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国家的发展,常规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学会书本知识,更注重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这就必然要求英语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以适应这个社会对于教育的需求,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新课改 实施方法
一、高职英语课改的必要性
2000年10月,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关于印发〈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的英语课程是以培育学生实践运用言语的才干为目的,突出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在贯彻国家“以运用为目的,适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既要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的英语言语知识,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才干。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求职要求从注重知识转向了注重技艺,因此教学方法也应该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再一味地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要抚慰他们的感官,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对高职学生生源状况的分析
高职生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有少数学生初中学习目的没有达标,有的学生甚至在就读高职前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听说练习,有的既听不懂又讲不出,词汇量严重缺乏,所以能积极运用的词汇更少。英语教学的连接性很强,高职英语教学的内容原本应该是在一定的中等水平和才干教育水平上的延续,可是,不少学生入学时远没到达此水平,词汇量的缺乏影响了他们的基本学习才干,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更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顺应新课改要求的高职英语教学
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特点,如英语基础较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才干普通等,我们更要注重教学方法。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友好、融洽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觉性,降低学生的情感焦虑,使学生的言语习得得以有效提高。许多学生在小学、初中的基础知识太薄弱,假设依照现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他们想学也学不会,于是就只能睡觉了。所以我们必须进行教学革新,采用学生喜欢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四、新课改的具体实施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此,只有转变教学方式,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新课程的改革对于每一位老师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如何迎接和推动这次课改?我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和参加新课改培训的体会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英语课改目标,转变教学观念。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和科技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精神;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研究学法,这些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为出发点,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理解英语课改理念,改变的教学方法。
以往英语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听和记笔记,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听众,学生自主学习很少,因而听、说、读、写的能力不能得到提高。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我们在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促进英语课改呢?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大多数学生上英语课不读、不说、不问,主要是他们存在心理上的障碍,怕读得不好、说得不流畅,同学看不起,老师指责批评。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位学生,首先从记住他们的名字开始,让学生觉得老师在关注他们;然后频频送给学生激励的话语,尤其是对后进生,为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适当降低他们发言的难度,并在回答时多给他们暗示引导,及时肯定他们在发言中的优点,如:“你的发音很准确。”“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等等,使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我也有能力,也能学好,我并不比别人差”,让他们在“You can.”“Try.”“Nevermind.”“Thank you.”等宽容语和赞扬声中逐渐地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从而帮助他们逐渐消除心理障碍,大胆发言。
2.活化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在于教师的调动。教师要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不要局限于教材内容,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英语课本里有许多对话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把这些对话设计成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英语、说英语;适时、恰当地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比如对于单词的记忆,可以通过让学生们做游戏的方式来记忆,分组看谁能正确并且快速地指出黑板上的单词,然后让输的学生给大家表演节目以增加记忆单词的欲望。
又比如一个单元学完以后,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们之间互相提问,输的一方要给赢的一方一些物质鼓励,如棒棒糖。这样学生们在课后都会积极地去温习,上课的时候又能调动起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动就是让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通过“动”,学生会在精神、心理和身体活动诸方面参与到课堂中去,从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那么怎样使学生动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动起来。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认真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在备课时,不仅局限于老师自己备,同时也可要求学生参与。如在准备教具时,让学生自己去准备,如,在学习被动语态时让学生准备一些小东西,比如钥匙、小刀、铅笔、钢笔等物品,然后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发问:“What’s this?What’s it made of?What’s it used for?”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被动语态这一知识。
再比如说在学习高职英语第一册第三单元Walt Disney之前让学生自己至少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上课时通过比较不同的卡通人物来学习相关单词及语法等知识;另外,我们可以在上课前让学生唱一首英语歌,营造英语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在导入新课阶段动起来。成功地导入新课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顺利进行。教师可增加一些新花样,变换一下方式,比如设计猜谜、猜谜、传令小竞赛、讲故事、做游戏、模仿秀、会话、提问、口头、笔头操练等。如,在教学高职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时,由于这个单元是关于电脑的,我在上课之前给学生们准备了一些关于电脑的相关知识,让他们进行抢答,效果较好。这些活动既符合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起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英语教学活动中。
(3)鼓励学生在操练中动起来。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在操练中不但要鼓励学生动口说,而且要启发学生动手、动脑,甚至可以把教室当做舞台让学生去表演,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直观的情境下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只有学会了怎样学习,人类才有可能从容地面对世界出现的新知识构成。
由于长期进行填鸭式教育,很多学生失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有一次在某班上课,我给学生们讲到“type”这个单词的时候,在黑板上写了“type out”的意思是“打出”,其中几个学生都笑了,我问他们笑什么,他们说这太简单了。是啊,太简单了。但是随即我意识到了孩子们对这种教育方式是很难接受的,第二天我给了几个句子让他们翻译,当遇到“打印”的时候,他们都想不起来了。从那件事情以后我很重视单词的应用。很多教师可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把每个单词和词组的意思灌输给学生,却很少教他们怎么用。我们不仅要教他们怎么用,还要去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他们记住。
可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对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其他能力的发展有着促进和加速作用。
培养学生英语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分层次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自学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使学生从苦学到乐学,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学习能力。
英语的自学能力由以下几点组成:①具备在预习课文时找出疑难点,并向教师质疑问难的能力;②能根据读音规则拼读、拼写英语单词和朗读课文;③能独立听懂英语课文并操练英语;④能独立回答教师根据课文提出的问题;⑤能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⑥能独立使用学习工具书和资料;⑦能独立阅读与所学课文配套习题中的短文。
总之,新课改给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探索到最优化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胡复鹏.探讨活动教学法,实施英语课堂活动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赵学勤.创新能力培养与学生素质评价策略.教学理论与实践.
