件的爱。给更多人拥抱和帮助。虽然住在简陋的住宿环境里,但是心灵的快乐无法言语。因为爱与奉献是人生最大的信仰。李慧琪逐渐找到了人生的信仰,那就是爱。
李慧琪曾经说过,最令她震惊的是,Amma,曾经在台上做过超过20个小时的拥抱,拥抱每个人,给予他们温暖、爱,和关怀!她借用了Amma的一句话:我们应把自己当成一支香,完全为世界释放芬芳,直至最后一刻,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李慧琪寻找到了人生的真谛:信仰和使命。她说,自己很快乐,很幸福。
完美旅行,安全第一
最近爆出了一些单身女孩,在旅行中遇到一些事故,使得单身旅行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问题。采访到这里,李慧琪主动说起了自己的事件:她的爆发点是一次是在印度,一年一度的洒红节。印度人会向所有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泼洒不同颜色的粉末或者染了颜色的水。李慧琪说:“我也一直很期待这个节日,听起来不是挺有趣的吗?每个人身上和脸上会很滑稽,像个搞恶作剧的顽童呢。”但是李慧琪没有想到这是条“不归路。”在洒红期间,李慧琪难免遇到一些印度人,会紧抓着搭肩拍照。可是没有想到更加愤怒的事情发生了。
当一群印度年轻人走近李慧琪时,竟伸出了“魔爪”!当时李慧琪本能地拿着手中的拖鞋狠狠打了对方一下,对方竟然跟没事人似的走了。
在谈起单身女孩旅行中应注意什么,她说,我在一路上几乎没有出过什么危险,不光是幸运吧,还是因为自己做足准备功夫和保持警觉性。首先呢,我会在出发前看很多当地安全的建议,也了解一些当地诈骗手段。例如,在拉丁美洲时,天一入黑我就独自不出门,如果有事情要出门,我一定会结伴。当然,自己不会横穿小巷,过马路时看地图等,对于相机钱财也不要外露。
李慧琪也很慷慨的提出了一些建议:“单身女孩旅行时也不要总是提心吊胆,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常常担心自己被抢劫,越害怕越会吸引相关能量,这是吸引力法则。当然旅行前需要做足功课,保持一颗正能量的心态,真的会一路有贵人相助呢。”
带上了灵魂的行者
“当你握紧拳头,你拥有的只是一点点,当你放开拳头,你拥有的却是整个世界。”
李慧琪曾经在读书会时送给我一个书签,书签上的这句话是她的座右铭,也是在旅行中一位朋友曾经对她说过的话,她记录了下来,做成了书签,分享给生命里的有缘人。
有的时候,旅行不是为了看风景,吃美食,拍漂亮和那记载地标的照片。你没有发现吗?风景终有看腻的那一天,玉盘珍羞也有吃尽的时候。如果内心能看到漂亮的风景,能接纳不同的风景,无论走到世界哪一个角落,处处都是天堂。
李慧琪,前“香港财经”记者。于2008年独自出发去拉丁美洲,欧洲和印度寻找生命真谛。2010年十月回港,决定改变生活模式,散播爱心种子及启发周遭的人要“活着”,于是发起了向全世界传播爱和阳光,并同时为尼泊尔一所孤儿院筹款的“Pay it Forward”行动。此外,她也推动健康素食,使用在路上学到的不同自然疗法免费治疗身边的朋友。2014年,她的新书《你的生活不该如此》面世。
第一次见到李慧琪,是在家乡的一家书店里。她带着自己的新书《你的生活不该如此》来书店召开巡回读书会,分享自己一个人五年零五个月“万里归零,背包不在”的旅行之路,也分享了自己如何找到的人生真谛和信仰。瘦小却活力十足的她,穿着一件波西米亚长裙,长及腰瀑布般的头发,和那标志性的微笑,“很虔诚,很热情的一个年轻女孩子。”我心里暗暗感叹道。于是更加好奇她的经历。
寻找旅行的意义
李慧琪从小生活在香港这个经济繁荣、发达的城市。她曾经是香港某报社的财经记者,一边熟练地报道财经信息却又不屑香港的物质主义。她对我说:“那个时候的生活真的是行尸走肉……不懂得如何安放自己的心。自己活得不快乐。”
于是,在2008年前她毅然离开这个不属于自己的领域,用积蓄去远方旅行,目标是彻底感受到更大的世界,寻找生命的答案。
她一口气去了拉丁美洲,欧洲和印度。行程紧张,买的是环球折扣机票,做过志愿者,也在当地西语学校交换学习……一年来,去了那么多国家,看到了那么多世界上不同的风景,接触了那么多种迥异的文化风俗。她在书中写道:“这一年,我尝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在那浩瀚天地间移动的触感,也令我在面对震撼的大自然景致时,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和伟大。在回想自己曾经与香港嚷着要买车、买楼、买名贵手袋等奢侈品的人有一脉相通之处——自己何尝不是在追逐外在的东西?我不过是把相同的金钱花在了飞机票上罢了。”她认为,自己不过是旅行中,用金钱买来了照片以及可以在人前炫耀一番的见闻。
渐渐的,李慧琪对所谓的背包旅行生活感到了一些厌倦。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她希望逗留更长的时间,参与社区义工活动,又或融入当地人生活中,了解他们真实生活,帮助他们。借着不同的义工服务,她了解到自己希望活于人道的理想。但是,她不知道如何去寻找,去开始未来的旅行生活。但是,内心却有一股神秘的召唤,她于是更加坚定自己的旅行之路,更加在旅行中练就一颗强大的内心……
