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问题

来源 :中华民居·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bi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作为一个整体性的项目工程,现代工程施工中既涉及土建、又涉及机电设备安装及装饰装修,每一环节互相联系,因为工程量问题和专业性不同等特点,在实施过程中,通常采取不同的标段和不同专业单位加以实施,由于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是不同的专业施工单位,有时建设单位也会聘请专业性较特殊的监理单位对部分特殊设备安装实行针对性的监管;由于他们都有各自管辖的区域和范畴,对于工作性质的了解、工作程序的链接、施工进度的安排和部分设备基础的功能和性质的测量,自然接地极埋设,以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设置等方面,往往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专业问题。对此,各方监理人员应予以充分注意,着重把握和监控土建施工时有关后续设备安装的各项问题。本文分析了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土建施工;设备安装;施工配合;建筑建设
  引言
  建设工程的施工一般包括土建施工、强弱电、给排水、空调通风、室内外装饰装修等各专业,而土建施工则处于首位。按照实施程序,而工程建设大致可以划分为地基基础结构、建筑主体结构、机电设备安装、建筑内外装潢装修等几个阶段;所以在技术管理方面,应处理好施工各专业的协调与管理。在施工阶段方面,机电设备安装只是辅助主体工程的形成,机电设备安装应更好地配合好土建施工,保证其完整性和严密性,保证其土建结构质量不受设备安装预留预埋的影响,也不为施工设备安装和后部装饰装修增加难度和成本。
  1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的关系
  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配合工种,设备安装工程从属于建筑项目的整体规划中,依然保持着与其他专业的紧密联系,其中,其与工程结构施工的关联尤为密切。特别是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几年来各类高、大、精、尖、难的建筑项目日益增多,各种高端、先进、完备的设备逐渐被建筑工程采用,建筑中的机电设备附属于整体建筑中,是整个建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使用效果,也影响到整个建筑项目的功能是否完备。所以在设备安装的预埋、组装调试以及后期试运行阶段等均应有各方参与,尤其必须让土建等各行业参与其中。因此建设部门应与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一道,统一制定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在各个阶段的配合施工方案和调试试检方案,对施工各阶段中所发生的交错作业产生的冲突应制订各种应急处理措施,重视设备安装对土建施工的影响,尽量使两者的协调性和融合性更加完善,实现建筑工程的建设目标。
  2 建筑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工作的注意点
  (1)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
  由于部分安装工程工艺复杂、专业性强的特点,土建工程应与设备安装相辅相成。①设备安装则应注意不影响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并对土建工程的成果加以保护;②土建工程施工时应积极给予设备安装创造条件。这就需要工程建设各方明确自身的义务,在协调沟通中担负起应有的责任。设计单位应汲取其他行业的优秀成果,在设计项目时尽量采用一些安装简便,能效比高的设备材料,同时把握好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根据施工、监理单位的意见反馈,在表达建设思想概念的同时,制定完善和可行的设计方案,在各专业间产生施工矛盾时或对设施设备以后运行造成隐患时,及时进行沟通,化解矛盾。建设单位应明确项目的使用要求,把正确的意图传达给设计单位,检查和核定相关专业与两者关系的资料和档案。监理单位应做好施工中质量检核和质量控制的工作,参与施工过程中的全过程监督,对土建结构施工时的预留、预埋,安装与调试阶段的操作方案的审定,操作规程细化监管等方面尽好自己的职责;施工单位则应认真仔细了解到核对设计构思和图文基础资料,提前了解设计与现场两者的异同之处,对各专业难以统一的区域及时提交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更改,及时掌握工程动态,根据土建施工实施状况协商解决在进度、工序与方案存在差异性和不明性的基础问题。
  (2)认清工作重点,并给予适当的分析
  确保设备安装的精度要求从基础做起,解决建筑工程与设备基础地基处理问题,因而两者间的协调要点主要包括地质勘探、设计、图文、技术等工作;部分大型设备的基础根据地质条件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此外,对所有设备安装施工需要内部零件、外部零件、施工工艺及位置和走向要有明确的熟识度和认知度,对设计意图要有详细了解,保证设备型号的选择、规格与设计方案一致协调性,对进场设备材料必须进行现场的核查与确认,避免与规格原则相差甚远。
  (3)避免土建工程与设备安装施工的重合性
  提出阶段性目标和具体措施解决施工中的重合性,设备安装是整个建筑项目中的配合专业,大部分作业是穿插进行,在施工进度当中二者的作业时间有许多重合性,所以各方应提前列出重合性的部分内容进行比对,在不影响项目总体进度的前提下,施工中两专业应相互配合,对各专业先后施工应测算其经济性、安全性,应做到避重就轻;对大型笨重等设备应提前制定吊装和安装方案,同时配以作业安全装备,并试测其性能;在土建结构施工中应注意设备安装位置、设备就位通道及方位和宽度等问题,避免应因没有预见造成建筑结构返工损失,确保土建工程的顺利进行。
  (4)加强监理的作用
  ①监理单位代表业主对整个项目的全过程实施管理,在项目土建实施初期应解决前期设计或招标过程中存在遗漏的问题时,关键措施是协助业主划定好各标段问的工作性能,审核各专业的施工方案,强调部分工艺其存在的特殊性和必要性。解决工作界面连接时的遗漏问题,如重视部分管道的耐压试验检查,各专业同类管道标向分类铺设地下管线,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管道连接件和选择符合工艺的阀门,一旦存有疑点,应及时联系设计方、业主方加以改正和协调,避免引起单位纠纷。
