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女儿的婚事(2)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xia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上期)
  洁再见到于时,自然而然多出几分莫名的亲近感。这种连她自己也弄不清楚的微妙心理变化,让她不像从前那样自信和从容了。有一次,她看见于远远走过来,好容易鼓起勇气,迎住他的眼光想对他微笑一下,可他却视而不见地从她身边走过,仿佛她并不存在似的。她受了这点打击,只好下意识地把未来得及绽放的笑容,定格在稍纵即逝的勉强上。她低下头快步从他身边走过,他伟岸的身形就好像一面墙,而她则是被这墙羁绊住的一缕风,怎么也无法轻飘。她觉得脸有点发烧,偏偏那只有自己才听得到的心跳声,又鼓一样咚咚响起,让她愈加心虚起来。更不巧的是,她的鞋跟忽然一崴,只听“啊呀”一声,她方才还透着希望的内心像被断开了闸门,变得漆黑一团——现在是脚腕子处的一阵阵刺痛,直钻到她心里去了。
  “没事吧?”于看到她被痛苦扭曲的脸和一半委顿下去的身子,立即回身轻轻扶住她的手臂,皱着眉关切地问她。
  “没事儿没事儿,崴了一下而已。”说也奇怪,洁忽然觉得脚上的疼减轻了一些。她调整一下自己的重心,勉强站直了,然后倔强地抬起头,对于大大方方地说:“谢谢!”
  于微笑着说:“小心点。”
  洁突然记起,这是她第一次见到于对她笑,这笑容让她感到无比温暖,他那原本英俊的面孔,此刻平添了许多魅力,而这魅力像烙铁一样在洁的心里烫了个印记,从此挥之不去!
  有一天下班后,洁对叫她一块儿走的同事说,我图纸没画完,你先走吧。
  洁的房门虚掩着,灯光从走廊墙上的窗口透出来,好像舞台上的聚光灯,又像是一盏路灯,在昏暗的楼道里分外鲜明。于的主任办公室在最里面,只要于走出他的房间,就一定会发现这里的光亮。他会不会猜想是有人粗心忘记关灯了?然后过来察看究竟呢?洁手里拿着笔,眼睛盯着图纸,脑子里七上八下,心却全飞到于那边了。
  不知什么时候,洁听到楼道里有开门的声音,心不由得怦怦跳了起来。走廊里熟悉又陌生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到门前了!果然停下来了!洁的心跳又骤然加速,脑子里一片空白。过了大约一分钟,门突然被推开。
  “啊!”
  洁惊叫着跳起身来,于也条件反射地向后退去。大概于没有想到办公室里有人,而洁则是有些做贼心虚,自己被自己吓到了。
  “你怎么还没走?我还以为……”
  于显然很意外,洁为方才的失态很不好意思,又生怕于看出她刻意等他的初衷,于是忙不迭抢着答道:“我在改图纸。对了,我正有个问题,想请教你呢。”
  “什么问题?”
  “这套新CAD软件我还不太熟,怎么才能把做好的子模块先存储起来,好随时调用?”
  于熟练地打开电脑,调出软件,边操作边讲解起来。洁在他身旁,心却像长了草,乱蓬蓬的一片。她根本无法用心听讲,可还在没懂装懂,频频点头,附和着于。于讲完后起身说:“我得回去了,你也别待得太晚,一个女孩不安全的。”
  “天已经黑了,要不然,我请你吃饭,然后你送送我?”洁没料到自己会这样提议,但说出来后心情格外轻松。
  “我妈刚才还来电话催我早点回去呢……不过,我可以先送你,饭就改日再吃吧。”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嘛。你母亲,一个老革命,肯定会懂的。”洁不知道哪里来的机智,还有一点孤注一掷的勇敢。
  “呃……”于犹豫了一下,笑了,说:“好吧,但先说好,我请客!”
