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教学设计——以商周至秦汉时期为例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官员选拔与管理是中国古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长期以来,由于旧版教材的内容、结构所限,中学历史教学仅从政治制度的视角阐述官僚体制的发展与演变,较少涉及其他相关内容,而王亚南先生认为,中国的官僚政治形态,属于社会文化事项之一,对于它的研究必须和中国社会的宗法组织、伦理传统、儒家思想、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一同考察;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官僚制度在历史上较早出现,曾是进步的,但也有不少流弊,甚至还产生反时代的破坏作用.
其他文献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长时段大单元编写的特征,常态而高效的高一教学,应该加强对阶段历史的分析,把握历史的发展轨迹和变化特征,理解不同时空条件下历史上的延续、变迁与发展
摘 要 课堂评价是日常学业评价的主要渠道。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历史课堂评价,评估的是学生通过历史课堂学习,与预期应达到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间的差距和未来努力的方向。实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评价对新课程改革的落实有重要作用。实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历史课堂评价,一要依据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结合课程内容建构课堂评价目标,课堂评价目标的设定要考虑学生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