  ⑦有些项目因工艺特殊,建筑结构复杂,且用图文图纸代替本来图纸进行土建施工,导致地下管道与地基的严重触碰,使原本设计的意图发生根本性改变,即便补交了施工详图,修改工艺要求,但最终后果已造成;为此,监理单位作为项目全过程的监管机构应充分了解各工种的特殊性,了解设计方意图及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有预见性地解决可能发生的这类现象。   (5)设计单位的各有关专业人员应专业对口,根据建设单位对建筑的功能要求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设备工艺和建筑理念,在能效、经济、施工难易上选择最优平衡点;各专业的施工成果必须经过会审,专业之间的冲突应在出图前给予解决;对现场施工中所发生的技术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6)施工过程中的监控检验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土建施工的设备基础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预留孔洞与预留螺栓误差率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安装单位技术人员应在土建方施工设备基础时配合进行复核,根据自己的安装工艺和设计文件检查土建方是否按照设计施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土建单位予纠以正,重点关注解决易错问题,避免因小失大。除了施工方按照设计图及设备基础资料做好自检互检专检外,监理方要做好复验复检(将其作为关键质量控制点)。有必要增加一些检查资料记录存档,应有土建与设备安装单位及监理单位共同对配合交接点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合格后经过专业签字留存资料存档。
  (7)检查并控制各类原材料的来源分配、合格质量、售后维修等证明文件,清楚进场材料、完善构配件,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检并做好记录。严格杜绝不合格的设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有些施工方滥用职权,没有了解领悟施工图纸的真实意思,对设备、材料采购环节没有相对重视,任凭自己的喜好和习惯,或者为了偷工减料,违背职业操守和道德,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上采用不合格设备和材料,造成后果后相互推诿,因此,不管土建方也好设备安装方也好只有按设计要求及工艺要求严格控制设备材料,才是制造出合格项目或者精品工程的前提。
  3 采用BIM技术解决各专业之间的冲突
  (1)BIM技术是继CAD技术后出现的建设领域又一计算机应用技术,BIM概念最早被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是信息化与数字化技结合的必然产物,现代的建筑项目更需要先进的信息化电子技术加以辅助;在整个建筑项目中采用该技术,不尽能优化设计,提高建筑的使用空间,同时也为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创造条件;我公司在现有工程施工中己在逐步应用该技术,其在建筑项目中对土建与安装的配合施工具体体现有以下几点。
  (2)BIM模型将所有专业放在同一模型中对专业协调的结果进行全面检验,专业之间的冲突,高度方向上的碰撞是考量的重点,模型均按实际尺寸建模,从而将一些在平常施工图看上去没问题,而实际施工上却存在深层次问题暴露出来。
  (3)BIM软件可全面检测管线之间,管线与土建之间的所有碰撞问题,并反提给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调整,理论上可消除所有管线碰撞问题。
  (4)对管线标高进行全面精确定位,同时以技术手段直观反映楼层净高的部分状态,轻松发现影响净高的瓶颈位置,从而优化设计,精确控制净高及吊顶高度。
  (5)除了传统的图纸表现,再辅以局部剖面及局部轴测图,管线与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之间一目了然。
  (6)土建及设备安装全专业建模并协调优化,全方位的三维模型可在任意位置剖切大样及轴测图,观察并调整该处管线的标高关系,从而减少机电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方面的矛盾。
  4 安装预留、预埋与土建施工的防范措施
  (1)在建筑主体施工阶段机电安装为满足后续安装的需要,有必要在结构内部进行部分管线的预留和预埋,但在结构当中埋设洞口或者管线必定会造成对结构的影响;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混凝土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土建施工方应配合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以保证主体结构不开裂,主体质量不受影响;根据我公司不时施工的经验,建议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间距≤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mm,这样就能较好地避免因预埋引起对结构的影响。
  (2)部分设备安装所需要的洞口一般由土建施工预留,但通常土建方并不懂预留洞口以后所做用途,对具体工艺要求并不了解,因此,在实施施工前安装单位须提前向土建施工方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在现场实施时须对照工艺逐一进行复核,以达到要用必留,留着能用及必用的目的,在满足安装工艺的前提下尽量控制影响建筑结构质量的预留和预埋;各专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下属施工人员的监管,有义务保护非本专业在建筑中的共同成果,及时沟通与交流以达到各方配合默契的常态。
  5 结束语
  随着各种项目工程技艺被不断应用于现代建筑工程中,土建工程与建筑设备安装的施工配合问题也受到了相关重视。在统一的技术方案下,通过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同时肩负起各个领域行业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及时掌握施工动态。只有这样,在保证进度与成本的前提下,才能提高整体施工水平,促进两者的协调统一,顺利实现最终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正与经济发展速度成反比,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自然环境却持续降低。建筑节能在我国起步较晚,落实起来困难重重,但在政府与公众携手努力下,节能环保事业已经初见成效,本文分析了国内建筑节能现状,对高能耗建筑设施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居民生活模式提出意见。  关键词:建筑;节能;生活模式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是我国始终倡导的环境战略,建筑节能应与时俱进,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改善生