遇见人生的Guru——Amma
在从欧洲飞往印度的机舱里,她遇到了一位可爱的陌生人。她的邻座乘客,主动向她打招呼。后来,俩人攀谈起来。这个来自土耳其的大叔叫Kemal,多年前曾前往印度做义工和旅游。侃侃而谈间,Kemal突然吐出一句令李慧琪深思的话:“最重要的不要忘记你的根。”李慧琪说,那个时候她已经飞行了很久,虽然看过的地方很多,但心里仍然有一股不可言喻的空洞感。
她去过很多物质匮乏,生活穷苦的地方,每当想起藏民的那淳朴满足的笑,令她明白,过去的因造就了今日乐天乐足,能把逆境化为和乐圣土的藏人是快乐幸福的。其实,痛苦并非来自任何外在因素,而是源于内心。
后来,在旅行中很多事情启发了李慧琪,她心里响起了要寻找她生命里的Guru的声音(Guru,为导师,师傅之意,其深意是指能把他人由黑暗导引至光明者)。
李慧琪说,在印度的时候,有一天在餐厅里听到桌旁一对夫妇在说西班牙语,因为自己也会说,于是上前搭讪。他们告诉李慧琪,他们夫妇俩准备计划前往南方一个Ashram,那里住着一个名字叫Amma的拥抱大师,她是很多人的Guru。李慧琪心想,自己以前不是也听说过吗,于是,她坐了一晚通宵巴士,和三日两夜的火车,就是为一睹这个拥抱大师的风采。
一个年轻的女孩,倔强的身影,独立一人在印度寻找人生意义。采访到这里,我发现李慧琪身上多了一种现代女孩没有的东西:一种洒脱,一种随和。她和你聊天,永远不会疲惫,平日讲英文和粤语的她说普通话很慢,也很累,可是仍那么饱满地发音,那么热情地讲诉自己的经历。大概,是五年中的旅行给予她这宝贵的品质。
Amma,三十年来,每天安慰拥抱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给他们爱与关怀。李慧琪第一次见到Amma时,知道每个人等待Amma拥抱的时间很短。在Amma拥抱她时,她看到Amma微笑地看着她,她问Amma,“你是我的Guru吗?”Amma说,“yes,yes”,慈爱般地说,“I love you。”李慧琪说:“那一瞬间的祥和,有如一个世纪般的漫长。”
随后,李慧琪还立即参加了Amma的南印拥抱团,跟随她学习如何散播无条件的爱。给更多人拥抱和帮助。虽然住在简陋的住宿环境里,但是心灵的快乐无法言语。因为爱与奉献是人生最大的信仰。李慧琪逐渐找到了人生的信仰,那就是爱。
李慧琪曾经说过,最令她震惊的是,Amma,曾经在台上做过超过20个小时的拥抱,拥抱每个人,给予他们温暖、爱,和关怀!她借用了Amma的一句话:我们应把自己当成一支香,完全为世界释放芬芳,直至最后一刻,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李慧琪寻找到了人生的真谛:信仰和使命。她说,自己很快乐,很幸福。
完美旅行,安全第一
最近爆出了一些单身女孩,在旅行中遇到一些事故,使得单身旅行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问题。采访到这里,李慧琪主动说起了自己的事件:她的爆发点是一次是在印度,一年一度的洒红节。印度人会向所有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泼洒不同颜色的粉末或者染了颜色的水。李慧琪说:“我也一直很期待这个节日,听起来不是挺有趣的吗?每个人身上和脸上会很滑稽,像个搞恶作剧的顽童呢。”但是李慧琪没有想到这是条“不归路。”在洒红期间,李慧琪难免遇到一些印度人,会紧抓着搭肩拍照。可是没有想到更加愤怒的事情发生了。
当一群印度年轻人走近李慧琪时,竟伸出了“魔爪”!当时李慧琪本能地拿着手中的拖鞋狠狠打了对方一下,对方竟然跟没事人似的走了。
在谈起单身女孩旅行中应注意什么,她说,我在一路上几乎没有出过什么危险,不光是幸运吧,还是因为自己做足准备功夫和保持警觉性。首先呢,我会在出发前看很多当地安全的建议,也了解一些当地诈骗手段。例如,在拉丁美洲时,天一入黑我就独自不出门,如果有事情要出门,我一定会结伴。当然,自己不会横穿小巷,过马路时看地图等,对于相机钱财也不要外露。
李慧琪也很慷慨的提出了一些建议:“单身女孩旅行时也不要总是提心吊胆,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常常担心自己被抢劫,越害怕越会吸引相关能量,这是吸引力法则。当然旅行前需要做足功课,保持一颗正能量的心态,真的会一路有贵人相助呢。”
带上了灵魂的行者
“当你握紧拳头,你拥有的只是一点点,当你放开拳头,你拥有的却是整个世界。”
李慧琪曾经在读书会时送给我一个书签,书签上的这句话是她的座右铭,也是在旅行中一位朋友曾经对她说过的话,她记录了下来,做成了书签,分享给生命里的有缘人。
有的时候,旅行不是为了看风景,吃美食,拍漂亮和那记载地标的照片。你没有发现吗?风景终有看腻的那一天,玉盘珍羞也有吃尽的时候。如果内心能看到漂亮的风景,能接纳不同的风景,无论走到世界哪一个角落,处处都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