  “行!随你!”洁开心地说,笑靥里还有些小小的得意,看来自己这点小聪明,对于非常奏效。
  两人一起来到研究所附近的福满楼,在大厅靠窗子的角落里坐了下来。
  “想吃什么就点吧。”于大方地边说边把服务生拿过来的菜单转递给洁。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洁现在完全恢复了以往的自信,接过菜单,笑着看了于一眼,就转头清脆啦说:“服务员,你来记一下吧:毛家红烧肉,盐煎鱼,湖南臭豆腐,再来个刮凉粉,就先上这四道菜吧。”
  于没说话,只点了点头。也许是已经过了吃饭时间,大厅里显得有点冷清。不—会儿菜就上齐了。
  “看来你还真是内行。”于赞许地说。
  “当然了,从父辈论,我是道地的湖南人呢。”洁故意用湖南话拉了个长调,调皮又得意洋洋地答道。
  两人边吃边聊起来,都是说工作上的事,却越来越轻松自在了。
  过了一会儿,洁忽然一反常态,静默下来,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于忍不住问道:“怎么?有心事啊?说出来听听吧。”
  洁听于问,倒有点不好意思了。她欲言又止,似乎很难启齿。
  “不方便说就算了,可不是我不想帮你啊。”
  “我父母给我找了个对象,我不太喜欢,可他们……”
  “包办婚姻?你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怎么也如此封建呢!哈哈,我是开玩笑,先相处相处再说,没准就是匹千里马呢。”
  “那你帮我参谋?”
  “这个我可外行,不过我可以让我女朋友帮你,这方面她比我有经验。”
  这话让洁的心先是一激灵,然后一沉,仿佛掉进了无底洞,连手里的筷子也差点掉在桌上,眼泪竟毫无顾忌地涌上了眼眶,自然得好像呼吸一样。
  “嗨,咱不兴这个,又没人拉郎配,决定权还在你手里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值得你这么难过呢?”
  于哪里知道洁的眼泪是为他流的呢。洁的心里翻涌着难言的苦,自己好不容易喜欢上一个人,怎么就早有蜻蜒立上头了呢。
  “你有朋友?怎么所里的人都不知道呢?”洁心存疑虑,还有几分侥幸。
  “嗨,其实也是父母之命,我们两家是世交,而且是指腹为婚。”
  “你爱她吗?”洁原想调侃一下说原来你们家也很封建,还说我呢,结果却单刀直入,脱口而出。
  于喝了一口啤酒,摇摇头说:“什么爱不爱的,不就是在一起过日子嘛。我们准备下半年等她研究生一毕业就结婚。日子都定好了。”   于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却有如五雷轰顶,把洁的脑袋震得嗡嗡直响。洁顿时浑身冰冷,整个人有点心神恍惚起来。她记不起他们是如何吃完饭去结帐,在回家的路上,自己和于是否还说了什么。直到车子停在她家门口分手时,她才猛醒过来,出于礼貌,她挥手对于说了声谢谢。
  “有什么了不起的!有什么了不起的?”洁回到自己的小屋里,心里不停重复的只有这句话,这是感叹,是惶惑,更是绝望。
  第二天吃早饭时,面无表情的洁一字一顿地对父母说:“我想好了,和康结婚。但请你们先不要把我的决定告诉康本^。”
  虽然跟康结婚的决定,洁有点赌气的成分,但洁冷静下来的时候,就安慰自己,或许感情那一块的缺憾,可以在生活的其他方面获得补偿,比如出国,就是眼下最具吸引力的出路。这个想法使她和康终于有了交集。因为这也是康这么多年来孜孜以求的理想和努力的方向。所以当尚不知情的康再次向洁提出结婚的想法时,他原是做好了再次被洁拒绝的心理准备,并且打算此次若再失败,他就退出这场让他精神上疲惫不堪又迟迟未决的感情马拉松了。可没想到洁这一回轻易就点了头,还说他出国梦实现的那天就是她嫁给他之时。康欣喜若狂,因为这和他对自己人生的设计正好合拍,下半年博士答辩完,他本来就是计划要同时申请出国事宜的。康当晚就把这一喜讯告诉了远在农村的父母。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得知儿子的婚事总算有着落了,而目又是省城的所谓大户人家的女儿,自然也是非常高兴。
  康也不负重望,很快就在美国一所著名大学里找到了一份博士后的工作。国内的博士答辩一结束,他们就在洁父母的帮助下开始着手筹办婚礼。
  婚期越是临近,洁内心里反倒越是不安起来。她有时会后悔当初那个草率的决定。而最让她痛苦的是,她总是忍不住会在心里暗自把康和于做比较。比较的结果只有一种,那就是把于的优点和康的缺点同时放大数倍。康的狭隘、邋遢,长的不够高大、帅气,缺乏生活情趣和说话没有技巧等等不足,数不胜数,此刻都成了她心里一道道跨不过去的坎儿。而于却在这样的反复比较中,无数次胜出,越来越完美,最后简直就成了她心中唯一不二的白马王子。就在婚礼的前两天,洁去找于。在她浪漫的心里,甚至做了把自己的处女之身付与初恋的打算。那天晚上,他们两个人单独在于的住处喝了许多酒,说了许多话,后来都醉得不省人事。虽然同处一室,却什么也没发生。
