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9号下午写名单时,我真的不想写那三个字——“陆小柯”。报到那天,人高马大的陆小柯一来我就听到同学们这样议论:“啊,我和陆小柯在一个班呀。”话语中透出几许不情愿;甚至有家长直接跑来和我说:“张老师,怎么陆小柯也在这个班呀。”听得出他们的担心。一个年仅13岁的孩子,本该是最天真烂漫的,可是他却已经给老师、给同学、给家长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为陆小柯感到惋惜,为他今后的人生道路担忧,同时更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从此以后,我每天思考最多的就是——今天,我该怎么教育陆小柯?
开学没几天,我就渐渐发现了他身上存在的问题,和我之前对他的了解有过之而无不及,天天有学生给我反映他的事情,他常常会扰乱课堂秩序,影响周围的同学听课,甚至影响整个班,更要命的是面对我的循循善诱,他总是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哪怕是我亲眼所见的事他也能极力否认,似乎他不姓“陆”,而姓“理”。
我很是头疼,以前一直惯用的方法在他这儿根本就不管用。我决定给他个官当当,专门负责班级的纪律,但是结果并没能如我所愿,他反而更放肆了,班级被他搞得鸡犬不宁,学生更是怨声载道。
除此以外,我经常听到课任老师的抱怨,接到家长打来的投诉电话,甚至在我的课上他也肆无忌惮地大笑。我实在忍无可忍,请他家长来校交流,面对妈妈的质问,他毫无顾忌,甚至和妈妈顶嘴。说实话,教了十五年书,这样的学生我还是第一次碰到。
都说班主任是塑造人的工程师和艺术家。既然我是他的班主任,那我就有义务要教育他、改变他。
偶然间翻开了一本《三十六计》,我国历史上,许多帝王将相、商贾巨富运用“三十六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取得成功,成为历史上的一段段佳话。如果教师也能运用其中的一些计谋来拯救这些问题学生,不知效果会如何?于是我进行了尝试。
“以逸待劳”——小举动可能更容易感动学生
有些看似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在处理时不一定大动干戈。在处理前考虑周全,想好处理的办法才是关键。对于陆小柯这样的学生,前面教过她的老师可以说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然而收效微乎其微。春秋时期,郑国弦高犒师退秦军,不用一兵一卒,不出一滴汗,不流一滴血就击退了秦军,其智谋之深,令人佩服。如今,面对我们班的陆小柯,我也学了一回。
开学后,陆小柯几乎每天都会带钱买玩具,在课堂上玩,影响其他同学听课,我决定家访。吃过晚饭,我去礼品店精心挑选了一个爱心小熊储蓄罐作为礼物送给陆小柯。看得出,他很惊讶,说道:“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有老师送礼物给我。”他说的是实话,以前教他的老师对他颇多意见,怎么可能给他送礼物?我进一步让他明白了送这个礼物的特殊用意——希望他像小熊一样有爱心,能节约自己的零花钱。果然,那晚之后,他真的不带零花钱来学校了,课堂上终于安静了许多。
“无中生有”——善意的谎言有时比说实话管用
自由惯的陆小柯对于眼保健操和广播操从来不做,以前因为这被红领巾岗哨扣了很多分,他却依然我行我素,我甚是头疼。
一天下午,他又没下来做操,我派学生上楼请了三次,他才终于露面,此时广播操早已做完,操场上只剩我一个人还坚持等他。我一脸严肃地问:“为什么不下来做操?”他无所谓,也不回答。“你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吗?”他抬眼看了看我。我故意装作很生气很委屈的样子说:“刚才值日领导批评我,为什么班级学生做操人数少了一个?”(其实这是我编的)他有点不好意思了。“而且领导还说了,我们班因做操问题扣除常规得分1分。”他没想到事情这么严重,想到了之前我对他的种种好,觉得有点对不起我。(此前在我的教育下,他也想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中改变自己,扭转自己已有的形象。)我把决定权交给他:“你说该怎么办?”他惭愧地说:“以后做操我一定来。”现在我们班队伍的最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抛砖引玉”——用意外之物去引诱,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最初教育陆小柯的过程中,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我发现他的特点——非常希望别人尊重他。但是有很多时候他并不知道,若要别人尊重自己,那自己得先尊重别人。于是我降低了老师的身份,先尊重他,并且在班里要求学生也重新看待他。每隔一个星期,班里的学生会详细评价陆小柯两个星期来的表现,并有专人记录在案。一开始几乎看不到优点,渐渐地,“缺点栏”的内容变少了,“优点栏”的内容增加了。陆小柯自己也发现了,尤其是看到自己在别人眼中也有优点,他有了信心,纸上留下了他向善的誓言,尽管我知道,真的要他做到誓言中写的那样很难,但是看到他有了这样的进步,我还是很开心。这不正是我想要的结果吗?
