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生物医药产业合作:现状、挑战与深化策略

来源 :闽台关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医药产业是“十四五”时期福建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闽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优势各异,为深化互补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当前,闽台生物医药产业合作规模日益扩大、专业化园区建设初见成效、科技创新研发合作紧密、政策先行优势也进一步加强,但也面临着民进党当局设限、两岸市场准入和行业标准客观差异、区域产业合作竞争力亟待加强等挑战.未来应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多元耦合交流合作机制;以项目引进、人才合作和科技研发为重点,提升专业化园区建设,加强园区承载功能,促进闽台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从研发设计、标准共建、生产制造到市场开拓的全产业链合作.
其他文献
“全球台湾研究中心”是一个由“台独”势力提供资金并实际把控的,旨在加强对美游说的所谓“智库”.为了发展与美国的所谓“实质关系”,出于践行民进党“全民外交”理念,在美建立“台独”游说大本营,培养海外“台独继承人”等原因,“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在美国华盛顿成立.成立后,该机构利用在美国合法注册的“身份优势”,密集创设议程、制造话题,大肆推动涉台议题在美国的讨论.同时通过各种渠道与美国国会议员、政府官员、智库学者等攀拉关系,将游说触角伸向美国社会,伺机从更深层次上培植亲台反华势力、争夺“台湾话语权”、影响美国对台
近40年来,台湾“独派”极力企图建构出一个“台湾民族”,以排斥中华民族,妄图实现其“台独”分裂主义的“梦想”.实践证明这一图谋已经失败,其原因在于绝大多数台湾同胞都认同中华民族.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中华民族凝聚力作为政治影响力,不论在精神还是物质方面,都对大陆各民族、海外华侨华人,乃至某些国家和地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两岸对中华民族、民族主义等认知的差异,以及两岸制度差异和民进党当局的阻挠,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台湾的影响还不能充分发挥.为两岸和平发展,建议遵循文化融合原则,特别是“和而不同”原则,相
台胞参与福建乡建乡创,有助于落实大陆惠台政策和促进闽台融合发展.闽台地缘相近、农业融合基础扎实,以及福建日趋完善的惠台政策体系等,为台胞参与福建乡建乡创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以福建省泰宁县际溪村“耕读李家”为例,研究认为清晰的理念支持、明确的自我定位、先进的理念传输、多元的产业培育、凸显的品牌效应,是台胞参与福建乡建乡创的实践路径.作为生态大省和对台前沿省份,福建应进一步发挥独特优势,促进闽台生态产业协同发展、培育乡村内生发展能力、拓宽闽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渠道、构建闽台乡建乡创对接平台,持续推进台胞参与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