摘要:建筑工程一般规模都较大,会消耗了大量能源。随着我国社会对生态节能的重视,建筑节能技术日益显得重要。要搞好建筑节能,修建节能型建筑物,节约常规能源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经济活动,必须做到技术正确可靠,经济合理,有利环境保护和改善建筑物的面貌。在实际工作中,对节能措施要认真地进行可行性研究,既重视节能技术效果,又重视经济效果,把节能效果和经济效果统一起来,认真进行技术方案和经济比较,把经济效果的论证
摘要:现在社会人们对于能源利用的关注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我国能源的浪费情况仍然比较严重,节能意识淡薄,节能工作起步较晚,使得在房屋建筑的过程中不合理的现场时有发生,由于很多企业过多得重视初始投资,而不考虑建筑投入使用后日常运行的消耗和费用。现在的建筑往往采用的都是传统的建筑材料,不关心建筑的节能,这样以来建筑设计的保温标准比较低加上运行管理不善、设备效率不高等,最终导致能量的浪费和流失。本文主要从高
摘要:作者主要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强夯加固地基施工技术要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加固;夯点;施工方法
摘要:伴随着施工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住宅建筑中楼板裂开裂、外墙及门窗部位的防渗漏问题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后,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  关键词:住宅建筑;楼板开裂;外墙门窗渗漏  引言  随着全国各地住宅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加,住宅工程房屋出现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开裂和外墙、门窗渗漏等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它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使用造成了很大
摘要:混凝土裂缝作为工程施工建设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对整体建筑工程质量构成严重的威胁,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本文从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入手,结合材料的选用、混凝土浇筑、保温养护、温度监控等一系列施工控制技术分析,来减少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提升建筑整体施工质量水平。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施工控制;温度监控  混凝土裂缝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时有发生,除却建筑材料质量问题
摘要:随着现代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对空心楼板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施工技术更是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之中,通过施工技术的不断改善,能整体推动空心楼板施工的效能。本文结合韶关市某中学教学实验楼工程空心楼板施工经验,旨在围绕空心楼板施工的过程特点、空心管敷设以及模版支架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多方面强化空心楼板施工的技术手段,更好的发挥出空心楼板施工的整体技
摘要:灌注桩的施工必须确保每一个环节的技术质量保证,水下混凝土灌注是成桩的关键环节,由于影响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对其施工过程每一环节都必须要严格要求,本文对水下浇注过程中易出现的断桩、堵管、夹泥、蜂窝、少灌等质量问题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灌注桩;混凝土;水下浇注  1 水下灌注混凝土  下浇注混凝土是用混凝土从孔底开始灌注,将孔内泥浆置换出来,成为混凝土桩;浇注过程中,应及时掌握孔内混凝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超高层建筑均选用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作为桩基础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必要的防治措施作简单探讨。  关键词: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不断的扩展和提高。地基处理和打桩工艺以及施工控制也越来越成熟。近年来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这些超高层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在我国的土地上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地质条件。我国现代化建筑中的许多建筑物是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由于软土地基不能够提供建筑物足够的承载能力。故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使得承载力得到保证。我国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手段经常采用深基础工艺。深基础工程可以将软土层下部的刚性土层或岩石层作为持力点。从而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影响深基础工程的因素有很多。深基坑设计方案主要取决于工程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