  初恋如果那么容易忘记,就不算是初恋了。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她和康的洞房之夜是怎样的失败,而随之而来的蜜月也绝对谈不上甜蜜。两人虽有过夫妻之实,但洁拒绝康吻她,康习惯了洁的态度,只要软磨硬泡后达到了目的,他就不以为意。而洁也无可选择成了事实上的康太太。
  蜜月刚结束,康就踌躇满志踏上了出国之路。倒是洁对新婚夫婿并没有太多的依恋,康的离去反倒让她轻松了许多。除了一日夫妻百日恩的人之常情外,一种难以排解,萦绕于怀的惆怅和追悔莫及的怨气,也从此植根于洁那颗骄傲惯了的心。康一周至少有两三次电话给洁,言语中多了份牵挂,这却是以前不曾有过的出吉感到意外的事。就这样过了大半年,康给洁办好了一切出国手续。洁是以探亲的理由向单位请的假。由于洁是现役军人,出国需要上级主管部门逐级审批,手续繁琐复杂,多亏于动用他父亲的关系,又亲力亲为多方奔走,洁出国的事才很快有了着落。
  等一切尘埃落定,洁专门请于在当时最好的饭店吃了顿饭。表面上是答谢于的热情相助,实际上,洁内心里清楚,她是想将自己和于之间的感情做个了结,并借此彻底挥别往昔那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自己。那一晚,洁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在于送她回家的路上,洁突然伏到于的肩上,当众嚎啕大哭起来。于有些意外,一时手忙脚乱,十分尴尬。但要分手时,醉眼噱胧的洁竟然发现,在月光下,于夺眶而出的两行晶莹的泪水,刀刻一样闪亮在他英俊的脸上。
  也许由于人的社会属性,每个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带有时代的烙印。于也不例外,他就是他那个年代的产物,这是那一代人的宿命。他们具有几乎同样的特质,责任感极强,有信仰,有担当,有孝心,委曲求全,相对传统和善良,却不善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洁结婚的事实让于彻底打消了他对她仅存的幻想。多年后在他们一次偶遇中,于才告诉洁他当时也很喜欢她,只是不忍心和相处多年,有着父一辈子一辈两代渊源的女友断绝关系。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拖到洁出国后一年多才和他现在的太太结婚的原因。这是后话,且按下不提。
  洁终于要走了,在机场的送行人群中,洁最想看到的就是于,但她还是带着遗憾上了飞机。30多个小时的飞行和中转,洁时不时就能想起于昨天和她说过的话:“放心走吧,我会想办法帮你处理好所里的一切。到了国外不要太任性,要多体谅康的难处。对了,把我的电话给你父母,如果他们有什么事就打电话给我,告诉他们不用客气。”(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位于革命老区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北麓的金寨县,是中国著名的“将军县”,在那血与火的烽火岁月里,从这里先后走出59位共和国将军。  2011年3月28日下午,在金寨县长岭乡乌凤沟村大别山海拔1300多米的一个山坡上,一座占地800平方米的宏伟石墓前,来自长岭乡附近几个村落的100多名父老乡亲,来此祭祀长眠于此的红军英烈忠魂。祭拜仪式开始后,浮现在人们眼前的是70多年前发生在此地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惨烈战斗
期刊
美媒:中国电信业崛起“令人惊叹”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发表文章说,不到20年,中国电信业已从一个原始的国家垄断产业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和互联网通信市场。这个改变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国有电信企业越来越成熟的一个证明。不过,随着国内市场迅速接近基础业务的饱和点,保持这一增长需要深化国内部门和使其多样化。最后事实肯定会证明这是中国最严峻的挑战。    外媒:中国推动“金砖”走上世界舞
