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域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o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海洋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越来越重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海洋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海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然而,我国对海洋资源开发却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利用有效的理论对海洋资源开发进行科学的管理,显得愈发的重要。因此,我将运用海洋资源承载力这个量化指标体系来对我国有关海域资源开发进行研究,以此来获得对该海域资源开发所存在问题的认识;以大连海域为基点,对该海域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意在研究大连海域资源开发情况与资源可承载程度的差距,从而制定适合本区域的海洋资源开发的政策。
  关键词:海洋资源;承载力;大连海域
  第一章 海洋资源承载力相关理论
  1.1海洋资源承载力的内涵与特征
  1.1.1海洋资源承载力内涵
  海洋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蕴藏的海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是体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之一,通俗的理解是海洋资源的蕴藏量到底可供多少代人使用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多大。
  1.1.2海洋资源承载力的特征
  海洋资源承载力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区域性和时间性
  海洋资源具有地区性,不同沿海地區的海洋资源具有很大的差别,且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因此海洋资源承载力只有相对于某一区域才有意义。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不能永无休止的循环利用下去,从而具有时间性。
  (2)界限性
  海洋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其影响下其蕴藏的资源种类和数量、海域环境、产业结构布局以及人口数量等都会发生变化,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人类自身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决定了海洋资源承载力研究带有一定的界限性。
  (3)阈值性
  所谓的阈值性是指某一时期发展阶段资源承载能力具有的最大承载上限,即可能的最大承载值,海洋资源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不能永远的开发和利用下去,因此会被消耗完,进而就存在海洋资源的最大承载值。
  1.2海洋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现状
  对于海洋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所涉及的理论、方法、指标体系等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但主流的研究工具主要包括这几个: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系统模型法。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刘康等(2008)人从理论的层面去解析海域承载力本质及内在关系,一些方法和原则对海域承载力的研究是有帮助的;狄乾斌等(2004)从理论上探析海域承载力研究的若干问题,界定了海域承载力的内涵、研究内容和研究趋势;刘蕊(2009)在提出了海洋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科学合理、较为全面、操作性较强的海洋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专家咨询筛选指标,并以广东省为例,这对研究海洋资源承载力提供了可量化的衡量公式。
  但通过对这些著作的研究,不免会发现其所应用的海洋资源承载力的评估体系与评价方法,都涉及到专家的咨询以及评价体系太单一。对于专家咨询而言其优点是方便快捷,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评价的结果要很大程度上受到专家的知识、研究领域以及研究的兴趣程度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专家的个人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囊括所有领域的全部信息,这对于海洋资源承载力这个涉及诸多学科、诸多环节的研究课题而言,无疑是最大的缺陷。其所研究的结果是缺乏实际数据的支持,与现实情况有很大的差距。对于评价体系太过单一这个缺陷而言,主要不能将数学分析工具与研究模型相统一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大多的学者主要运用的是数学分析工具,缺乏系统模型。目前我通过对各学者理论的研究,总结出上面两点的缺陷,可以为以后的研究服务。
  第二章 海洋资源承载力研究指标体系
  2.1海洋资源承载力数据模型建立——以大连海域为例
  2.1.1数据的采用
  评价指标的选取会直接关系到评估对象的合理性,而分析数据的采用却直接关系到评价对象的准确性和实况性。本研究在参照相关海洋资源承载力的指标和数据基础上,采用数据的指标不仅包括海洋资源系统还包括社会经济系统。综合上述的材料,主要从三个方面选取数据,即海洋环境承载能力、海洋资源供给能力和海洋经济发展能力。在海洋资源供给能力这块,主要选了人均海域面积、恩格尔系数、港口吞吐量这三个评价因子;对于海洋经济发展能力而言,主要采用了滨海旅游收入增长率、海洋产业总产值占该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海洋渔业总产值增长率这三个评价因子;而在海洋环境承载能力上,主要选取了海洋环境治理投资额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量、废水排放削减率这四个评价因子。本文主要是研究的是大连海域资源承载力的情况,故采用了从2004年到2012年大连海域的数据,现列举如下:
  3.2数据指标分析
  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因子的权重,以此来确定各个因子对研究对象的影响程度,也是为了后面的研究打下基础,现列举如下:
  通过海洋资源承载力模型来算出承载力值,模型如下:
  ,
  其中wi表示准则层的权重,wij表示指标层的权重,zij表示指标标准化后的标准值。故通过公式模型计算出2004~2012年海洋资源承载力值:
  最后就是计算海洋资源承载率,主要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海洋资源承载率(RBR)=海洋资源承载力(RBC)/资源承载量(RBQ),其中资源承载量将采用预定的目标值来代替,而且衡量海洋资源承载率的范围,将根据有关专家测算的数据来界定,即:
  如果一个地区,01,表示开发强度过大,不适合进一步开发。这也是衡量政府在海洋资源开发强度程度,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海洋开发战略。   现将2004~2012年海洋资源承载率计算出来,列出如下:
  表5 2004~2012年大连海域海洋资源承载率
  通过上面数据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大连海域海洋资源的开发状况,从中也可以看出大连海域资源开发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管理,以免出现资源快速衰竭,同时确保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大连海域资源承载力研究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数据指标分析,我们可以从资源承载率的值看出大连海域在各个年份的开发强度是不同的,而且资源开发存在很大的问题,即实际开发强度过大,海洋资源在逐年的衰退,海洋资源的开发速度已经超过了海洋资源的可再生速度。从大连海域资源实际开发情况来看,大连海域的资源开发强度在逐年的加强,同时资源的保护力度还不够,从而出现有些资源在不断地衰减,比如海洋渔业资源,大连近海岸的渔业资源在不断的缩减,一些海域的鱼种已经消失了,现在大连海域的渔业资源的产出主要靠人工养殖来完成。大连海域资源承载力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大连经济的过快发展对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大连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过快发展所产生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污水都排放到海洋里,以及缺乏科学管理的港口和海上油井平台所造成的部分海域污染,还有就是无节制的发展养殖业引起了部分海域的海水富营养化,这都给大连海域资源承载力带来一定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出大连海域资源承载力有所提升,这主要归因于大连市转变了海洋开发的指导思想以及海洋功能区的规划,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来发展和管理海洋资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2建议
  通过对大连海域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大连海域资源承载力在不断的下降,资源开发存在一定的問题,为了保证大连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以下的建议:
  1.对于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这两种资源,实行有区别的规划和管理。大连应该在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管理方面,采用不同的管理梯度。对于可再生资源而言,大连应采取黄色管理预警,注重保护和开发相结合;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而言,大连应采取红色管理预警,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确保开发的量在科学的规划里。
  2.针对大连不同海域资源开发情况,划分不同的资源开发功能区,配备相关的人员,技术和设备等进行管理。我研究的是大连的整个海域,没有将整个海域划分出来,这样就不能真实地反映各个小海域的资源开发状况,这是我研究的缺陷之一。因此,我提出在各个海域构建资源开发功能区,根据各个海域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配备一定数量的人员,技术和设备进行有区别的管理。
  3.加强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资源保护意识,避免盲目开发资源,资源浪费,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存在。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工业污染对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海洋资源由于工业污染而缺乏开发价值被搁置,以及造成海洋资源不可再生能力,例如大连海域的漏油事件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要想恢复海域的生态环境至少要好几年的时间。■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我国环评工作存在种种问题,目前的环评结果无法完全适应和满足社会的要求。要作好环评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策略,让联动机制有效启动,配合相关部门作好环评工作,环评工作才能真正有效进行。  关键词:环境监察;环境审批;环评服务  一、当前环评工作存在的问题  1.环评的规划不到位  要做好环评工作,首先要做好规划工作。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关部门的人重视地区经济的发展,他们重效益轻环保
摘 要:《物权法》第136条规定的“空间权”问题,将有助于明确基于公路路产所衍生出来的空间权归属,避免利益主体的权属争议,对进一步促进依法治路,建设和谐交通,将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物权法;公路建筑控制区;产业经济行政;依法治路  作为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统称的路产,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实施路政管理的客体物。随着公路法治化进程的推进,基于路产所衍生
摘 要:该防盗系统采用STC15F为中央处理单元,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GPS模块检测电动车的位置移动信息传递给单片机;当单片机检测到电动车超出设定范围的情况(即被盗)时,利用SIM900A无线通信模块向预设的车主手机发送报警短信;同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发送短信指令的方式,对车辆进行远程操作,实现断电功能。此外,通过GPS卫星定位和GSM网络通信,可以實现对车辆位置的实时监控,同时可以通过网上查
城市道路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所依赖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是在道路规划、设计中对道路交通流的方向预先进行组织设计, 把城市各级道路所组成的 “区域路网” 作为一个不停运行的 “有机整体” 来考虑。本文就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的必要性、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  1 交通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是运用交通工程技术和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出错,不断改正,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试想如果失败了不总结经验教训,下一次会成功吗?所以我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反思总结是成功之父。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