“借刀杀人”——班主任工作也是需要智谋作后盾的
春游那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那些没去参加春游的学生在学校里擅自打开游戏网页玩游戏,当我们调查时,其余学生把矛头直接指向陆小柯,说这事是他主使的。陆小柯脸气得通红,表示反驳,可是其他班主任也咬定了是陆小柯,认为他干这样的事早已不足为奇,可是经过此前的调查,我已经知道了真相并非陆小柯主使。望着愤愤不平的他,我心平气和地说:“你想过没有,那么多人当中,问什么同学们偏偏要把事情往你身上推?”他一脸茫然,仍然很委屈。“如果你平时的表现好,如果留给老师的印象好,他们还会这样做吗?所以问题还是在你身上。”他没想到我会这样和他交流,终于明白了这一切还是因为他之前给别人的印象太糟糕了,才让人有机可乘。
……
一年来,陆小柯身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不再欺负弱小,每天按时上学、回家,有事能请假……老师说到这个孩子时不再摇头叹息了。升入初中后,教师节他给我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张老师,谢谢您,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您对我的教育。有空,我会去看您的。”我的心里暖暖的。
陆小柯身上发生的这一切,让我更加深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开学没几天,我就渐渐发现了他身上存在的问题,和我之前对他的了解有过之而无不及,天天有学生给我反映他的事情,他常常会扰乱课堂秩序,影响周围的同学听课,甚至影响整个班,更要命的是面对我的循循善诱,他总是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哪怕是我亲眼所见的事他也能极力否认,似乎他不姓“陆”,而姓“理”。
我很是头疼,以前一直惯用的方法在他这儿根本就不管用。我决定给他个官当当,专门负责班级的纪律,但是结果并没能如我所愿,他反而更放肆了,班级被他搞得鸡犬不宁,学生更是怨声载道。
除此以外,我经常听到课任老师的抱怨,接到家长打来的投诉电话,甚至在我的课上他也肆无忌惮地大笑。我实在忍无可忍,请他家长来校交流,面对妈妈的质问,他毫无顾忌,甚至和妈妈顶嘴。说实话,教了十五年书,这样的学生我还是第一次碰到。
都说班主任是塑造人的工程师和艺术家。既然我是他的班主任,那我就有义务要教育他、改变他。
偶然间翻开了一本《三十六计》,我国历史上,许多帝王将相、商贾巨富运用“三十六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取得成功,成为历史上的一段段佳话。如果教师也能运用其中的一些计谋来拯救这些问题学生,不知效果会如何?于是我进行了尝试。
“以逸待劳”——小举动可能更容易感动学生
有些看似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在处理时不一定大动干戈。在处理前考虑周全,想好处理的办法才是关键。对于陆小柯这样的学生,前面教过她的老师可以说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然而收效微乎其微。春秋时期,郑国弦高犒师退秦军,不用一兵一卒,不出一滴汗,不流一滴血就击退了秦军,其智谋之深,令人佩服。如今,面对我们班的陆小柯,我也学了一回。
开学后,陆小柯几乎每天都会带钱买玩具,在课堂上玩,影响其他同学听课,我决定家访。吃过晚饭,我去礼品店精心挑选了一个爱心小熊储蓄罐作为礼物送给陆小柯。看得出,他很惊讶,说道:“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有老师送礼物给我。”他说的是实话,以前教他的老师对他颇多意见,怎么可能给他送礼物?我进一步让他明白了送这个礼物的特殊用意——希望他像小熊一样有爱心,能节约自己的零花钱。果然,那晚之后,他真的不带零花钱来学校了,课堂上终于安静了许多。
“无中生有”——善意的谎言有时比说实话管用
自由惯的陆小柯对于眼保健操和广播操从来不做,以前因为这被红领巾岗哨扣了很多分,他却依然我行我素,我甚是头疼。
一天下午,他又没下来做操,我派学生上楼请了三次,他才终于露面,此时广播操早已做完,操场上只剩我一个人还坚持等他。我一脸严肃地问:“为什么不下来做操?”他无所谓,也不回答。“你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吗?”他抬眼看了看我。我故意装作很生气很委屈的样子说:“刚才值日领导批评我,为什么班级学生做操人数少了一个?”(其实这是我编的)他有点不好意思了。“而且领导还说了,我们班因做操问题扣除常规得分1分。”他没想到事情这么严重,想到了之前我对他的种种好,觉得有点对不起我。(此前在我的教育下,他也想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中改变自己,扭转自己已有的形象。)我把决定权交给他:“你说该怎么办?”他惭愧地说:“以后做操我一定来。”现在我们班队伍的最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抛砖引玉”——用意外之物去引诱,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最初教育陆小柯的过程中,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我发现他的特点——非常希望别人尊重他。但是有很多时候他并不知道,若要别人尊重自己,那自己得先尊重别人。于是我降低了老师的身份,先尊重他,并且在班里要求学生也重新看待他。每隔一个星期,班里的学生会详细评价陆小柯两个星期来的表现,并有专人记录在案。一开始几乎看不到优点,渐渐地,“缺点栏”的内容变少了,“优点栏”的内容增加了。陆小柯自己也发现了,尤其是看到自己在别人眼中也有优点,他有了信心,纸上留下了他向善的誓言,尽管我知道,真的要他做到誓言中写的那样很难,但是看到他有了这样的进步,我还是很开心。这不正是我想要的结果吗?
“借刀杀人”——班主任工作也是需要智谋作后盾的
春游那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那些没去参加春游的学生在学校里擅自打开游戏网页玩游戏,当我们调查时,其余学生把矛头直接指向陆小柯,说这事是他主使的。陆小柯脸气得通红,表示反驳,可是其他班主任也咬定了是陆小柯,认为他干这样的事早已不足为奇,可是经过此前的调查,我已经知道了真相并非陆小柯主使。望着愤愤不平的他,我心平气和地说:“你想过没有,那么多人当中,问什么同学们偏偏要把事情往你身上推?”他一脸茫然,仍然很委屈。“如果你平时的表现好,如果留给老师的印象好,他们还会这样做吗?所以问题还是在你身上。”他没想到我会这样和他交流,终于明白了这一切还是因为他之前给别人的印象太糟糕了,才让人有机可乘。
……
一年来,陆小柯身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不再欺负弱小,每天按时上学、回家,有事能请假……老师说到这个孩子时不再摇头叹息了。升入初中后,教师节他给我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张老师,谢谢您,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您对我的教育。有空,我会去看您的。”我的心里暖暖的。
陆小柯身上发生的这一切,让我更加深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