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影《潘神的迷宫》中潘神的悲剧作用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long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影《潘神的迷宫》借用了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潘神来衬托女主人公奥菲莉娅困惑迷惘、恐惧无助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她想回归和平幸福生活的渴望,具有悲剧色彩的潘神映射了女孩的悲剧命运。文章将从潘神的传说和故事对比影片中潘神的作用,突出影片的悲剧主题。
  关键词:潘神;悲剧;《悲剧的诞生》
  《潘神的迷宫》是一部蕴含魔幻与现实、残酷与温情、战争与和平、邪恶与美好的电影,与其说它是一部关于孩子面对残酷生活和死亡现实的黑暗童话,不如说它更像是一部魔幻的神话传说和无情的社会现实纠缠在一起的现实题材作品。童话和神话是有区别的,一般意义上的童话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實生活,抑恶扬善,从而起到道德警示和寓教于乐的目的。但是神话则一般是由民间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崇拜和对理想追求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神话是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朽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在远古时代,人类开始思考与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所产生的。在这个背景下,影片以两条主线平行叙事的手法,一方面让观众了解了西班牙内战背景下法西斯分子对待平民和游击队员是如何的残暴和冷血,另一方面又怀着怜悯紧张的心情体验奥菲莉娅构想出来的神话世界,甚至希望她最后真的可以变成传说中的蒙安娜公主回归地下王国,而不是死在残忍的法西斯继父的魔爪下。在奥菲莉娅沉溺的魔幻世界里,无疑借用了古希腊神话中的潘神及其故事来衬托女孩困惑迷惘和恐惧无助的心理世界,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性和吸引力,同时也提升了该部影片的哲学思想和艺术内涵,成为这部电影的亮点之一。
  “潘神”在西班牙语中,是农牧神的意思。他为人和善、性格温和,主管畜牧和农业,是羊腿和鹿脚以及人的结合体。但是喜好女色,放纵情欲。作为影片最重要的主题元素之一,在影片开始不久,潘神就出现在了阴暗潮湿的迷宫里,像一棵长满枝杈的大树站在那里,惊吓到了奥菲莉娅。他尊敬地称呼奥菲莉娅为公主殿下,非凡人所生,声称自己是她的仆人,已等候多时。那双半透明的眼珠和脑门两侧的迷宫图案,在空中比比划划的枯枝一般的长手指,无不透露着他的神秘莫测,使奥菲莉娅难以判断潘神的真实身份以及他是否值得信任,不得不反复推测他说的每一句话,在接受他的任务过程中判断他的善与恶。潘神送给奥菲莉娅一本《歧路之书》和装在盒子里的几名仙子,以助她在月圆之夜前完成三个任务,从此回归地下王国并再当公主。
  根据古希腊神话的记载,牧神潘是半人半兽的神,他浑身长满毛发,身形古怪,长着鹿角和羊腿,鼻子扁平,下巴突出;耳朵大而多毛,就像马的耳朵;毛发竖立而且脏兮兮的,就像流浪汉。他的母亲是一位宁芙仙女,因其丑陋的外貌而将他遗弃。他真是一位丑陋到令人震惊的神,那些与他偶遇之人会钉在原地,被那名为“惊慌”(panique)的恐惧震颤,潘神因而得名,似乎是在向他反面致敬。潘神被赫尔墨斯带回奥林波斯山,众神一见潘神的外貌便哄堂大笑,但是酒神狄奥尼索斯偏偏喜欢奇特和另类的人和事,当即决定吸纳潘神为他的玩伴之一,后来成为他的旅途伴侣。潘神天赋秉异而且腿脚快,大部分时间在追逐宁芙女神和年轻男孩中度过,他还随时想出各种办法讨他们的欢心。据说有一位宁芙女神宁可变成芦苇也不愿接受他的“求爱”,潘神握住芦苇把她变成了笛子,从此拥有了自己标志性乐器——“潘笛”。潘神经常陪伴狄奥尼索斯一起疯狂起舞,饕餮宴飨,豪饮直至癫狂。在很多酒神的油画里,我们也能看到潘的身影。传说酒神被宙斯化作一头雄性山羊逃过了赫拉的迫害,所以希腊人对潘神的崇拜和对酒神的崇拜有着相同的价值指向。在酒神节的狂欢仪式中,希腊人头戴常春藤冠,手执酒神节杖,民间歌手扮演成半人半羊的牧神潘,组成合唱队,合唱《山羊之歌》(既《酒神颂歌》)。古希腊悲剧就是在“酒神颂歌”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它通常取材于神话和传说,以古代的英雄为主要内容,反映人在客观世界所面临的矛盾冲突和不幸命运。在希腊文中,“悲剧”(tragoidia)一词意为“山羊之歌”。足可见牧神潘本身就带有神话般的悲剧色彩。作为希腊众神中唯一死去的神仙,潘神之死成为了西方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的经典咏叹调。尼采在其《悲剧的诞生》中写道:“大潘神死了!就像是痛苦的悲剧一样,这样的声音响在整个希腊人的世界山峰,悲剧死了!随他一起消失的是诗歌的本身!”尼采把潘神比作悲剧的化身,给予了潘神很高的赞誉。
  著名英国女诗人伊丽莎白·布朗宁在《死去的潘神》悲叹道:
  “大地将滚动着
  继承每一位神明的光环。
  而牧神死了。
  陈旧的大地丧失了神秘的幻象,
  在她的青春时光,她身旁曾经
  歌声悠扬,那些快乐的风流
  韵事一旦跟“事实”在一起
  就只能写成枯燥乏味的故事。
  太阳神的车辇依然在运行!
