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组织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eo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影响将十分深远。组织工作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也必须牢固树立并认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办法,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从而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利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以创新理念激发组织工作生机活力。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十八大召开以来,组织工作在创新方面加大了力度,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因循守旧”、工作“按部就班”、机制“墨守成规”、形象“活力不足”等倾向,究其原因在于创新的意识和力度不够。因此,组织工作要通过创新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体制机制,全面激发生机活力。一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党的建设呈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组织工作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为组织工作提供了创新的舞台。必须把创新作为贯穿一切组织工作的核心要素,政策之内抓紧干、政策之外探索干、别人没有干的大胆干,敢于突破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束缚,勇于涉足“盲区”,不断开辟新领域、开阔新视野、开创新局面。二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善于着眼全局谋划新思路、围绕中心提出新举措,把与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任务和大局工作对接程度高、联系紧、关系大的工作,作为组织工作的创新重点;围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树立新观念、探索新途径、研究新办法,抓主要矛盾,以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组织工作整体上层次、上水平。三要把握方向与时俱进。通过完整、准确地分析形势,明确价值取向,使组织工作创新与社会发展趋势同步;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开放化、信息互联化的时代,要开阔视野全方位汲取营养,通过逆向性、开放性、前瞻性思维独辟蹊径,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
  以协调理念促进组织工作全面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旨在补齐发展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立足长远、谋划全局的战略考量。当前,组织工作在建设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可持续不够的问题依然存在,如工作摆布上重工作落实轻教育培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纵向层级上,工作成效层层递减,“上热下冷”“上紧下松”等等。因此,在组织工作中必须突出重点、兼顾各方、相互促动、整体推进,在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强化整体布局。把组织部门各项工作放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放到组织工作的全局中同步谋划,使组织工作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适应,与党的各方面工作相协调;组织部门各项工作之间互相借鉴、互相融合,实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同步展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整体推进。二是改进协调方法。在不同层级之间注重上下联动,坚持以明确责任为中心,形成紧密的组织工作链和全覆盖的组织工作网;在不同部门之间注重整合资源,坚持从合作共赢出发,发挥各部门优势,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在系统内部之间注重协作配合,坚持部内重大政策定期讲解、重点工作全员参与等有效做法,使工作的各项要素有机整合、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各项工作制度和措施实现整体配套。三是注重持续发展。各项工作的决策和实施,要做到当前与长远相统一,即:既立足当前,制定有效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 注重前瞻性、战略性和科学性,遵循客观规律大胆探索;要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带动相统一,保持总体工作的均衡发展,不使一项工作“短腿”;具体工作中坚持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并重、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与推进组织工作有机统一。
  以绿色理念营造“青山绿水”政治生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组织部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必须把营造“青山绿水”的政治生态作为重要任务。一是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营造“青山绿水”的政治生态,最根本、最核心的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引导干部以德才取胜、凭实绩进步。要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旗帜鲜明地重用那些襟怀坦荡光明磊落的干部、勤奋敬业敢于担当的干部、善于创新业绩突出的干部、坚持原则恪守规矩的干部、严肃纲纪疾恶如仇的干部,惩戒那些对党不忠、口是心非、阳奉阴违、投机取巧的干部,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广大干部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二是从严监督管理干部。要以激浊扬清的勇气用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刷新吏治;严格经常性教育管理,着力改进考核考察方法,加强平时分析研判,对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防止出现“硬伤”;强化正风肃纪,加大对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作风上不实在干部的惩戒力度;严格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等制度,引导干部心存敬畏、如履薄冰、谨言慎行、尽职尽责。三是激励干部严实有为。群众评判政治生态好不好,主要看身边的干部作风好不好。组织部门要带头弘扬“三严三实”优良作风,做绿色政治生态的坚守者、维护者、建设者;坚持公道正派,保持政治定力,直面选人用人中这样那样的干扰,以公道之心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选用干部;制定切合实际、行之有效、行之久远的政策制度体系,形成最稳定、最持久、最根本的绿色生态保障。
  以开放理念汇集组织工作强大合力。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全球视野思考中国的发展问题,提出开放发展理念。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已为世界和中国发展实践所证明。新形势下,“开放发展”是组织工作服务党员干部人才、贴近群众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工作的必然选择。组织部门开放发展要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树立开放意识。教育引导组工干部率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未来的开放思想,以开放的心态谋划工作、落实工作、推进工作、评价工作,为推进组织工作的开放发展扫除心理障碍、引领工作方向;立足组织工作的目标、措施、结果,形成开放的干部队伍建设思路、开放的人才工作思路、开放的基层组织建设思路;在制定各类政策措施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力求工作思路与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无缝对接、相互融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开放透明。二是创新开放载体。要拓宽了解干部群众思想状况的渠道,建立组工干部下基层调研、与干部谈心谈话、开展信访接待等长效机制,组织干部深入干部群众中,与干部交心谈心,了解干部的思想状况、工作状况、需求状况;探索干部群众了解组织工作的有效渠道,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工作中来;做好信息公开各项工作,采取召开会议、下发文件资料和在报刊、电视、广播电台开设栏目等办法措施,适时公开组织工作信息,宣传组织工作的做法、成效、经验,扩大社会对组织工作的知晓面。三是务求开放实效。开放发展不是口号,必须在“效果”二字上下真功。加强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加大干部交流和外派挂职力度,加强干部横向、纵向交流和外派挂职,提高组工干部自身素质;打破长期以来组织部门内部分工上实际存在的组织、干部、人才工作相互分离、自成一体的封闭运作模式,建立互动共融、相互促进、相互弥补的工作机制;注重巧借外力,改变过去那种封闭运作、单兵作战的做法,聚集一切智慧和力量为我所用、推进工作;巧借群众之力,构建干部群众参与组织工作的机制和平台,争取更多干部群众关注、支持、参与组织工作。
  以共享理念拓展组织工作成果。共享发展是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新思想和新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共享发展,离不开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奋发有为。组织部门必须通过重培训、抓载体、找路子等措施服务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引导党员干部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深植于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做到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对待群众、真情感动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全力服务群众,始终站稳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和谈心;把服务群众作为一种责任、把为民服务作为一种工作方式、把为民谋利作为一种追求,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扑下身子为群众的期望服务。二要积极改进工作作风。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抓起,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群众赞成什么就鼓励什么、群众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群众反对的就坚决纠正,做党员干部群众的知心人和贴心人;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沉到农村、企业、社区,特别是要到困难较多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环境复杂的地方去,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干什么;要集中群众智慧,扩大干部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推荐、考察、酝酿、表决等环节的参与度,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以躬身践行“三严三实”的良好作风塑造党员干部新形象。三要在改善民生上主动作为。人民群众共同享受改革“红利”,享受发展成果,需要党员干部,尤其是组工干部真真切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以实现群众共享发展为目标,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改善民生中主动作为,为农村发展和群众生活带来真正的实惠,让群众在保民生、促民生、惠民生中获得物质精神上的享受,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取得群众认可、赢得群众支持!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周建忠
其他文献