期刊
滑落井底    2010年10月28日,两天后就是万灵节了,在英国,这是个最重要的节日。19岁的我,为了给母亲一个惊喜,从伦敦的牛津大学一出来,就踏上了高铁的归家之路,我要在爱丁堡度过这个星期日与万灵节。我刚到爱丁堡的家,母亲却不在家,我想用手机与母亲联系,可手机没电了,我就接上充电器插在客厅电源的接口处。然后,我决定去看看我家祖传用来避暑的小别墅——它坐落在爱丁堡空旷的郊区。  据说这是我祖母用
期刊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是世人熟知的经典作品,然而,笔者发现,以往对这首诗的诠释可能有失偏颇。  从笔者参考的相关资料来看,关于《早发白帝城》的创作背景似乎没有什么异议:“公元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磷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并在途中写下了这首诗。但令笔者不解的是,相关诸文的具体赏析部分却都与创作背景没有多大关系。  诸文对该诗大致作了如下诠
期刊
初夏时节,郝力依旧很忙。作为柳河岸边的“东北第一西瓜市场”的董事长,他还在不停地扩充自己的事业。外人看来。郝力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在小粱山地区这个名字却是响当当的,乡亲们都说:“郝力,能给大家带来好利。”  郝力今年37岁,身材魁梧,相貌英俊。虽然不善言谈,但是心中有数。8年前,郝力在自家的十来亩地土里刨食,他不甘心一年到头收入那么几个卖粮钱,于是开始研究增收挣钱的门道。柳河西的小粱山地区具有
期刊
“中国张先生的葫芦雕刻世界一流!”这是美国葫芦协会会长鲍伯发出的赞叹。一个美国人由衷的认可,折射出这样一种现象:中国葫芦文化开始为世界所知。这位声名鹊起的“张先生”,就是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氏葫芦雕刻”的惟一传承人张志华。  走进沈阳故宫古玩城,一眼就能看到琳琅满目、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张志华葫芦雕刻作品。由于1998年他就现场雕刻,从而开创了国内第一家现场手工雕刻的葫芦专卖店。从络
期刊
很少见到父亲    1910年3月13日,段君毅出生在山东省濮县(今河南省范县)一个叫“白衣阁”的村庄。段君毅的父亲段子敬拥有不少田产,但他有文化,是当地的开明绅士。段子敬为儿子段君毅上大学卖过地、为儿子领导的抗日部队供给过粮食衣物。  1929年夏,段存让在白衣阁呱呱坠地。段存让是段君毅的长子,但从幼时到长大,段存让很少见到父亲。段君毅早年在山东聊城省立第二中学读书,受进步思想的影响,1931年
期刊
历史就是这么无情地揭示出一切。一位客家人后裔,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在历史的召唤下奋起。是他,在太平天国、戊戌变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准备的基础上,明确意识到,清廷再以改良的新政来防止革命,已达不到亡羊补牢的效果,只会滑天下之大稽了。他迅速从戊戌变法“请愿上书”中觉醒,意识到“和平之法无可复施”,揭起武力“倾覆”清朝的大旗,从而成为结束千年帝制的历史伟人。无论后人对他的辛亥革命怎么挑剔,评
期刊
纽约劳资新法将改变华人商界竞争规则    美国纽约州一项新的重要劳资法——“劳资盗窃防止法”已经于4月12日正式生效,新法规定雇主在雇佣员工时,必须以书面方式通知员工有关劳资方面的信息,而且,必须在每年2月1日前再次通知员工同样的信息。违法者面临经济及刑事上的严厉惩罚。此法对华人影响极大,不仅挑战华人雇主雇员间传统薪酬制度,更有可能彻底改变华人商界竞争规则。  书面通知信息包括:1.正常薪资,加班
期刊
洋记者不顾危险来到中国  1941年9月12日,在八路军115师所在地一山东沂蒙山区的临沭县蛟龙镇蛟龙湾村口,代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正等待—个非常人物的到来。  “你终于来啦!欢迎你!”不一会儿,一队战士和一名蓝眼睛、大鼻子、高大魁梧的外国人出现在他们面前,罗荣桓上前一步,紧握“大鼻子”的手。大鼻子”同罗荣桓和陈光一一握手,蓝眼珠里闪动着喜悦的神色,他用中国话说:“我叫汉斯·希伯,你们好!能和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