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石载体恢复受饥饿影响厌氧氨氧化菌的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z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沸石良好的吸氨能力和微生物载体功能,将受饥饿影响的厌氧氨氧化菌在含沸石的反应器内进行活性恢复,研究沸石对长期饥饿影响下厌氧氨氧化菌恢复过程中菌群活性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82天的运行,沸石反应器和对照反应器(无沸石添加)内厌氧氨氧化菌均获得恢复.沸石反应器的脱氮效率从第59天开始与对照反应器拉开差距,运行第82天时,沸石反应器中氮去除负荷(NRR)为177.8 mgN/(L·d),显著大于对照反应器(154.3 mgN/(L·d)).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反应器内菌群的微生物组成与功能进行分析,发现投加沸石载体使得恢复后的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 Brocadia的丰度更高,可以更好地促进受饥饿抑制的厌氧氨氧化菌的恢复.
其他文献
通过总结矽卡岩矿床中石榴子石的主、微量成分组成特征,探讨影响稀土配分特征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矽卡岩矿床中石榴子石主要为钙铝-钙铁榴石系列.随着Fe含量减少,从钙铁榴石
基于滇池外海的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湖泊水动力及水质的动态过程,识别湖泊水体中溶解氧特征,并通过设置外部负荷削减情景,探究溶解氧浓度对底泥内源释放以及氮磷循环的
运用GooSeeker软件,在马蜂窝、携程和途牛等知名旅游UGC平台上爬取游客赴北京的网络游记,并借助ROST CM 6.0和ROST EA软件,对网络文本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和情感分析,探究获冬奥
利用能源系统模型IMED|TEC,构建可实现2℃和1.5℃温升目标的碳约束情景(2度情景和1.5度情景),分析中国交通部门低碳化的能源结构变化和空气污染改善的协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 2℃和1.5℃温升目标下,2050年能源消耗比基准情景分别下降12%和33%,能源结构从传统的油制品占主导转变成使用更清洁的生物质能,甚至电能和氢能。2度情景下生物质能占总能耗的35%,而在1.5度情景下,氢能、电能和生物质能占总能耗的67%以上。同时,中国交通部门脱碳能够带来显著的空气污染物减排协同效益。2度情景下,到20
以YJ1井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压压汞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油储集空间进行定性和定量表征;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储层可动流体,详细地探讨影响储层质量差异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油优质储层的岩性主要为细粒‒极细粒岩屑砂岩,沉积微相主要为砂质碎屑流沉积;储集空间包括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粒间孔占比多于溶蚀孔。根据孔隙结构特征,将储层划分为3类,其中Ⅰ类储层为研究区内最优质储层。研究区储层流体的可动性主要受孔隙结构的影响,可动流体主要分布在大孔隙内,有效的孔隙体积是流
基于13省25县抽样调查数据,建立生计资本的测量指标体系,分析农户生计资本的特征,并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农户生计资本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