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对替加环素敏感性降低的机制,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院内感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20株临床分离的CRAB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性及外排泵抑制剂CCCP处理前后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PCR技术扩增外排泵基因adeB、adeJ、adeG、abeM、adeE和外排泵调控基因adeRS以及tetX和tetX1基因;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adeB、adeJ、adeG和abeM的表达情况。
结果120株CRAB对替加环素的MIC值范围为0.25~8 μg/ml,其中替加环素敏感鲍曼不动杆菌(TSAB)共107株(89.2%),替加环素非敏感鲍曼不动杆菌(TNAB)共13株(10.8%)。120株CRAB中adeR和adeJ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90.0%和92.5%。adeB、adeS、adeG和abeM基因的检出率均为94.2%。adeE、tetX和tetX1基因均未检出。TNAB与TSAB菌株相比,adeB和adeJ基因表达量分别提高了18.69倍和5.46倍,而adeG和abeM基因表达量无明显提高。在加入10 μg/ml CCCP处理后,13株TNAB中8株的MIC下降≥4倍,为外排泵阳性菌株。
结论外排泵系统adeABC和adeIJK可能在我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下降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外排泵系统adeFGH和abeM可能与CRAB对替加环素耐药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