  诗人们
  抬起头来,向着太阳!牧神
  牧神死了。”
  由此可见,希腊神话中的潘神不仅长相丑陋、风流成性,而且喜欢饮酒作乐、吹笛跳舞,是集浪漫、快乐和死亡于一身的神仙,与其说他是神,不如说他更像山野的精怪,森林的精魂。
  在《潘神的迷宫》里虽然基本保留了潘神的外貌特征,但是却隐藏了他的性格特征,将其刻画成人类世界与地下王国的使者,是前往人间等待公主回归并考验公主的神灵。他不再年轻快乐,腿脚不再灵便,反而变得苍老衰微,步履蹒跚,一移动浑身关节就吱吱作响,他的行动范围只限地下迷宫和奥菲莉娅昏暗的小屋,偶尔也会发怒生气,用略带神经质的口气催促奥菲莉娅尽快完成历险任务。这神秘莫测、深沉幽暗的潘神,就像是这黑暗世界中的微弱烛火。他是人类遥远童年的旧梦,象征着尘封在久远记忆中的早已失去的乐园。他当然也是奥菲莉亚的幻想,是她内心世界的投射。只有年老神秘的潘神,才是那个通往幽暗国度的钥匙,只有他才能牵起奥菲莉亚的手找到她的幸福童年。最终幻境中的奥菲莉娅成功经受了考验,身穿华服,满怀喜悦,步入金碧辉煌的地下宫殿,和亲人团聚在了一起。潘神也出现在宫殿中,欢迎公主的到来,他作为引导者的使命顺利达成。潘神在神话世界里似乎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悲剧色彩,但是这恰恰投射了在现实世界里奥菲莉娅的悲惨命运。也就是影片一开始的场景:随着悠扬伤感的音乐响起,透过躺在阴暗湿冷的地上、流着鲜血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双眼,一部地下王宫的公主走失人间并死去的悲剧传说呈现在观众面前,那国王盼望公主魂灵能够回归的结尾铺垫了这部影片的悲剧结局。
  参考文献:
  [1]付彩艳.解读《潘神的迷宫》的叙事与主题[J].电影文学,2015(10):140-142.
  [2]刘 莹.从《潘神的迷宫》看魔幻城堡的造型隐喻[J].电影文学,2017(17):57-59.
  [3](法)吕克·费希.神话的智慧[M].曹 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王 宇.希腊神话中潘神的文化解读[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44-150.
  [5]吴 坷.《潘神的迷宫》:民主的地下王国[J].电影评介,2014(6).
  [6]祝陶然.潘神或是死神——简评电影《潘神的迷宫》[J].戏剧之家(上半月刊),2014(1).
其他文献
一、当代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  1.思想道德概念  通常意义上的修养是指道德品质修养以及思想意识修养。本文探讨的思想道德修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部分:关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修养等。就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培养模式而言,思想道德修养重点包括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修养以及学习成才修养等。  2.当代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现状  大多数高职大学生比较关心社会
立足高端产业园区,低碳建设先试先行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经开)成立于2000年,作为一家隶属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型国有核心企业,北京经开目前主要致力于
摘 要: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扩展,对于高校学生的管理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依法治校视角下,目前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高校管理法治化的意义,并对当下高校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不断地健全高校的法治建设,不断推进高校法治化。  关键词:依法治校;学生管理;法治化  一、依法治校视角下高校管理法治化的意义  1.高校管理法治化是实现各大高校现代化特色的关键一步  随着社会的
<正>每一节课都应该有自己的灵魂。一节课的灵魂是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这一观点相信很多教师都赞同。但是在教学中,很多人并没有认真
摘 要:文本复述是对已学知识内容的再次巩固运用和英语能力的再次提升锻炼,让学生在全面把握文本整体框架结构和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思维,准确运用词汇、语法知识组织语言,再运用标准流利的口语进行文本内容的复述。文本复述是一套非常完整系统的教学方法,能同时整合学生理论知识和口语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符合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运用文本复述方法提升初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正>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对比实验需要在改变某一个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并保证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条件下进行,通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对比组,通过比较分析对比组实验的结果,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学校以优化德育生态环境为抓手,充分尊重班主任主体地位,引领班主任队伍通过交流合作、相互滋养,实现以共同愿景为纽带的群体性学习、实践、探究,这将为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德育生态;多元互动;专业成长  一、思想引领,优化认知中助推专业成长  德育生态强调,德育工作一定要有生态观、系统观,其内在及外在 “关系”将滋养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内在“关系”涵括:学校
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已推行20余年,继续医学教育是毕业后终身性的医学教育,它对医务人员进行严格的临床工作基本训练,帮助其掌握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对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一、继续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办班方不规范  主办方资质参差不齐,有些为招收更多学员发布虚假通知,会议未申请到学分,却在招生通知中告知学员参加学习可获得相应学分,发放伪证书。未经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