[3]李道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新课改 实施方法
一、高职英语课改的必要性
2000年10月,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关于印发〈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的英语课程是以培育学生实践运用言语的才干为目的,突出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在贯彻国家“以运用为目的,适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既要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的英语言语知识,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才干。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求职要求从注重知识转向了注重技艺,因此教学方法也应该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再一味地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要抚慰他们的感官,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对高职学生生源状况的分析
高职生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有少数学生初中学习目的没有达标,有的学生甚至在就读高职前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听说练习,有的既听不懂又讲不出,词汇量严重缺乏,所以能积极运用的词汇更少。英语教学的连接性很强,高职英语教学的内容原本应该是在一定的中等水平和才干教育水平上的延续,可是,不少学生入学时远没到达此水平,词汇量的缺乏影响了他们的基本学习才干,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更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顺应新课改要求的高职英语教学
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特点,如英语基础较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才干普通等,我们更要注重教学方法。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友好、融洽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觉性,降低学生的情感焦虑,使学生的言语习得得以有效提高。许多学生在小学、初中的基础知识太薄弱,假设依照现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他们想学也学不会,于是就只能睡觉了。所以我们必须进行教学革新,采用学生喜欢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四、新课改的具体实施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此,只有转变教学方式,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新课程的改革对于每一位老师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如何迎接和推动这次课改?我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和参加新课改培训的体会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英语课改目标,转变教学观念。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和科技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精神;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研究学法,这些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为出发点,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理解英语课改理念,改变的教学方法。
以往英语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听和记笔记,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听众,学生自主学习很少,因而听、说、读、写的能力不能得到提高。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我们在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促进英语课改呢?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大多数学生上英语课不读、不说、不问,主要是他们存在心理上的障碍,怕读得不好、说得不流畅,同学看不起,老师指责批评。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位学生,首先从记住他们的名字开始,让学生觉得老师在关注他们;然后频频送给学生激励的话语,尤其是对后进生,为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适当降低他们发言的难度,并在回答时多给他们暗示引导,及时肯定他们在发言中的优点,如:“你的发音很准确。”“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等等,使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我也有能力,也能学好,我并不比别人差”,让他们在“You can.”“Try.”“Nevermind.”“Thank you.”等宽容语和赞扬声中逐渐地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从而帮助他们逐渐消除心理障碍,大胆发言。
2.活化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在于教师的调动。教师要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不要局限于教材内容,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英语课本里有许多对话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把这些对话设计成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英语、说英语;适时、恰当地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比如对于单词的记忆,可以通过让学生们做游戏的方式来记忆,分组看谁能正确并且快速地指出黑板上的单词,然后让输的学生给大家表演节目以增加记忆单词的欲望。
又比如一个单元学完以后,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们之间互相提问,输的一方要给赢的一方一些物质鼓励,如棒棒糖。这样学生们在课后都会积极地去温习,上课的时候又能调动起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动就是让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通过“动”,学生会在精神、心理和身体活动诸方面参与到课堂中去,从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那么怎样使学生动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动起来。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认真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在备课时,不仅局限于老师自己备,同时也可要求学生参与。如在准备教具时,让学生自己去准备,如,在学习被动语态时让学生准备一些小东西,比如钥匙、小刀、铅笔、钢笔等物品,然后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发问:“What’s this?What’s it made of?What’s it used for?”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被动语态这一知识。
再比如说在学习高职英语第一册第三单元Walt Disney之前让学生自己至少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上课时通过比较不同的卡通人物来学习相关单词及语法等知识;另外,我们可以在上课前让学生唱一首英语歌,营造英语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在导入新课阶段动起来。成功地导入新课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顺利进行。教师可增加一些新花样,变换一下方式,比如设计猜谜、猜谜、传令小竞赛、讲故事、做游戏、模仿秀、会话、提问、口头、笔头操练等。如,在教学高职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时,由于这个单元是关于电脑的,我在上课之前给学生们准备了一些关于电脑的相关知识,让他们进行抢答,效果较好。这些活动既符合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起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英语教学活动中。
(3)鼓励学生在操练中动起来。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在操练中不但要鼓励学生动口说,而且要启发学生动手、动脑,甚至可以把教室当做舞台让学生去表演,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直观的情境下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只有学会了怎样学习,人类才有可能从容地面对世界出现的新知识构成。
由于长期进行填鸭式教育,很多学生失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有一次在某班上课,我给学生们讲到“type”这个单词的时候,在黑板上写了“type out”的意思是“打出”,其中几个学生都笑了,我问他们笑什么,他们说这太简单了。是啊,太简单了。但是随即我意识到了孩子们对这种教育方式是很难接受的,第二天我给了几个句子让他们翻译,当遇到“打印”的时候,他们都想不起来了。从那件事情以后我很重视单词的应用。很多教师可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把每个单词和词组的意思灌输给学生,却很少教他们怎么用。我们不仅要教他们怎么用,还要去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他们记住。
可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对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其他能力的发展有着促进和加速作用。
培养学生英语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分层次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自学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使学生从苦学到乐学,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学习能力。
英语的自学能力由以下几点组成:①具备在预习课文时找出疑难点,并向教师质疑问难的能力;②能根据读音规则拼读、拼写英语单词和朗读课文;③能独立听懂英语课文并操练英语;④能独立回答教师根据课文提出的问题;⑤能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⑥能独立使用学习工具书和资料;⑦能独立阅读与所学课文配套习题中的短文。
总之,新课改给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探索到最优化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胡复鹏.探讨活动教学法,实施英语课堂活动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赵学勤.创新能力培养与学生素质评价策略.教学理论与实践.
[3]李道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